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每個教育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初中語文教師必須抓住學生三觀未定的契機,主動作為,創(chuàng)新方式,把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全過程,做到有信心教,有能力教,有方法教,教得輕松,教得有成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yǎng)合格接班人。
【關鍵詞】語文 教學 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H193;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023-02
閱讀文本里感知核心價值觀
現代社會信息來源渠道多,內容龐雜,開放的社會帶來價值觀的多元化,學生可閱讀文本良莠不齊,可接受價值觀也多樣。12—15歲左右的初中學生認知有限,明辨是非能力不強,無法對閱讀文本進行篩選,因此教師必須對學生閱讀文本進行“過濾”,推薦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人道主義與社會公德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本供其選讀。在閱讀教學中還要巧妙點撥適時點化,引導學生讀該讀的書,走該走的路,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閱讀教學《最后一課》時,筆者讓學生精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主人公小弗郎士明知祖國淪陷后,還要好好學習自己祖國語言文字,原因何在?學生各抒己見后,筆者引導學生認識到:語言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現,國家暫時可以淪陷,但文脈不能斷。只要文脈沒斷,國家有希望,民族振興有希望。主人翁此時還好好學習自己祖國的語言文字,正是明白了這個道理。他堅信自己國家會恢復,這是愛國的表現。通過這節(jié)閱讀課,學生感知到愛國不僅需要口號,還有體現在具體行為上。
新課教學中內化核心價值觀
學生通過大量閱讀和教師啟發(fā)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有初步感知,熱愛家鄉(xiāng)、誠信明禮、珍愛生命、為班級集體爭光是核心價值觀內容之一,在感知基礎上對學生感知進行內化,就成為教師新課教學面臨的當務之急。人教版語文教材每篇課文都是經過專家千挑萬選的,思想性和文學性高度統一。教師必須發(fā)揮現有資源的作用。針對初中學生年齡特點,創(chuàng)新形式,優(yōu)化理念,在課堂上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優(yōu)勢,做到潤物無聲,讓學生在“和風細雨中沐浴春風”,切忌手段粗暴,方法簡單,空洞說教。
新授《斑羚飛渡》一文時,教學進行到高潮時,文中描述:一群斑羚被逼上傷心崖,陷入進退維谷的絕境,老斑羚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心甘情愿地選擇死亡,讓年輕斑羚獲得新生。這個情節(jié)作者想表達老斑羚為了種群能繁衍下,主動犧牲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給年輕斑羚,向學生滲透為集體利益而自我犧牲的精神。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理解老斑羚的行為。筆者從網絡上搜索了不少斑羚圖片,花了近一周時間,摳圖做Flash動畫,終于讓靜止的老斑羚活起來,配以悲壯音樂,對課堂氣氛進行渲染,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器官,發(fā)酵學生情緒,深度展示老斑羚的前赴后繼,讓他們深刻感受到老斑羚的偉大。最終內化他們的集體主義觀,集體利益永遠高于個人利益,當兩者發(fā)生沖突時要勇于犧牲個人利益。假以時日的通過這種一課一感的形式,核心價值觀便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
習作教學中深化核心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教育是否真正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必須通過必要形式檢驗。教師不可能對學生的生活全面了解,無法正確把握教育成效。習作教學便成為一種簡便易行的方式。語言是思維的外衣。通過習作教學可以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把脈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深度廣度,反思教育方式方法??梢浴段覑畚业募亦l(xiāng)》《我們的節(jié)日》等為題進行習作教學,亦可通過課后小習作進行呈現。
筆者曾以《我的母親》為題進行習作教學,一位學生在文中寫到:在這個世上,我最恨的人就是我的母親,她在我心中已經死了,我怨恨她……。通過這篇習作發(fā)現該生思想問題,也折射出親情教育在她身上沒有效果,必須給予糾正,同時很小年齡就持這種偏見不利于孩子成長。通過與她個別談心了解到小時被母親遺棄,母親至今音訊全無,沒有對她盡責。筆者及時地對她進行了心理疏導,同時多方聯系她母親,讓她們化解了誤解,重歸于好,幫她建立了正確的情感觀。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課后,有一道作業(yè)題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瀕臨干涸,說明悲劇仍在發(fā)生。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例子?要求學生寫一封公開信,呼吁人們行動起來,制止生態(tài)惡化。寫信之前,學生看法不一,有人把原因歸咎于自然規(guī)律,有人找到人為干預的根源。經過引導和啟示,學生統一認識到大自然孕育了人類,應該停止對它的傷害,要關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是中學生應盡義務和職責。
核心價值觀教育是永恒主題。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不應拘于各種限制,大膽創(chuàng)新,不斷探索,把它演繹得更巧更妙,效果更顯著。
作者簡介:
周華,女,1973年5月出生,漢族,陜西略陽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