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榕莉
【摘 要】語言的遷移性包括正遷移性與負遷移性。在英語語法的教學方面,教師們應當注意區(qū)分英語語法與漢語語法的異同,積極發(fā)揮漢語語法對英語語法的正遷移性,減弱漢語語法對英語語法的負遷移性。
【關鍵詞】漢語語法;英語語法;語言遷移;影響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025-02
引言
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會對英語的習得產生正向和負向的遷移,兩者的相似性會促進英語學習,而差異性則會阻礙英語學習。筆者主要研究母語的負遷移對英語語法學習的影響,這就屬于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對目的語,即英語學習的影響。
一、語言遷移的概念
遷移就是在二語習得中求助于原有的母語知識。也就是說,在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中,因為缺少所需的第二語言知識,語言學習者在進行交流和學習時求助于語言第一知識,從而導致母語遷移。
從心理層面來講,第二語言和母語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兩者的相似之處對二語習得產生積極影響,即正遷移;反之不同之處則會產生消極影響,即負遷移。因此,二語習得的過程也是正、負遷移共同作用的過程。這是陳琦和劉儒德從心理學角度對語言遷移下的定義,即,學習者從先前的語言學習活動中獲得的知識將影響他們以后的語言學習成果或行為。
雖然對于語言遷移的定義多種多樣,但目前被廣泛接受當數Odlin所給出的定義。即:語言遷移是由目的語和任何先前習得的語言(包括不完善的語言)之間存在的相似性或者差異性所引起的影響。在二語習得研究領域,這個定義被認為最能全面地涵蓋語言遷移的實質。
二、負遷移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在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中會發(fā)現,學習者的發(fā)音深受母語的影響。學習者往往認為第二語言的語音在他們的母語范疇內,這樣的誤解往往會導致錯誤發(fā)音。從語音系統(tǒng)來看,英語和漢語屬于印歐和漢藏兩個不同的語系,英語主要是依靠語調來區(qū)分句意的“語調語言”(intonation language),而漢語則是以聲調來區(qū)分字義的“聲調語言”(tone language),這些方面的差異是造成英漢兩種語言在語音層面上產生負遷移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我國高職學校中,絕大多數學生來自偏遠的農村地區(qū),當地經濟條件較差,他們在初中階段接受教育的條件不高,經過應試教育后大多數高職學生英語發(fā)音不標準,甚至有部分學生連單詞都不會讀,這些都成為他們繼續(xù)學習英語的障礙。筆者認為,我國的高職學生一般存在兩種本族語的影響,即作為母語的漢語及他們在各地使用的地方方言。
英語和漢語雖是兩種不同的語言,在英語中一些音素的發(fā)音與某些漢語發(fā)音相似但又有差異,這使得中國的英語學習者會自然的借用漢語發(fā)音去代替英語的發(fā)音,于是便造成發(fā)音錯誤。例如,學生們常常會把輔音中的/θ/和/發(fā)成/s/(思)和/z/日)?;蚴怯⒄Z的有些發(fā)音在漢語中找不到對應音,于是學習者將漢語的發(fā)音模式硬套在英語發(fā)音上。例如,輔音/∫/和//直接套用漢字里的“西”和“一”來代替。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在重音和節(jié)奏方面,漢語節(jié)奏講求“吐字清晰”、“字正腔圓”,受漢語這種發(fā)音機制的影響,學生們往往把一個單詞中的每個音節(jié)都發(fā)得十分清楚,完全不分重讀和輕讀,背離了英語強/弱對立、長/短對立、清晰/模糊對立的節(jié)奏特征。尤其是單詞末尾的輔音/t/也重讀,例如把it錯發(fā)成/iti/等。
三、英語學習中減少負遷移的策略
1.掌握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
第一,平時多聽純正的英語材料并多仔細模仿和練習說英語,這樣既有助于糾正不規(guī)范的問題,還能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和口語能力。第二,養(yǎng)成勤翻詞典的好習慣。遇到不會讀的單詞查閱詞典,按照標準音標拼讀。第三,分析錯誤,加強讀音練習。將平時發(fā)音錯誤的單詞歸類、整理和分析,并且大聲對比朗讀,以加強正確讀音的印象。
2.注意培養(yǎng)地道的英語朗讀。
英語是句調語言,大聲朗讀就會產生優(yōu)美的韻味。當然讀的時候注意句子的中心所在,將其讀清楚。另外,朗讀時要,領會作者的語氣和意圖,讀出相應的升調和降調。爭取英語初學者慢慢從正確讀英語過渡到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
3.借助于收音機、錄音機、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圖文并茂、聲色俱全、生動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進入角色,感受這種語言。在感知的基礎上進行模仿。這樣,不但可以給學生留下準確清晰的印象,同時也糾正了學生發(fā)音上的偏差,減少漢語的負遷移影響,為其流利地運用語言打下堅實的基礎。
4.采用有效教學手段加強語音訓練。
學校應在學生入學初期適當開設語音課程糾正發(fā)音,加大標準語音的輸入,讓學生意識到地方方言對自己英語語音的負遷移影響,對方言和英語兩種語言的不同要有清楚的認識。學生在語音課上感知標準音后,英語老師還必須有針對性的加強學生的辨音對比練習。語音訓練不能局限于單個音素,而應針對學生常混淆的語音對立體加以練習,讓學生反復辨聽,反復練習,這樣才能掌握正確發(fā)音。比如常見的語音訓練有:辨音訓練,重音訓練,語調練習,情景會話等。
5.持之以恒,培養(yǎng)語感。
高職學生要想提高自身語音水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們除了在課堂上學習必要的語音知識,語音訓練和老師糾正外,還需要自己長時期在課外進行大量練習。學生們可以利用現代媒體手段和各種有效資源盡可能多地接觸標準英語,加強對標準語音的敏感度以便糾正和提升自己的發(fā)音水平。比如觀看原聲電影并模仿對話,跟讀標準語音教材,收聽英語外臺節(jié)目,參加英語演講比賽,參加有外國人的英語角活動等。
結語
對于在漢語環(huán)境里學習英語的學習者來說,大腦中的漢語信息量己經相當豐富,在接受一種新的語言信息的時候,漢語對英語的干擾是不可避免的。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充分認識這種客觀存在的影響,處處留心,勤于積累,一點點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注意讓學生克服自己的母語習慣,努力培養(yǎng)英語語言習慣,并逐步學會外語思維,最終減少或消除母語負遷移對英語學習的消極影響,同時充分利用正遷移,盡量轉化負遷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掌握純正規(guī)范的英語從而達到學好英語自如使用英語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蓮,石曉暉.漢語語法正遷移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J].咸寧學院學報,2010(9).
[2]陳靜.淺談語文語法教學與英語語法教學中的負遷移[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