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閱讀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難點內(nèi)容也是重點內(nèi)容,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應用合理的教學手段等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并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的效果。因此,本文針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學生自主學習做出了進一步探究,對高中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必要性、學生自主學習的特征、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策略給出了詳細的分析。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200-01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必要性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英語閱讀的日常授課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fā),以便喚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其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提升英語閱讀效果。由于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任務有所增加,所以教師要應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提升英語閱讀效果[1]。但是,在教學中可以發(fā)現(xiàn),如果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沒有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會對教學目標的完成造成影響,進而限制教學的效率以及質(zhì)量。
二、學生自主學習的特征
1.能動性。
個體的能動性是幫助學生對某個事物進行了解的基礎(chǔ),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應用,便是學生進行自主閱讀產(chǎn)生的欲望。自主學習,簡單來說便是學生不在被動的學習,非常機械的接受教師傳達的知識,而是積極主動的對某項知識進行了解,最后產(chǎn)生直觀的體驗過程[2]。通過自主學習,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點,還能使其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將內(nèi)在潛力挖掘出來。
2.獨立性。
自主學習需要學生在通過其他同學以及教師的情況下,對英語閱讀材料進行閱讀,自覺完成閱讀任務,對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理解。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享受到獨特的感受以及審美體驗。獨立性,簡單來說便是學生可以自己專心完成英語閱讀的過程,不會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并且可以在完成閱讀之后,評價自己的閱讀效果。
3.自我監(jiān)控性。
自主學習的過程,不需要教師或者外部環(huán)境的強迫,能夠自己對自己進行監(jiān)督,獨立將閱讀的過程完成[3]。該項特征說明學生可以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自覺調(diào)節(jié),并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控制,之后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結(jié)果進行相應的調(diào)節(jié),以便促進下一次自主閱讀的進行。
4.相對性。
自主學習,盡管對自主進行了高度的強調(diào),但并不是絕對的。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的問題或者不懂的地方,可以請求教師給予幫助,以便提升對于對閱讀材料的理解,體驗更好閱讀過程。相對性,具體來說便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在不依賴教師的前提下,合理向教師尋求幫助,自覺把握這個度,從而提升閱讀的效果。
三、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策略
1.創(chuàng)設(shè)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對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只有對閱讀產(chǎn)生較強的學習興趣,才能積極主動的進行閱讀,有閱讀的動力。因此,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培養(yǎng),結(jié)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滲透具有趣味性以及時效性的閱讀內(nèi)容,巧妙調(diào)動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創(chuàng)設(shè)自主發(fā)展的學習氛圍,并產(chǎn)生持久的閱讀興趣[4]。
例如:在《自然平衡》的閱讀中,可以展示一些美麗的風景,之后讓學生談論一下自己去過最美麗的地方,先引導提升對自然的關(guān)注度,之后繼續(xù)播放一些圖片,展示由于人們有意或者無意對自然的破壞,引發(fā)學生對自然平衡的思考。在學生對其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之后,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一些問題幫助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閱讀。如What had a piece of Canadian water weed caused? What have spread disease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怎么理解“In brief, he has done more in five thousand years to alter the biological aspect of the planet than has nature in five million?!痹陂喿x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非?;钴S,占據(jù)課程的主動權(quán)。
2.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提升閱讀效果。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因此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好學生的學習特征等,應用合理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以便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首先,教師要挑選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其次,在學生閱讀之前,向?qū)W生介紹文章的背景資料等,方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最后,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思考的引導,指導其說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觀點等。
例如:在《兩個特殊的日子》閱讀中,教師可以先向?qū)W生講述一個故事,賈維斯夫人有10個子女,一位心地善良,極富同情心的女人。她講述著戰(zhàn)爭中那一個個為正義捐軀的英雄的故事,望著臺下那一張張充滿稚氣的孩子們的臉,一個想法猛然涌上心頭:為祖國貢獻了這么多英勇戰(zhàn)士,保證了戰(zhàn)爭勝利的,不就是那一個個含辛茹苦地撫育著子女的母親們嗎?她們的兒子血染疆場,承受了最大的痛苦和犧牲的,不也是這些默默無聞的母親嗎?因此,她提出應該設(shè)立一個紀念日或母親節(jié),給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達兒女們對母親的孝思。但是,賈維斯夫人的愿望還沒有實現(xiàn),便與世長辭,她的女兒安娜·賈維斯寫出了幾十封信,發(fā)給美國國會提議創(chuàng)立母親節(jié),在她的一再呼吁下,這一提議得到了社會上的廣泛響應和支持。在這樣的故事中,學生會被深感自己母親的不同意,與文章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提升閱讀的愿望,有益于學習效果的提升。
四、結(jié)束語
總之,在英語閱讀授課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但這是一項長期的過程,需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特殊,應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shè)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提升閱讀效果。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合理的引導,幫助學生深入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理解。
參考文獻
[1]王英杰,王麗.淺析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8(20):85-86.
[2]許寶光.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實驗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3):92.
作者簡介:廖愛群(1973.09—),女,漢族,廣東省廉江市人,任職于廣東省廉江市安鋪中學。研究方向:中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