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蕾蕾
假期,讀李鎮(zhèn)西老師的《自己培養(yǎng)自己》,書中表露的一種和自己心態(tài)鮮明的對比讓我很快將該書讀完。作為教師,尤其是一位工作近二十年的老師,很容易在專業(yè)成長的路上失去動力,在各種事務擠壓下心靈變得麻木,出現(xiàn)職業(yè)倦怠,再也無法體會成長的快樂,無法感受到教師職業(yè)的幸福。而李鎮(zhèn)西老師作為一名工作了三十多年的教師,卻始終保持著對教育的深厚情懷,洋溢著一種幸福滋養(yǎng)出來的工作激情。從他的書中,我似乎聽到一個聲音在呼喊:“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成長是快樂的!”就如本書的書名一樣,李鎮(zhèn)西老師如今的成績是他自己培養(yǎng)自己的結(jié)果。每個人只有讓內(nèi)心不斷成長,才能不斷成就新的自我、卓越的自我。
好心態(tài)永遠最重要
心態(tài)不好容易迷失方向,迷失自我。讀李鎮(zhèn)西老師的書,仿佛看到的是一位剛剛?cè)肼毜睦蠋?,滿懷教育理想與激情,把教育當詩創(chuàng)作一樣,充滿浪漫的情懷。李老師雖然已工作三十多年,但對教育的熱情、對孩子的愛卻是一點兒沒有變。如果說有變化,那就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而變得更有智慧。好的心態(tài),使李老師對教育、對孩子永遠是那么純粹,把人永遠放在中心,放在第一位。他不去想如何取得榮譽表彰什么的,也不考慮如何討好領導,也不會把學生的成績看成他牟取名利的砝碼。他所想的是如何讓孩子快樂地成長,如何讓校園里的每一處都體現(xiàn)出對人的尊重。而在我們看來一些所謂的成績,只是教師對學生成長關心之后的一種附帶產(chǎn)品,不用去強求。這種心態(tài),使他能心無旁騖地做真正的教育。也正是這種心態(tài),使李老師不僅能聞到教育過程中的芬芳,而且能坦然面對困難與挫折,在喧囂的世界里保持那份純潔與理性,保持那純粹的初心。正如李老師所說:“什么都別去想,只要守住自己樸素的教育心,善待每一個日子,呵護每一個孩子,歲月總會給我們以豐富的饋贈——這是‘道是無晴(情)卻有晴(情)”。一句話,好心態(tài)能使人在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之間不迷失,知道孰輕孰重,知道自己是誰,永遠知道自己想要到哪里去。
成長是終生的事情
李老師認為,其實每一個教師的內(nèi)心深處都潛藏著一個“卓越的自己”,所謂“成長”,就是不斷地挖掘并發(fā)展那個“卓越的自己”,而這個過程沒有止境,伴隨終生。每一次成功,都是起點;每一個教訓,都是財富;每一次創(chuàng)造,都是慶典;每一次超越,都有驚喜……這樣的成長,多有意思!這的確是教育對自己人生最好的獎勵。在古希臘德爾菲神廟門楣上鐫刻著這樣一個神諭——“人??!認識你自己?!碧K格拉底特別愛用這句話來教育他的學生。所謂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省察自己,不斷成長的過程。人最重要的事就是促使自己成長,豐富自己。如果某人說自己這一生就這樣了,言外之意就是其精神世界已經(jīng)老態(tài)龍鐘。這是頹廢的表現(xiàn)。反之,以一種進取平和的心對待每件事、每個人,把每一天都當成新的,就會讓自己充滿活力,保持精神上的開放與年輕。這里的成長,對教師而言,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豐富,比如知識的擴充、道德境界和思維能力的提升、與學生交流時的情感融入等心智方面的提高。古希臘哲人說“不經(jīng)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一過的”,因此把智慧的增長看成是一種慶典,不僅欣賞自己,而且省察自己,應成為老師生活的常態(tài)。
在閱讀中積累心智的能量
毫無疑問,李鎮(zhèn)西老師的成長與他的閱讀是密不可分的。他閱讀了大量的哲學、文史、教育教學著作。閱讀使他的教育信仰更純粹、更有力量?!拔膶W形象所傳遞并最終過渡結(jié)晶的精神內(nèi)核——正義、理想、氣節(jié)、忠誠、剛毅、激情……融入了我的血液,化作了我一生堅定的信念。這種信念,使我將我的教育視為實現(xiàn)我社會理想的途徑。”不僅“讀出自己”,也要“讀出問題”,讓自己“與作品在精神上融為一體”。讀書,不僅使他獲得了知識,更促成了他精神的發(fā)育與成長,使他找到了自我,增長了智慧。與蘇霍姆林斯基對話,使他有了“能夠給我的學生留下充滿人性的溫馨記憶,就是我的教育追求。如果他們感到在李老師身邊生活的三年,是他們生命中一段陽光燦爛的日子,我便有了職業(yè)幸福”的深刻體驗;與雷夫的相遇,使他有了“每一次意外都是對智慧的考驗,每一個頑童都是對意志的磨礪,每一道難題都轉(zhuǎn)化為課題,每一回絕望都蘊含著希望”的行動指南;與陶行知對話,有了“當今中國許多學校,人(教師和學生)并沒有生活在‘人當中,而是生活在知識、訓練、分數(shù)、考慮以及各種形式主義的‘假教育當中”的覺醒……正是通過與大師的對話,李鎮(zhèn)西老師的精神世界一步步走向豐盈和成熟。當然 ,“勤于思考,我細膩而敏感,能夠從一些瑣碎的或者說人們司空見慣的地方思考一些問題”“樂于寫作,再加上我筆頭很快,于是我記錄了許多原汁原味的‘教育現(xiàn)場”,這些也是李老師不斷積累心智力量、提升教育智慧的方法。
認識自己,發(fā)展自己,追求卓越的自己,對于每個人而言,不在于起點的高低、時間的先后,而在于是否能認識到這一點。古人云,朝聞道,夕死可矣。感謝李鎮(zhèn)西老師的《自己培養(yǎng)自己》,是這本書,點燃了我內(nèi)心的光亮,重拾了成長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