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梅,左曉明,馮曉樂,黃翠芳,余 頡,王云霞
(湖北生態(tài)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0)
高職學生進入學校后,希望獲得獨立,這為學生自我管理體系的建立奠定了主觀基礎。構建學生自我管理體系平臺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參與日常教學和學生管理事務,提升學生組織管理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人際協(xié)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可以全面提升個人綜合素質。高職生網(wǎng)游成癮已成為普遍問題,自我管理體系可以發(fā)揮學生內部的力量,實現(xiàn)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jiān)督,減少沉迷于網(wǎng)游學生的數(shù)量。通過大學生自我管理體系的研究與構建可以讓高校的管理工作者能充分認識到學生的“自主”、“自律”能力,改變管理觀念,提高學校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
(1)構建了學生自我管理組織機構體系。湖北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生自我管理委員會分三條線組成:一是與教學管理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密切結合的主線:校團委、學生會——二級學院團委、學生會——團支部、班委會——科代表、小組長——學生個人;二是與后勤管理密切結合的右側線:校學生公寓管理委員會——樓棟管理委員會——樓棟長——層長——寢室長;三是與學生自治組織密切結合的左側線:校社團聯(lián)合會——各個學生社團——學生個人。詳見圖1。
(2)健全了學生自我管理制度體系,完善學生自我管理組織體系的內部運行機制。學生自我管理制定出臺了《湖北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自我管理體系建設管理辦法》,另外出臺了實施辦法,形成了1+X的管理制度體系,出臺了《學生干部工作手冊》、《社團章程》、《學生會管理章程》等制度,學生自管會按照《值班制度》、《例會制度》、《獎懲制度》等開展工作,還印發(fā)了“關于實施學生晚歸登記制度的通知”、“關于實施周末晚點名制度的通知”。各組織機構自主組織、自發(fā)開展學生寢室衛(wèi)生、安全檢查,文明寢室創(chuàng)建活動,引導同學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自主組織、自發(fā)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體育活動,充實同學的課余生活;自主組織、自發(fā)開展優(yōu)美校園、和諧校園、安全校園、文明寢室創(chuàng)建活動,為同學營造舒適、文明的校園環(huán)境。
圖1學生自我管理委員會機構
(3)以對接校內相關職能部門為依托,完善了學生自我管理體系的外部引導與監(jiān)督體系。學生自我管理委員會由學生工作處(團委)牽頭管理,保衛(wèi)處、總務處參與。學生工作處(團委)負責對學生自我管理委員會、校團委、校學生會及學生公寓管理委員會進行領導與監(jiān)管;總務處協(xié)同學工處管理學生公寓管理委員會,指導學生自我管理機構對公寓、教室等場所設施進行維修與管理;保衛(wèi)處直接領導校學生會紀保部(校衛(wèi)隊),負責為學生自我管理組織機構提供安全工作指導;各二級學院負責對本院學生會(院團委)、班委會(團支部)、科代表、小組長工作指導與監(jiān)管。
2014年開始,湖北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推行學生自我管理體系建設,目前的運行情況良好。一是嚴格落實了平臺機構搭建工作,確保給每個學生安排一個干部職務;二是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多措并舉,現(xiàn)60%的學生能夠自主參與自我管理,履行工作崗位職責,另外40%學生通過橫向和縱向帶動能夠參與到自我管理中來;三是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工作運行機制和考核機制。但在運行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1)生源情況復雜,學生思想認識不到位,被動參與學生比例較大;崗位工作職責不明確,增設的小組長、課代表等職務動起來很難;主要干部在校任職周期短,工作銜接機制有待優(yōu)化。
(2)輔導員和班主任對自我管理體系建設不了解,普遍存在思想意識不到位、沒有思考和推動自我管理體系建設工作的主觀意愿、慣性思維嚴重、有事只找主要干部等問題。
(3)三全育人還在探索與實踐過程中,自我管理文化還未完全形成。各級自管體系機構橫向與縱向帶動力度不夠,校院班縱向帶動時班級斷層,例如學生會組織部從未召集班級組織委員開過會,部分增設干部對自己工作職責不夠明確,也沒有人來帶動其開展工作;體系橫向聯(lián)系不夠,無法形成合力與持久力,例如組織委員和宣傳委員橫向溝通協(xié)調不夠,導致自管體系運行動力不足。
黨建帶團建,落實共青團改革。深化共青團改革,把握共青團工作的政治標準、根本要求。深入推進“班團一體化”改革,實施生態(tài)“活力”提升工程,確定每周四下午開展班團活動,形成制度,團日活動和主題班會一體化。以團支部、班級為單位進行的一系列圍繞一定的主題開展的班團活動。推動共青團、學生會等群團組織創(chuàng)新組織動員、引領教育的載體與形式。
打造自我管理品牌校園文化。加強宣傳教育,讓每個學生知曉學生自我管理文化,加強力度推進自我管理體系建設,將自管體系建設真正的落到實處。通過各類團日活動、主題班會來推動實踐,將自我管理文化全方位灌輸,全過程實施,形成獨特校園品牌文化。
(1)建立平臺。加大校、院、班縱向帶動力度。建立各個類型工作交流溝通的平臺(微信群、QQ群等),包括建立橫向平臺與縱向平臺,例如學生會組織部要建立與各班組織委員溝通交流的工作平臺,起到縱向帶動的作用。組織部與學習部、文藝部等部門應該建立橫向溝通平臺,
(2)完善機制。搭建良性運行的工作機制。例如各級自管會工作例會、工作匯報交流會、交叉檢查、月底考核等工作制度;明確各個崗位職責,對于興趣小組長、寢室長、科代表等沒有縱向帶動的崗位,要加強班級內部橫向帶動,由輔導員、班主任指派班長、宿管委員、學習委員來帶動小組長、寢室長、科代表的履行職責,開展工作。
(3)強化考核。各個崗位要明確責任,下一級干部要對上一級干部負責,各環(huán)節(jié)、各層級要逐級落實責任人,對自己的工作負責。要加強工作考核與獎懲,學生干部要起模范帶動作用,首先嚴格要求自己,要用好的品格和廣告影響身邊的學生。
學生公寓管理委員會是學生自管體系中的右側線,是自我管理體系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條線。學生公寓管理委員會是按照網(wǎng)格化建立的學生自治組織,由校自管會副主任兼任公寓管理委員會主任,由主線帶動側線良性運轉,機構中由12棟公寓的棟長組成棟管會,由40多名層長組成層管會,每個寢室配備一名寢室長。主線帶動側線運轉,公寓管理委員會每周應開展三次以上的抽查與檢查,排除安全隱患,規(guī)范公寓安全衛(wèi)生,自主開展評比表彰活動,形成良好的寢室環(huán)境。
學生社團是學生自管體系中的左側線。要繼續(xù)完善學生社團管理辦法,支持各類學生社團開展主題鮮明、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活動。目前全校成立個36個學生社團,下一步應配齊社團指導教師,指導教師要對學生社團進行正向引導、鼓勵支持、并參與學生社團開展的各類校內外競賽活動。在社團活動經(jīng)費與場地方面要給予大力支持。
加強輔導員、班主任考核。加強“輔導員+班主任”的“雙軌制”班級管理,將自我管理工作納入輔導員、班主任工作考核內容中,加強日常工作督促與指導,考核結果與獎懲和晉升掛鉤。強調每個教職工都是教育工作者,將自我管理文化深深植根于每個師生心中,要求每個人都來推動和踐行自我管理體系建設工作,務求取得實效。
學生自我管理體系旨在建立平臺,讓每個學生擔任一個干部職務,能夠“上崗施政”,成為老師的幫手,保障學校的教育教學秩序,維護學校安全穩(wěn)定。學生能夠在崗位上得到鍛煉和提升,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