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成
【摘要】在教授高中生學習生物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從生活實踐進行引導,使學生深入了解生物教學的內(nèi)容。本文主要從生活環(huán)境拓展、生活場景構建以及生活情感挖掘等方面探討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用生活實踐進行引導。
【關鍵詞】高中生物 生活實踐 教學引導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170-02
生物教學是讓學生能夠了解生活中的生物學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對于世界的認識更加清晰的學科。我們在教學時,如果直接將生物知識告知學生,學生的接受度則比較低,而若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導學生,學生接受起來就比較容易,也更能融入生物知識的學習中。
一、生活環(huán)境拓展
在授課中,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去生活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使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掌握生物的奧秘。在實際生活中了解生物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可以離開教室這種比較局促的空間,在生活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能夠讓學生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在這里,學生不是在學習,而是在體驗、在感受,通過體驗和感受,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融入生物學習之中。
比如,我教授學生學習《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的時候,就帶領學生到室外進行觀察。讓學生仔細觀察教室外面的樹木和花草,是朝著什么方向生長的。由于教室外面有幾棵樹一半被房子的陰影擋住了,一半處于陽光中,所以學生能夠看到,這幾棵樹均朝著陽光的方向生長。當學生發(fā)現(xiàn)這一點時,學生在心里也產(chǎn)生了疑問: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時,我再為學生解答疑惑,其實,這是由于植物向光性所造成的。那么植物又是為什么會產(chǎn)生向光性呢?這與植物內(nèi)部的生長素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之后便帶領學生開始探討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以及生長素的作用。由此,為學生打開生物中關于植物的知識。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就自然而然地開始了解這些知識,并不會產(chǎn)生抵抗心理。因為在生活環(huán)境中觀察事物時,使學生產(chǎn)生了好奇心和疑問,使學生能夠自發(fā)地進行學習。在這種過程中,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掌握能力也較快。
二、生活場景構建
在教室教學時,也可以通過構建生活場景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以更為自然的方式融入對生物知識的學習中。在教室中構建生活場景,還能帶給學生更多的想象空間,使學生通過想象生活中的事情逐漸了解蘊藏在生活中的生物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對于生物的學習。
比如,我在教授學生學習《種群的特征》這一課內(nèi)容時,就為學生構建了生活場景中的種群。我用教室中的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了自然界中多樣的種群,有田地里的蒲公英、正在忙碌的蜜蜂、忙著搬家的螞蟻等。通過這些視頻,讓學生了解到自然界中種群的多樣性。這樣一來,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自己所見種群的回憶與想象,使學生調動自己的思維,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當學生將自己頭腦中關于種群的信息調動出來之后,學生也會自己開始思考這些種群的共性特征,于是,我們再引導學生學習新的課程內(nèi)容,使學生能夠掌握生物學中對于種群特征的說明。并使學生了解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等問題,從而讓學生對于這一生物信息的認識進一步加深。由此可以看出,在生物課堂中為學生構建生活場景,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生物的生長狀態(tài)、使學生通過調動自己的想象,思考生活中的生物知識。由此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與運用之中。
三、生活情感挖掘
我們在生活中還常常聽到一些蘊含生物知識的新聞,這些新聞中有部分能夠調動大家的情感因素,或是為新聞中的事件感到欣喜,或是為新聞中的事件感到傷感。我們在教學中也可以挖掘這種生活中的情感因素,將其運用于教學之中,從而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學習有更深入的認識與了解。
比如,我在教授學生學習《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這一課程時,就運用新聞中的報道調動學生的情感。其中一則新聞是“兩歲幼兒一夜之間變耄耋”這則新聞中描述的是重慶市的一個小孩,原本是白白胖胖的,但是不知是什么原因導致腹瀉不止,于是變成了現(xiàn)在皮包骨的現(xiàn)象。當學生觀看這則新聞中小孩的圖片時,學生從孩子現(xiàn)在的圖片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于是當我為學生講述這種基因突變導致的疾病時,學生能夠認認真真地聽講,可以看出,這種教學調動起了學生的憐愛之情,使學生認識到了生物學的重要性。所以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學生也能夠將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對生物知識的探索當中,了解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的相關知識。由此可見,挖掘生活中的情感,運用生活中的情感因素進行教學,也能輕松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并使學生對于生物學知識的興趣更為濃厚。
總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我們用生活實踐引導學生學習,可以通過生活環(huán)境拓展方式,帶領學生去室外觀察生物,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可以通過生活場景構建方式,為學生在教室中播放有關的生物視頻、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回憶和想象;可以通過生活情感挖掘方式,將新聞中的生物學內(nèi)容講述給學生,調動學生的憐愛之情,進而認真學習生物知識。
參考文獻:
[1]王海晶.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26).
[2]周英.淺談高中生物教學與生活實踐的整合策略[J].高考(綜合版),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