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燕
【摘 要】隨著我們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我們對初中課堂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要逐步提高我們課堂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好掌握知識,但是在當前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我們必須去提高我們的教學有效性,轉(zhuǎn)變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運用多種教學策略來對學生進行思維的建構(gòu),幫助學生進行全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教學效率;現(xiàn)狀分析;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161-02
引言
數(shù)學是我們初中課程中的一門基本學科,是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的一個基礎。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把有限的時間發(fā)揮無限的效用,利用用多種的教學策略,來更好的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吸收。當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模式得到優(yōu)化,學生才能夠更好的掌握基礎知識,并把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拓展,利用知識來進行問題的解決,使學生能夠真正的去參與到我們課堂的活動中。
一、建立數(shù)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生在進行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在情境中更能夠與知識進行融合,因此,我們數(shù)學教師在進行初中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去更好的獲得認知,例如,我們在教學(mn)b=mbnb時,大部分學生會把(m+n)b=mb+nb有不正確的理解,所以我們在進行完全平方公式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對(m+n)b,進行情境的代入,展開自己的猜想,并帶入具體的數(shù)字來進行計算,讓學生扭轉(zhuǎn)自己的認識,避免認知的沖突,更好的讓學生對知識進行一個探索[1]。
二、采用多種教學方式,結(jié)合學生特點教學
隨著教育的改革,我們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才能最好的滿足,班里所有同學的學習需要提高我們課堂的效果。
1.進一步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探索欲望。
我們作為初中數(shù)學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來進行學習的引導,讓他們能夠?qū)χR有一定的探索,提高我們教學的質(zhì)量,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我們要讓學生明確我們這節(jié)課的課堂任務。例如我們在進行《勾股定理》學習的時候,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去推導股定理的公式,利用三角形、四邊形,的面積來推測古定理的公式,可以讓學生借助一些拼圖,進行公式的推導,我們教室在旁邊要加強引導,幫助他們來進行學習。
2.注重發(fā)展個體差異,實行分層教學。
由于每個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受到環(huán)境、智力、接受能力等不同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進行分層次的教學,對我們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一個調(diào)整,使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都能夠得到提升,例如我們在給差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講解,加強對他們的輔導,對于一些優(yōu)等生,我們要幫助他們拓展進一步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優(yōu)化自己的學習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
3.加強課堂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索能力。
學生更好的獲取知識,往往是通過與同學的交流合作中獲得的。因此,我們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提供給學生一個合作的機會。我們創(chuàng)設有關合作的教學情境,營造適合學習的氛圍,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參與到我們課堂中[2]。例如,我們在進行《二次函數(shù)》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對拋物線的表達式、不同的拋物線進行一定的討論,討論它們的開口方向、對稱軸、交點等,在于同學討論的過程中,可以更好的讓學生掌握這些知識和圖像,加強應用。
三、精心進行課堂教學設計
為了更好的達到我們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目標,就要對課堂進行一定的設計,才能更好的去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加強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銜接。
1.做好準備工作,首先我們教師在進行上課之前都要進行教學方案設計,對我們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進行梳理,所運用的教學方法進行分析,使學生更好的去把握我們課堂的核心,加強對前后知識的一個聯(lián)系,另一方面我們要對學生上課的狀態(tài)進行一定的了解,來針對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我們的教學。
2.其次是我們要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
一方面我們要通過我們的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夠達到什么樣的水平,另一方面我們要對學生的不同數(shù)學水平制定不同的目標。
3.最后是進行課堂結(jié)構(gòu)的設計。
幫助學生如何去進行學習和思考,能幫引導學生去進行練習。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對課堂的教學教具進行一定的原則,多采用我們的多媒體教學,幫助我們?nèi)ネ晟莆覀兊恼n堂教學效果,進行輔助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提高課堂參與率
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加強我們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主動的對知識進行探索。例如我們在進行三角形中位線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三角形中位線到底是什么?”“梯形中是否有中位線?”我們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課本的閱讀來發(fā)現(xiàn)知識,把三角形和梯形能夠進行一定的聯(lián)系,主動的去進行思考、探索、總結(jié)[3]。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在對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發(fā)揮,讓學生能夠進行自我的思考和探索。當然,我們教師在教學時,要對學生的自我探索進行引導,使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加,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實行分層教學,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利用信息技術來輔助我們的教學,促進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讓學生真正的能夠獲取知識,用知識來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魏偉.提高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和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01):156-157.
[2]潘潔.試談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現(xiàn)代交際,2019(01):190+189.
[3]夏仕嫻.提高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8(2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