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王瑩瑩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不斷深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人教版《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閱讀課教學設計為例,從讀前、讀中、讀后三個環(huán)節(jié)闡述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培養(yǎng)策略
【作者簡介】張一,王瑩瑩,元濟高級中學。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忽視學生主體地位。教師的一切教學設計都應該圍繞學生展開。但是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沒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已有的認知水平,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重視。這樣的閱讀教學只能使學生成為語言知識的灌輸對象。
2.教師閱讀教學模式單一。教師習慣于把文本作為獨立的內容給學生授課。一方面教師缺少對文本背景知識的教授;另一方面教師缺乏引導學生對文本話題的自我探索。這樣的閱讀教學只訓練了學生尋找信息的能力,無法使學生通過閱讀去思考、創(chuàng)新和反思。
3.教師對學生閱讀期待過低。教師將教學目標更多的設定在應對考試上。因此教師在閱讀課堂更多地關注學生能否掌握文本的詞匯等語言知識,忽視學生對文本內容以及文本背后蘊含的文化底蘊的了解。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
1.以興趣為前提,設計讀前導入環(huán)節(ji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了才能夠在閱讀課堂投入更多的精力。新課改提倡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情感體驗。因此,在讀前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當采用適當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
例如,筆者在教授人教版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閱讀課時,在讀前播放音樂《不拋棄不離棄》,并提問Do you think it is heart-warming?使學生對本課的主題有一個初步的情感體驗。筆者繼續(xù)提問What happened? Do you know where it happened?Do you remember the earthquake on May 12th?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earthquake burst out?由此來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接下來筆者給學生展示汶川大地震的有關圖片和小短片,引入主題。
在引入地震這一主題后,筆者拋出問題As we all know, our country has suffered many nature disasters, especially in these years. Can you list some nature disasters which happened in China?讓學生對自己國家近年來所遭受的自然災害有所了解,使文本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
2.以語篇為載體,設計讀中精讀環(huán)節(jié)。語篇是閱讀教學中連接教師和學生的工具,是閱讀課重點處理的對象。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設計高質量的問題來構建學生的閱讀思維品質。
文本的標題中蘊含的信息量十分豐富,因此根據標題預測文本內容或對標題進行解讀可以加強學生對文本內容的判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例如筆者提問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nother big earthquake which happened in China. First look at the title, what information can you get from the title?
然后,在Group Work環(huán)節(jié),筆者設計問題There are a lot of strange things happen before the earthquake. What do you think may happen before an earthquake? Lets do it in group, try to find the details in paragraph 1 as quick as possible.此環(huán)節(jié)分小組討論,在熟悉文本提到的幾種現象之后,小組成員可以補充其他的震前預兆現象,每組間比賽速度,最快且講得最好的小組給予獎勵。這樣的閱讀學習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有助于增強學生團隊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后,筆者基于生活中真實素材,設計有探究性的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使學生能夠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認知,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3.以學生為主體,設計讀后語言輸出環(huán)節(jié)。閱讀作為一種基本的語言方式,其最終目的是為了語言的輸出。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支持學生把已有的知識經驗、個人情感、希望需求等帶入課堂,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另一方面,教師也要正確指導學生積累、吸收文本語言,為讀后語言的輸出做準備。
因此,在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要以語言的輸出作為目的。筆者設計Writing a composition to report how to avoid such a big lost during the earthquake.教師指導學生挖掘文本中的素材,使學生對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時,教師引導學生把文本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結合,使其對閱讀內容的認識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學生通過對語言的運用可以拓展視野,發(fā)展思維。在提高英語閱讀興趣的同時,學生也能逐步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三、結語
核心素養(yǎng)理念是素質教育的體現,它突出強調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以及學習能力。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重心,也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渠道。因此,在新一輪課程改革持續(xù)推進的環(huán)境下,教師要與時俱進,運用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來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