汪志梅 羅幼文
摘 要 作文是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意識培養(yǎng)的主要內容。本文以現階段高中作文教學情況為基礎,結合近年來高中生作文意識培養(yǎng)特點,明確新課改提出的教學要求,深層探索如何進行高考作文教學與學生意識培養(yǎng),以此提升高中生的寫作水平和語文成績。
關鍵詞 高考 作文教學 學生 意識培養(yǎng)
在新課改理念全面推廣的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題的設計方向越發(fā)多變,這樣不但突破了傳統意義上單一寫作形式的制約,而且對學生的能力和意識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要求。對學生來說,寫作是他們從小就養(yǎng)成的一種能力,隨著他們累積材料的增加,閱讀數量的提升,寫作能力也會產生革新。下面對高考作文教學與學生意識培養(yǎng)策略進行研究與分析。
1以人為本的寫作教學
傳統意義上封閉式教學課堂,不僅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更為注重學生的寫作成績,還制約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促使他們形成了單一的寫作形式,這不符合作文教學的基礎要求。同時,作文是學生引用累積語言和材料表達自己觀點和感受的一種方式,學生在自主了解個人情感變化和心理需求的基礎上,能為自我成長構建一個多變的精神世界。因此,高考背景下的作文教學工作,除了要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技巧、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的訓練,還要做好從學生角度入手進行有效的個性指導,并在課堂中全面推廣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解析2018高考全國卷1高考作文題目“寫給未來2035年的他”時,可以先讓學生自主探究,并提出自己的觀點,而后進行組織探討,提出寫作的題目和方向,最終得到一篇有內涵的文章。有的學生說這里的“他”是指未來的自己,因此在寫作時可以用未來的角度分析現在的自己該怎么做;有的學生說也可以指自己想要感激的其他人;還有的學生提出可以讓生在“新千年”和“新時代開啟之年”的兩代青年在18歲成人之際進行跨時空“對話”。在這一背景下學生的寫作熱情和想象力得到了調動,有助于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并與時代發(fā)展、國家進步、民族興亡深刻關聯到一起,進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
2開放化的寫作教學
突破傳統教學理念下的作文教學形式,是新課改背景下高考作文教學發(fā)展的主要方向,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而且有助于強化學生的寫作意識。具體操作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提出開放性的作文內容和立意。大部分學生在寫命題作文時總會想退縮,但在寫日記時總有話說。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學生本身擁有豐富多彩的生活經歷,且對生活有自己的看法,但受現實的制約,導致他們累積的生活經驗無法寫入作文中,致使作文大都是千篇一律的內容,如父親都是慈愛而美好的、母親都是勤勞能干的等。此時只有提出開放性的作文內容和立意,才能幫助學生更快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另一方面,開放的作文過程。了解以往作文教學工作可知,大部分都是以教師為主體推廣的,學生只能被動接受,致使最終寫作越發(fā)單一。而開放的作文教學形式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將學生自己的寫作活動定為教學前提,整體教學活動分為以下步驟:其一,搜集信息及相關材料;其二,嘗試進行寫作;其三,提出分類指導;其四,做好協作修改;其五,最終要進行完善和優(yōu)化,以此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意識。在這一背景下,學生可以更快結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寫出有價值的作文。
3以信息為核心的寫作教學
寫作需要學生進行搜集、儲備及加工、利用信息等工作。因此,對高考作文教學工作盡心革新是發(fā)展的必然方向,其不但可以培育學生的寫作意識,而且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信息素質,這對寫作學習和寫作能力而言具有積極作用,能優(yōu)化學生 個性化發(fā)展步伐。具體操作從以下兩方面入手:其一,拓展素材累積的空間,幫助學生構建信息庫,科學劃分儲備的材料,以此提升搜集、儲備及應用信息的速度和能力。因此,教師提出讓學生多參加教學活動,多觀察現實生活,并對他們間接獲取的靜安進行有效指導,以此實現資源共享,為高考作文教學奠定基礎。其二,增加語言累積數量,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獲取語言信息的能力。這項工作主要體現在語言累積、革新及引用等方面,有助于引導學生構建個性化的語言能力。
4以語感為前提的寫作教學
高考作文教學下,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明確認識到解決“怎么寫”的問題至關重要,而語感就是解題的關鍵。語感能力的優(yōu)劣性體現在高中生閱讀、寫作等各個方面。從本質上講,語感能力是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認識,也是語言操作者與語言產生關聯時,通過認識、理解,快速、自動做出判斷的一種能力。因此,在教學階段,教師要結合生活案例構建豐富多變的課堂環(huán)境,以此強化學生的語感。學生若不在優(yōu)質的生活案例中進行語感培育,不僅難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還會讓學生得不到優(yōu)質的語感。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考作文教學工作要從學生角度入手,結合高中語文教學要求,明確新課改提出的內容,有針對性的優(yōu)化學生寫作能力和寫作意識,以此實現預期設定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吳蕾.高考議論文教學與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J].文教資料,2018(03):57-58+72.
[2] 次仁德吉.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作文教學方法淺談[J].中國校外教育,2018(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