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歡
【摘 要】伴隨著年級的不斷升高,語文學習的難度也逐漸增加,僅靠教師課堂授課已經(jīng)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因此學生需要做好課前預習。課堂教學不僅僅包括教師的講解,還包括課前的預習過程和課后的復習過程,課題預習是獲得良好教學成果的前提,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但是從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預習過程被逐漸忽視,學生預習習慣逐漸消失,本文對學生預習習慣的現(xiàn)狀及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其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初中語文;培養(yǎng);自覺預習;問題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097-01
前言
中國自古就講究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初中語文的學習。課堂預習是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前提。同時預習也是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的體現(xiàn),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的自我發(fā)展,從而擺脫傳統(tǒng)的機械式教學。那么如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預習的重要性,在實際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鞏固已有能力是目前教學人員需要面對的問題。
一、培養(yǎng)學生自覺預習的重要性
預習是學生在課前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熟悉的過程,需要運用已有的知識對課文進行理解思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預習具有重要意義。在新課標中,對學生的預習有明確要求,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
首先,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自學能力,學習在課前對新知識進行自我學習,教師在課堂再對其進行詳細講解,學生對其進行課后吸收,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手段。
其次,學生自主預習可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提高教學成果。在預習過程中,自己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理解,肯定會出現(xiàn)許多問題,這就是學生個人的學習難點,在講課過程中如果對這部分進行聽講,相當于解決了學習的重難點,帶有目的去聽課,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
最后,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可以增加學習的主動性,教學過程實際是師生的互動過程,學生在課前預習可以更好的跟上教師的課堂節(jié)奏,更好的融入進課堂中,從而增強學生的信心和積極性。
二、當前學生在預習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預習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預習目標不夠明確。
在學習過程中,有目標和沒有目標的學習成果具有巨大的差別,很多學生對于預習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學習就是教師在課堂中講解,忽略了學習的自主性,也忽視了預習的重要性,認為學習完全是教師的事情,導致許多學生并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更多的是為了完成教師的預習作業(yè),缺少自覺性和自主性,不能對預習內(nèi)容進行理解,對課文內(nèi)容難以進行深入思考,許多學生盡管會進行預習,但是卻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趨于形式,對學習難以起到實質性的幫助,長久以往不但學習成績沒有提高,還會對預習任務進行質疑。
2.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
在實際中有一部分學生雖然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在預習過程中,很難對其進行把握,并沒有真正的預習,只是簡單的讀寫熟悉課文,并錯誤的認為這是正確的預習方式,但是在做習題時卻發(fā)現(xiàn)對文章的中心思想并沒有把握,將文章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效率較低,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都行因為預習方法不當導致的。
3.預習內(nèi)容過于簡單,方式單一。
預習的單調性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決定的,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會明確要求預習內(nèi)容,但是并沒有對預習內(nèi)容提出相關針對性問題,學生的開放性思維沒有得到有效的鍛煉,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并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學生對于預習內(nèi)容不感興趣,缺乏探索欲望,預習的過程僅僅是在尋求答案的過程,并沒有帶有自己的思考理解。這種單一的預習模式很難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并且學生易產(chǎn)生疲倦感。
4.缺乏正確的指導。
預習過程是對課文的自我感知理解過程,這種感知理解過程是在一定經(jīng)驗和方法上實現(xiàn)的,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教師一旦對預習任務重視程度不夠,那對于學生的指導必定會不足,如果僅僅將預習作為形式,布置給學生,缺少一定針對性和目的性,如果在監(jiān)督階段不重視也會導致自覺性較差的學生沒有預習,會直接影響學習預習習慣的形成。
上文所述的多種問題都會導致學生的預習習慣難以養(yǎng)成,只有對其進行一一解決才能真正的培養(yǎng)有效的預習習慣。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預習習慣的策略
針對以上在課堂預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對其提出了一些相關應對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強化學生的預習意識。
針對學生對預習任務的不重視情況,要對其思想進行轉變,讓學生充分的意識到預習的重要性,認識到預習是學習過程中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習效果,轉變學生原有的思維,讓教師對其進行思想教育,讓其深刻的意識到預習的重要性,對預習進行重視。
2.教師對預習方法進行講解。
教師要對預習的正確方法進行講解與指導,讓學生對預習有正確的認識,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對預習任務作出改變,教師應該在學生的預習過程中進行全面的指導,讓學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
3.制定完善的評價機制。
在學生進行預習過程時,教師要根據(jù)不同課文提出不同的預習方向,讓學生帶著目標去預習。當學生能夠合格達標后,對其進行獎勵,讓學生能夠更快的適應預習任務的同時也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例如此類多種獎勵機制,以此來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對于沒有完成預習任務的學生應該給予相應的批評,這種完善的評價機制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方法。
四、結束語
伴隨著學生年級的不斷升高,所學知識的難度也逐漸加大,做好課前預習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中目標更清晰,況且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綜上所述,預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占據(jù)了重要的部分,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基礎,雖然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是個長期的過程,但是只要教師從根本上重視起來,對其進行改革,學生的預習習慣情況將會不斷好轉。
參考文獻
[1]卿亞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2):51-52.
[2]康劍嶸.潛心會文由思生疑以問促學——學生預習過程中提問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J].語文天地,2012(18):15-16.
[3]李亞芳.彈好語文課前預習六部曲——也談中年級學生自主預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小學生(下旬刊),2012(10):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