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雪冰
【摘要】本文論述基于有效教育平臺互動課型方式搭建英語學習平臺的途徑,提出以信息技術為支撐,根據(jù)標準性平臺和倒置性平臺操作流程,搭建學習新識、能力發(fā)展、課外延伸平臺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 平臺互動 搭建平臺實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1A-0115-02
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總目標”和“教學建議”,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等語言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成為了英語課堂的普遍現(xiàn)象。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豐富了教學信息量,提升了教學效果,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為了更好地達到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同時又能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讓英語課堂更加生動、有效,筆者以“有效教育中的平臺互動課型方式”為操作方法,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對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進行了如下思考。
平臺互動課型方式是有效教育理念下的一種基本的教學方式,它能有效解決教學中高難度、高速度、容量大的難題,分為標準性平臺和倒置性平臺兩種。
標準性平臺的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出示主題詞或關鍵項;
第二步:同時呈現(xiàn)多向度平臺;
第三步:由學生自由選擇1~2個向度進行作業(yè);
第四步:用某種方式交互,強化次數(shù);
第五步:精講、補講、矯正。
倒置性平臺的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出示開放性教學素材;
第二步:學生根據(jù)素材提出問題或假設或質(zhì)疑,形成多向度狀態(tài);
第三步:用某種方式匯集、瀏覽,整理成標準性形態(tài);
第四步:由學生自由選擇1~2或3~5個向度進行作業(yè);
第五步:用某種方式交互,強化次數(shù);
第六步:精講、補講、矯正。
筆者結合一些具體的英語課例談談在英語學科中以信息技術為輔搭建平臺,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的途徑。
一、搭建學習新知平臺
運用平臺互動課型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時,主要是抓住本節(jié)課的關鍵知識,然后圍繞關鍵知識搭建多向度平臺。這里的關鍵知識指的是本節(jié)課中關鍵的知識點、基本知識點、考點、以訓練思維為前提的擴張點(演化點)等。
以人教版新目標八年級上冊Unit 6“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中Section A 1a至1c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基于標準性平臺操作流程為學生搭建學習新知平臺。本節(jié)課的基本知識點就是:新單詞及其詞義以及下列談論理想的句型。
(1)A: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B:I want to be...
(2)A: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B:Im going to...
確定了關鍵知識后,教師就可以搭建多向度平臺讓學生分小組進行合作學習了。本課的新單詞有engineer、pilot、actor、computer programmer、cook、scientist,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通過如下途徑搭建平臺:小組成員A利用工具書弄清新單詞的讀音、詞義、詞性等,小組成員B歸納新單詞讀音規(guī)則,小組成員C朗讀單詞、單詞改錯,小組成員D用新單詞造句。隨后,教師借助多媒體讓小組呈現(xiàn)學習成果:借助多媒體讓學生示范朗讀新單詞、分享句子,再通過抓拍技術上傳學生的學習卡進行全班互動交流。信息技術輔助下的平臺互動的英語課堂,學生的主動性更強,互動更到位,學習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二、搭建能力發(fā)展平臺
培養(yǎng)學生尊重、關懷、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敢于嘗試、創(chuàng)新的勇氣,促進學生個性的完善和發(fā)展是每一位英語教師的責任。那么,如何在英語課堂中發(fā)展學生的各種能力呢?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能力發(fā)展平臺。
以人教版新目標七年級下冊Unit 9“What does he look like?”Section B 2b為例,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本課的單詞、重難點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個標準性平臺來挖掘?qū)W生的潛能。教師首先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平臺向度。
A:介紹自己的父母、朋友或老師;
B:“神秘人物”。朗讀自己的描述,其他同學猜他/她所描述的是誰;
C:為老師畫像。擅長繪畫的學生為老師們畫像,其他學生根據(jù)畫像進行描述;
D:“我的新形象”。充分發(fā)揮想象,設計自己參加晚會的與眾不同的新形象;
E:“我創(chuàng)造”(短文寫作或演講)。如果有一次機會決定一個人的樣子的話,我會……(我希望他/她長成……)
然后讓學生從中選擇1~2個向度進行操練,再進行小組、全班交流,達到運用語言的目的。這樣的英語課堂,提升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還因為平臺向度的開放性,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生活體驗和英語水平選擇自己能夠表達的內(nèi)容,找到自己熟悉的素材,學生的寫作思路、創(chuàng)造力得到發(fā)展。
課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本節(jié)課的說話練習寫成一篇短文并發(fā)到“口語100”平臺的班級“個人空間”上,讓學生相互評價和修改。在互評和互改中,優(yōu)秀生起到“小老師”的作用,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對潛力生來說,互評和互改是再吸收、內(nèi)化的過程,而且“兵教兵”的一個對話平臺會更利于他們對未掌握知識的理解。
三、搭建課外延伸平臺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英語活動不僅限于課堂,還應延伸到課外,以促進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審美情趣、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等素質(zhì)的綜合發(fā)展。教師可以搭建課外延伸平臺,從多個角度、多個途徑去落實課堂知識,促使學生在課外主動運用英語,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如教學人教版新目標八年級上冊Unit 10“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這一篇課文,教師針對“寫作能力”這個關鍵要素搭建課外延伸平臺:讓學生組成8人小組,調(diào)查現(xiàn)階段我國十大熱門職業(yè),并選其中一個來寫一份新年計劃——設定一種理想的職業(yè)并思考為實現(xiàn)理想應該從哪方面努力,寫完后由各小組代表在全班展示、分享成果,師生點評、修改?;顒咏Y束后,教師布置課外作業(yè):寫一篇題為“我的理想職業(yè)”的短文,60個詞左右,談談自己未來的職業(yè)并描述該職業(yè)的特點,以此鼓勵學生追求理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把課堂知識延伸到課外。該“寫作能力”訓練就是一個變式的倒置性平臺:第一步,出示開放性教學素材——調(diào)查現(xiàn)階段我國十大熱門職業(yè);第二步,根據(jù)素材提出問題,形成多向度狀態(tài),學生自由選擇其中一個向度作業(yè)——小組討論并選擇其中一種職業(yè)來寫一份新年計劃;第三步,呈現(xiàn)、交互、強化次數(shù)——各小組代表通過實物投影卡片、口頭表達的方式在全班展示、分享成果;第四步,精講、補講、矯正——師生點評、修改。
這個課外延伸平臺的搭建,既是對本節(jié)課所學的單詞、句型的強化,又通過學生的大互動,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學生人人參與,調(diào)動了積極性,激發(fā)了創(chuàng)作熱情,同時也達到了張揚個性、傾聽心聲、提高口語和聽力等能力的目的。
平臺互動課型方式能使學生在常規(guī)教學活動中發(fā)揮多種才能、張揚個性品質(zhì),使知識、個性等得到有機整合。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準確把握關鍵項,結合具體的內(nèi)容、適度的思維擴張、明確的教學目標設立多向度平臺,輔以信息技術手段,可以讓傳統(tǒng)的、較枯燥的英語課堂變得生動起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會大大提高,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值得我們?nèi)W習、去探究、去實踐。
(責編 劉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