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我國教育教學的主要課程之一,并有著“第二語言”的重要地位,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依舊有著很多的問題。寫作是中學英語中學習和應用的重點內(nèi)容,但是不管是日常練習還是測驗考試中,很多學生的寫作成績和學習效果都不理想,除了寫錯單詞,語法錯誤、錯詞漏詞、時態(tài)亂用等等情況屢見不鮮。寫作是英語的書面表達形式,只能說不能寫,那也算是“文盲”英語,因此,本文重點關注中學英語中的寫作教學,意在探討出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案以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關鍵詞】中學英語;寫作能力;培養(yǎng)方案
【作者簡介】常純玉(1979-),男,漢族,吉林東豐人,吉林市第三十中學,中教二級,本科,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
因為實際教學中,英語并不是我國的母語,在語言習慣和語言思維上都和漢語有很大的不同,我國普遍的英語教學進展緩慢,教師在教學時多采用反復講解、練習、記憶的方法,更注重詞匯的積累,將教學的重心都放在造句和閱讀理解上,反而忽視了英語的書面表達,在英語寫作中,無法順利轉(zhuǎn)換語言思維,中式英語幾乎已經(jīng)成為我國英語的最大難題。
一、靈活運用教材,增強學生知識積累
1.詞匯積累是基礎。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對于英語來說,詞匯就如同漢語中的漢字一樣,是整個語言的基礎,因此,要想寫出一篇完整、正確的英語作文,必須要奠定詞匯基礎。一般來說,中學英語教材中的詞匯都是在這個階段閱讀、寫作中常用的詞匯,按照詞匯的鋪排量來說,一本英語教材中的詞匯并不算多,甚至偏少。但是在實際學習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不管是閱讀、練習還是寫作中,我們都會見到很多生僻詞匯,這就說明要僅靠教材來學習詞匯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一個生詞本,在每一次遇到生僻詞匯的時候就仔細查閱、摘抄下來,在空閑時間反復練習記憶。
記憶詞匯有很多的技巧,比如聯(lián)想記憶法,通過一定規(guī)律將兩個或多個單詞結(jié)合在一起,進行結(jié)合記憶;還有周期記憶法,每一天記憶一定量的單詞,每隔一天再重頭開始連續(xù)記憶等等。單詞是英語學習和使用的根本,如果沒有足夠的單詞存量,是一定不能學好英語的。
2.范文講解是方法。范文閱讀在英語課本的每一個單元教學中都有,這些文章一般篇幅較小,很多英語教師都是用來講解生詞和句式。在短文學習之后,教師一般會讓學生練習課后的練習題,而練習題的主要內(nèi)容大多是仿句、翻譯、回答問題等等,更深入的講解文章中的某一句的時態(tài)句式或者是詞匯的特殊用法等等。寫作和造句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寫作需要對詞匯、造句更全面、連貫的掌握,而造句一般很短,里面所涉及的也不過是一種時態(tài)或句式。
3.文章背誦是要點。英語寫作同中文寫作一樣,有很多的不同的種類和題材,而且還涉及到時態(tài)的使用。英語教材一般以單元為主題,每一單元的內(nèi)容都有一定的針對性,但是從整體數(shù)量上來說,教材中的短文并沒有完全、深入地包含各種種類的英語文章。在教材中常見的英語短文一般是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大多以敘事為主,公文、通告、書信之類的文章雖有涉及但相對較少,所以學生沒有辦法更多的比較和參考,寫作水平也就得不到提升。所以,教師應該推薦學生多訂閱一些英語報紙或雜志,平時有針對性地翻閱同類型的文章,多看多讀,提升自己的英語作文獎賞能力。
二、豐富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1.少教多學。新課改提倡發(fā)揮學生的主導地位,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我國自古以來就提倡少教多學的概念,一直就倡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理念,因此教師在教導中學生進行英文寫作時,一定要注意合理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以應試教育為內(nèi)核,大部分都采取的是教師全程講解,學生課后練習的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枯燥乏味,還壓抑了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課堂效率也不高。
少教多學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導學教案,將寫作、閱讀、練習融入到一起,通過簡單的問題設置和要點提示,讓學生自行學習和探索課文的內(nèi)容。根據(jù)研究可以發(fā)展,自行通過研究探索得到的知識理論往往比單純從他人那里接收來的更容易理解記憶,在后期使用時也更加靈活。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少教多學的辦法,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一方面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記憶,另一方面也能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
2.小組合作。英語是語言類學科,語言就是用來溝通和交流的,而寫作就是將自己的情感、思想進行書面表達的過程,因此,學習英語寫作,就一定要增強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小組合作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小組合作以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依據(jù)劃分為若干個小組,當教師提出問題時,組長帶領小組成員進行思考、交流、探究。英語寫作也是一種藝術(shù)創(chuàng)作,既然是創(chuàng)作,就需要學生發(fā)散自己的思維、靈活創(chuàng)新。小組學習的模式能幫助學生進行思考,學會表達自己和傾聽他人的意見想法,在表達和傾聽中進行綜合和完善是非常重要的過程。比如在學習一片描寫過去某件事的記敘文中,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時態(tài)?教師提出問題讓小組進行討論,可能有的學生認為是過去式,有的學生認為是在回憶的話應該用現(xiàn)在進行時,也可能有的學生認為用一般現(xiàn)在時??赡芤晃粚W生的理解過于單一,但是通過研究,大家會進行自我完善。描寫過去某件事情的文章,可能在某些地方使用現(xiàn)在進行時,有些地方使用過去時,也會有地方使用過去進行時。交流溝通能夠幫助學生自我完善、取長補短。
3.多媒體教學。教學并不是一個枯燥的過程,隨著網(wǎng)絡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多媒體已經(jīng)是非常常見的教學設備,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將枯燥的英文詞句轉(zhuǎn)變成生動具體的聲形圖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課堂中,教師要求描寫一場運動比賽,但是可能有的學生不喜歡運動,所以了解很少;有的學生一時間無法回憶起之前參與會觀看的比賽內(nèi)容,因此無從下筆。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運動比賽的內(nèi)容,讓學生自行選擇某一個切入點進行寫作,學生有了切實的體會感受,在寫作時也就更投入、更深刻。
三、營造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英語習慣
1.閱讀活動。學生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而且中學生隨著年級的上升,所學習的科目越來越多,內(nèi)容也越來越深奧,因此中學生并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英語閱讀。作為英語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這點,積極和學校、家長溝通,組織學生開展、參與一些英語閱讀活動,給學生營造一個英語閱讀的氛圍,增強學生的閱讀量。在活動中還可以分享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和寫作經(jīng)驗,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
2.對話練習。讀、聽、看、說,在英語學習中,這四個要素是相互相成不能分割的,因此,要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從學生整體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入手,結(jié)合日常的對話交流。在我國的教育中,英語并不是母語,因此常常會陷入一個很尷尬的環(huán)境中,我們都知道英語很重要,但就是沒有人說。英語教學開口難、下筆難已經(jīng)成為英語學習中的最大障礙,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日常的對話訓練,鼓勵學生多張口說英語,將常用的“Whats for lunch?”“Lets go after school.”等語句融入日常對話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語言習慣,這在英語寫作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英語聽力。既然是交流,首先要能聽懂別人說什么,在英語教學中,英語聽力一般集中在考試和課堂教材的學習中,要將英語變成我們的第二語言,僅靠這些事遠遠不夠的。而且我們的聽力錄音中,為了方便學生理解和練習,一般都是字正腔圓、一字一句,語速緩慢地進行英語對話或短文閱讀,但是對于學生正常的交流和理解來說,并沒有很大的作用,作為中學英語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自我營造一個英語聽、說的環(huán)境。可以是通過一些英語節(jié)目、看英語電影、聽英文歌曲等等,讓自己形成一種英語的傾聽習慣,適應正常的英語交流。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更能幫助學生學好英語。
四、結(jié)束語
語言從來不只是單一的聽、說或者讀、寫,要增強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就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從聽、說、讀三個方面一起入手,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多層次、多角度地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形成英語思維、能靈活運用學習到的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和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程玉蓮.淺談新課標下的中學英語寫作訓練與能力培養(yǎng)[J].才智, 2010(24):118.
[2]劉麗.中學英語閱讀教學與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交際, 2013(07):169.
[3]孫淑華.提高中學英語寫作能力的方法[J].科技信息,2013 (2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