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婷
【摘 要】在新課標與素質教育的影響下,當今中學音樂教學越發(f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有效性。而在中學音樂課堂中卻普遍存在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被動性學習的情況。故要想提高中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就應通過不同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主動性。故本文則主要闡述“帶動唱”教學方法在中學音樂課堂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帶動唱”教學;中學音樂;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160-01
“帶動唱”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音樂教學法,將其應用于在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可有效轉變學生學習地位,并營造良好、濃厚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音樂的感染下激發(fā)學習熱情。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借助“帶動唱”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把握音樂節(jié)奏,提高音樂表演技巧與學科素養(yǎng),為高效音樂課堂奠定良好基礎。
一、在把控音樂節(jié)奏中融入“帶動唱”教學模式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準確的把控歌曲節(jié)奏,不僅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音樂表演技能。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將教學曲目中的節(jié)奏進行分析,并從中進行設計與編排,提升學生對歌曲的認知。而音樂節(jié)奏主要以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情感為依據(jù),教師在對歌曲曲目節(jié)奏進行設計時,需側重學生對音樂節(jié)奏的理解與體會,繼而深入音樂情感。例如,在學習《運動的旋律》這一內容時,為能讓學生感悟到音樂對運動的重要性,教師便可將欣賞與實踐有機結合。讓學生欣賞不同運動項目的不同音樂風格,并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感動起來。故教師可讓學生先觀看幾種不同運動項目的圖片,如太極拳、藝術體操、健美操、花樣滑冰等,并播放音樂,讓學生感受。學生便會在欣賞中感受到不同的音樂節(jié)奏,有的節(jié)奏感很強、且富有青春活力;有的則緩慢、且富有濃厚的民族特色;有的則具有較強的舞蹈性,且節(jié)奏感較強。在節(jié)奏的帶動過程中,學生便會跟著音樂動起來。故在這種“帶動唱”的方式中便可讓學生把握不同音樂曲目的節(jié)奏,并提高對音樂學科的認知。
二、以外在表現(xiàn)形式發(fā)揮“帶動唱”教學效果
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充分發(fā)揮“帶動唱”教學模式的作用,根據(jù)中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等特征,通過外在表現(xiàn)的形式帶動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敢于表現(xiàn)、敢于實踐,繼而提高教學質量。而外在表現(xiàn)形式主要包括手勢、表情與表演的帶動。故教師可根據(jù)教學曲目的內容及節(jié)奏等,通過手勢的直接性傳達,讓學生把握曲目的節(jié)奏與情感。例如,在學習《感恩的心》這一曲目時,為能讓學生更好的把握整首歌曲的節(jié)奏,教師在歌曲高潮部分則可將雙手打開并高舉,帶動學生的演唱情緒。在借助表情帶動時,為了有效轉移學生注意力,教師便可在示范演唱時,將面部表情稍稍夸大。如在學習《在燦爛的陽光下》這首曲目時,教師便可以微笑、喜悅的神情與表情來表達;在學習如《悲壯的散場》等曲目時,教師便可以悲傷的表情帶動學生,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在借助表演形式帶動學生時,教師則需將曲目與樂器等有效結合,讓學生把握不同音樂作品的不同音樂風格。如在學習如《向奧林匹克出發(fā)》等曲目時,教師便可適當?shù)募尤氡硌葑藨B(tài),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自主編排演唱的方式,自行編創(chuàng)演唱表演的姿勢或手語等,繼而構建良好的表演情境。在編排結束后,教師便可讓小組分別上臺表演,這樣不僅能有效調動學習學習積極性,還可顯著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
三、利用多媒體設備提高“帶動唱”教學質量
將多媒體教學輔助設備運用于中學音樂“帶動唱”教學中,可使不同音樂曲目得到更好的展現(xiàn),繼而使學生更能直觀的了解與感悟音樂曲目蘊含的情感價值。例如,在學習《漁舟唱晚》這首曲目時,教師便可借助多媒體,以播放圖片、音頻、視頻的方式,帶動學生學習該曲目的節(jié)奏。為此,教師可先讓學生聽一段音樂(《天氣預報》音樂),并讓學生說出這是哪個節(jié)目的背景音樂。待學生回答是《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后,教師便可單獨將整首《漁舟唱晚》播放,并讓學生再次欣賞,提出:“你們能聽出這首曲目是由什么樂器演奏出來的嗎?”等等,隨后出示我國傳統(tǒng)樂曲“古箏”的圖片。同時,教師還可將事先下載好的不同版本的《漁舟唱晚》播放給學生聽。如管弦樂合奏或小提琴獨奏的版本,并讓學生說說是用什么樂器來演奏的,提高學生音樂感知能力。在多媒體的借助下,帶動學生從我國傳統(tǒng)曲目的特征進行賞析。因《漁舟唱晚》這首曲目主要表現(xiàn)為一種空曠悠遠、平穩(wěn)清淡的意境,故教師便可在播放曲目的同時,展示這樣的一幅畫面: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灑滿了整個湖面,泛起一片金光。遠處卻依稀可見朦朧的遠山,漁夫懷著豐收的喜悅……最后,教師便可將王勃《滕王閣序》中的詩句“漁舟唱晚,響穹彭蠡之濱”引出,在音樂的感染下,帶動學生欣賞整首曲目的意境,體會與感悟整首曲目的風格與節(jié)奏。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運用“帶動唱”教學方法可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在良好的音樂教學環(huán)境中,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認知,繼而使其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與掌握不同音樂曲目的不同節(jié)奏與風格。故教師應不斷探究“帶動唱”教學方式的教學手段,通過節(jié)奏帶動、外在形式帶動、多媒體帶動等方式,達到高效音樂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雪飛.“帶動唱”教學方法在初中音樂課堂上的應用研究[J].贏未來,2017(12):0147-0147.
[2]朱尤軍.試論“帶動唱”教學方法在初中音樂課堂上的應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7(10):72-72.
[3]劉潔.“帶動唱”教學方法在初中音樂課堂的應用[J].教書育人,2017(22):66-66.
[4]劉豐青.“帶動唱”教學方法在初中音樂課堂上的應用[J].現(xiàn)代交際:學術版,2016(23):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