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桂英
【摘 要】教書育人,德育為先。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德育教學的態(tài)度和水平,直接關(guān)系到小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以及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須臾不可輕視。隨著新時代教育的發(fā)展,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價值更加凸顯。筆者從德育教育的意義出發(fā),結(jié)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當前小學德育教學現(xiàn)狀,對如何高效開展小學德育教育課程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探索,目的是讓德育之花綻放小學課堂,保障小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德育;小學課堂;策略
引言
我國著名教育啟蒙家蔡元培先生說過:“德育實為完全人格之本。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fā)達,適足助其為惡,無益也。”小學生處于人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無論是道德水平和心理素養(yǎng),都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要重視德育教學的價值,不斷地實踐總結(jié)、轉(zhuǎn)變思路、積極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不忘初心。讓德育之花在小學課堂綻放的主要策略應該側(cè)重于如下幾個方面的實施:
一、注重以人為本
尊重學生的道德水平,不歧視、不打罵,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是當前小學德育教育必須要秉持的基本理念。德育教育的目的是發(fā)展學生,所以德育工作要全部圍繞學生來開展,和學生建立親切友愛的師生關(guān)系,多和孩子交流溝通,進入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少說教,多啟迪、少強制,多引導,這樣才能讓德育課堂充滿人性,德育效果也得以彰顯。
如:針對有的學生經(jīng)常撒謊,不但向同學撒謊,有時還向老師撒謊,對此,教師絕對不能嘲笑學生,而是要把學生當成班集體的重要一員來看待,否則只會加重學生的抵觸情緒。教師可以開展一次誠實教育主題班會,鼓勵撒過謊的學生都講一講各自的故事,勇敢講出自己撒謊經(jīng)歷的學生都可以得到一個小禮物。有的學生說:“有一次作業(yè)是抄的別人的?!庇械膶W生說:“有一次別人借我橡皮我說沒了,其實我還有一塊在書包里。”有的學生說:“一次老師問我聽懂了沒有,其實我沒有聽懂,但還是點了頭?!钡鹊?,學生的回答都很好。之后教師再讓學生講一講撒謊之后的感受。有的學生說:“撒謊之后是愧疚。”有的學生說:“撒謊之后心里過意不去。”有的學生說:“撒謊是自己騙自己,沒聽懂還要說懂了,這樣會害了自己?!蓖ㄟ^這樣的課堂德育教育,既讓學生認識到了撒謊的害處,同時也能夠在班級樹立誠實文化氛圍,大家都以撒謊為恥,自然會在行為上自覺要求自己。
二、注重創(chuàng)新教學
德育教學離不開創(chuàng)新。小學生活潑好動,單純的理論講解和灌輸只會讓他們逆反,只有新穎別致的教學形式和方法,才能使枯燥無趣的德育教育變得生動活潑。教師要深入鉆研德育教育,多學習、多動腦,靈活多變,推陳出新,讓學生愛上德育課堂。
如:針對有些學生不講衛(wèi)生,不做值日,缺少公德意識,對這樣的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教師就不能一味強制學生去改正自己的不足,而是要創(chuàng)新方法。如:把學生平均分成兩個小組,兩個小組各持不同的看法,圍繞衛(wèi)生進行辯論。反方說:“講不講衛(wèi)生是自己的事情,誰說講衛(wèi)生的一定是好孩子?如果講衛(wèi)生是為了讓老師和爸媽夸自己,那么我覺得就沒什么意義?!闭秸f:“這純粹是強詞奪理。講衛(wèi)生是一個人基本的素質(zhì),誰也不愿意和不講衛(wèi)生的人交朋友。試想,如果我們班人人不講衛(wèi)生,垃圾隨地扔,紙屑隨地扔,那么我們這個集體該怎么和別的集體競爭?”經(jīng)過辯論,反方小組的學生逐漸理虧,漸漸融入到正方小組之中,最后持反方觀點的人寥寥無幾,讓他們感到非常羞愧,這樣的德育教育,能夠把每個人的參與熱情都調(diào)動起來,既加深了學生的認識,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十分有意義。
三、注重結(jié)合生活
蔡元培先生說:“道德不是記熟幾句格言,就可以了事,要重在實行?!边@句話點出了德育的本質(zhì)特征,就是必須要在生活實踐中加強學生的道德認知。很多小學生都是獨生孩子,在家里逆來順受,好吃懶做,缺少感恩意識。對此,教師就必須要負起責任來。如在課堂問學生:“你們誰吃完飯自己刷碗?”“誰自己疊被子?”“誰自己穿衣服?”學生中估計沒幾個會舉手。之后教師讓每一位學生在紙上畫一幅媽媽或者爸爸關(guān)心自己的生活場景。有的學生畫的媽媽給自己梳辮子,有的學生畫的是爸爸給自己穿鞋繩,還有的學生畫的是爺爺每天在學校門口接自己放學回家等等,然后教師把學生的作品收起來,對每一幅畫都進行點評,問學生這是誰畫的,讓學生講一講自己和爸爸媽媽等親人的生活小故事。在最后,教師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回家?guī)椭职謰寢屪鲆恍┝λ芗暗氖虑?,如:刷碗、疊被子、自己洗頭梳頭、出門捎垃圾等,對爸爸媽媽和其他親人的付出給予感謝,幫助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生活習慣。
四、結(jié)束語
德育對于小學生來說,只能加強不能減弱。小學課堂作為德育教學的主要場地,教師要深入鉆研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和學習環(huán)境,使德育助力小學生的成長,為他們插上飛翔的翅膀,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1]周永蓮.關(guān)于新形勢下小學德育的探索[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8(22):53
[2]嚴建紅.小學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歸探索[J].教書育人,2018(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