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貴州省旅游資源豐富,少數(shù)民族聚居,旅游英語中,對于食、住、行,有其獨具地域特色的表達,近年來,由于大數(shù)據(jù)博覽會、生態(tài)文明國際論壇等大型國際國內(nèi)重大會議在貴州舉辦,引來了眾多國外游客,貴州省的涉外旅游發(fā)展很快,接待了大批外國游客,涉外導游是一項極富挑戰(zhàn)性的工作,對現(xiàn)場口譯能力要求極高,了解當?shù)靥厣?,豐富語言表達,非常有利于提高現(xiàn)場口譯的表現(xiàn),更好地向全世界宣傳貴州。
【關鍵詞】貴州旅游;旅游英語;食住行;地域特色;英語表達;涉外導游
【作者簡介】何薇(1979-),女,苗族,貴州省貴陽市貴陽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英語翻譯。
貴州省旅游資源豐富,少數(shù)民族聚居,旅游英語中,對于食、住、行,有其獨具地域特色的表達,近年來,由于大數(shù)據(jù)博覽會、生態(tài)文明國際論壇等大型國際國內(nèi)重大會議在貴州舉辦,引來了眾多國外游客,貴州省的涉外旅游發(fā)展很快,接待了大批外國游客,涉外導游是一項極富挑戰(zhàn)性的工作,對現(xiàn)場口譯能力要求極高,了解當?shù)靥厣?,豐富語言表達,非常有利于提高現(xiàn)場口譯的表現(xiàn),更好地向全世界宣傳貴州。
一、貴州的美食
“美食街”、“美食廣場”叫:“cuisine street”、“gourmets plaza”; 貴州的一些名菜:“酸湯魚(catfish in sour soup)”、“辣子雞(spicy chicken)”、“香酥鴨(crispy duck/ crispy fried duck)”、“鹵豬蹄(thick soy sauce pig leg/trotters)”、“折耳根炒臘肉(fried bacon with houttuynia cordata( a Chinese herb))”、“臘肉(preserved pork)”、“宮保雞?。╯picy diced chicken with peanuts)”、“辣子雞(spicy chicken)”; 貴州的一些名小吃:“腸旺面(noodles with pork intestine in chicken soup)”、“牛肉粉/面(beef rice noodles/ wheat noodles)”、“米豆腐(rice jelly/ rice tofu)”、“絲娃娃(silk baby/GuiYang spring roll)”、“豆?jié){油條(soya bean milk and deep fried dough)”、“戀愛豆腐(fall-in-love bean curd/lovers tofu)”、“脆哨(crispy fried diced pork)”、“軟哨(soft fried diced pork)”;吃美食時使用的“公筷”、“公用湯匙”叫做“serving chopsticks”、“serving spoon”;此外還有貴州的一些特產(chǎn)的名稱,如貴州三寶: “天麻(gastrodia elata)”、“靈芝(ganoderma)”、“杜仲(eucommia ulmoides/ the bark of eucommia)”;“刺梨(roxburgh rose fruit);“蕎麥茶(buckwheat)”。
二、貴州的特色建筑
貴州的省會城市貴陽市的地標建筑“甲秀樓”稱為:“Jiaxiu Pavilion/Tower”;貴州的一些著名旅游景點,如青巖古鎮(zhèn)等,有一種很有特色的建筑結構,叫“牌坊(memorial archway/ torii)”;貴州少數(shù)民族聚居,苗族居住的“吊腳樓(stilted house/ stilts)”,是利用山腳地勢修建的以四支底柱支撐的木制房屋,可以防潮;布依族農(nóng)舍多以石板房(stone-slab house/slate house)為主,絕大多數(shù)房屋都是石頭建造,以石條或石塊砌墻,以石板蓋頂,石板房屋頂?shù)摹笆逋咂苯小皊late tiles”,石板房不僅不透風雨,而且古樸美觀; 農(nóng)舍旁的“豬圈”叫“sty/pigpen”、“牛棚”叫“cowshed”;農(nóng)舍旁常見的莊稼有“高粱(sorghum /broomcorn)”、“玉米(maize)”、“紅薯(sweet potato)”等; 少數(shù)民族民居中的裝飾品有“蠟染(batik)”、 “刺繡(embroidery)”、“銀器(silverware)”等;侗族村落中的“風雨橋(wind and rain bridge/shelter bridge)”是侗族人民的建筑符號,形如長廊;“鼓樓(drum tower)”也是侗鄉(xiāng)具有獨特風格的建筑物,是侗族建筑技藝的集中體現(xiàn),鼓樓形如寶塔(pagoda),最上層放置一面大皮鼓。
三、行在貴州
貴州導游用語中經(jīng)常有一句很幽默的用語:“爽爽的貴陽,避暑的天堂;爽爽的貴陽,堵車的天堂(Cool Guiyang, summer resort; cool Guiyang, traffic resort. )”;貴州的少數(shù)民族自治州稱為“autonomous prefecture”;貴陽市黔靈公園的獼猴稱為:“macaque”;“過”字根據(jù)行走的地點不同,也要采取不同的翻譯,如:“過斑馬線”用“go by the zebra lines”、“過地下通道”用“take the underpass”、“過天橋”用“cross the overpass”; 各種購物中心的名稱:“南國花錦(ROMA fantasy)、百盛(Parkson)、國貿(mào)(Modern Capital)”; 商場的“扶梯”、“升降電梯”分別叫做:“escalator”、“ elevator/ lift”。
涉外旅游的翻譯工作主要是口譯,國內(nèi)各地英語導游的講解詞大多是預先編制好的,很多內(nèi)容是根據(jù)中文材料預先經(jīng)過翻譯或編譯,再由英語導游娓娓地“現(xiàn)場講解”出來。然而,在率團途中或在途經(jīng)的自然和人文景點,英語導游也時常會面臨需要即席口譯的情況。旅游口譯既包括專題翻譯又包括日常生活吃、住、行方面的翻譯,這要求英語導游必須具備一定的翻譯素質,不僅要做好“預先編制”的翻譯工作,還要應對隨時出現(xiàn)的現(xiàn)場口譯。國內(nèi)涉外旅游對英語口譯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如果涉外導游準備充分,在向外賓介紹在貴州旅游的食、住、行時,預先了解這些有地域特色的多樣化的表達,那么在導游及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也會更加胸有成竹和嫻熟,必然會獲得游客的好評。
參考文獻:
[1]貴陽市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委員會.Guiyang travel guide[M].中國旅游出版社,2011.
[2]貴州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中國西部——貴州[M].五洲傳播出版社,2002.
[3]楊天慶.英語導游考試翻譯練習[M].四川出版集團·天地出版社, 2005.
[4]王允華,戴琳,王春梅.導游英語[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