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萍萍
【摘 要】為了體現(xiàn)新課程思想,不少教師上課喜歡用多媒體,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本文就學生在課堂上信息獲取量有限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關于加強記憶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多媒體使用;記憶原理
為了體現(xiàn)新課程思想,不少老師上課喜歡使用多媒體,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這樣一來,學生確實感興趣多了,可是隨著不斷閃動的畫面一晃而過,學生最終獲得的有效信息卻是有限的,往往會出現(xiàn)上課熱鬧,下課作業(yè)困難,考試成績下滑的現(xiàn)象。
面對教師在多媒體上給出的信息,學生為什么就是記不住呢?記憶是過去經(jīng)驗在頭腦中積累和保存的心理過程。完整的記憶過程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識記、保持、回憶。它可以分為3類,分別是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針對前文所述的現(xiàn)象,我認為從教師方面講,播放的速度太快,導致學生只進行了感覺記憶或短時記憶,可供學生處理此畫面所傳達的信息的時間過短,非常有限的信息也可能不足以使學生明確意識到自己看到的內(nèi)容、聽到的內(nèi)容,無條件達到長時記憶,無法同化成自身固有的知識。
從學生方面講,他們也許未對這些內(nèi)容加重注意程度,或刺激太多,注意分散,就未曾進入短時或長時記憶,加之遺忘曲線的作用,使學生正常遺忘。
遺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何減少遺忘,增強記憶呢?
1.正確對待和使用媒體
對于教師來說,媒體應該是教學的輔助手段,教的主體仍是教師,而不是媒體。教師的作用在于合理利用這些媒體資源,為學生服務,促使學生進行有效學習。
2.教師的改進
(1)教師可減慢播放的速度,使學生有時間記憶理解,以進入長時記憶;
(2)詳略得當,注重學生的理解,減輕學生記憶的負擔;
(3)適當加強聲音圖像等方面的變化,以此增加學生記憶的維度,使學生容易回憶;
(4)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果學生對學習材料、知識對象感到索然無味,那么,即使花再多時間,也難以記??;
(5)加強材料的組織性,心理學實驗表明,記憶的內(nèi)容永遠填不滿大腦,但在進行短時間的記憶活動時,大腦接收的信息量一般不超過七個單位,因此,教師可將材料加以組織,以加大記憶容量,提高記憶效率。
3.學生的改進
(1)要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進行心理準備
比如:自問這節(jié)課會講什么內(nèi)容?它與前面的內(nèi)容有什么關系?文章中可能會講哪些內(nèi)容?它們與我和我周圍的生活在哪些方面可能有關?并且進行心理暗示:我喜歡這些知識,我愿意記住這些內(nèi)容。我一定能記住!
(2)課上
集中注意力是記憶成功的必要條件,是一切認識過程的開端,是心靈的門戶。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學習時注意力集中,大腦細胞興奮點強烈,對事物的印象深刻、易記憶。如果精神渙散,一心二用,就會大大降低記憶效率。眼睛注視著老師,手記筆記作為外部支持,能有效維持注意力。
記憶的目標越明確,越具體,記憶的效果就越好。心理學實驗證明,兩組學生同時看一篇課文,對甲組提出背誦要求,對乙組則不提任何要求,結果是甲組的記效率比乙組高兩倍。因此,要有目的地去記憶上課時老師強調(diào)的重點知識,就必須多花時間、多花功夫去記憶。
4.如何記憶更容易
(1)理解記憶。理解是記憶的基礎,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記得牢記得久,僅靠死記硬背,則不容易記得住。
因果關系:因果聯(lián)系就如同一串鏈條,當想起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把另一件事情牽連出來,如此循環(huán),也就記住了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和材料。例如:生物學中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觀點,在學習蛋白質時,我們發(fā)現(xiàn)蛋白質功能多種多樣,這是由什么決定的呢?必然要從它自身的結構上討論,那么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什么呢?答案自然是氨基酸,我們看出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目、排列順序的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蛋白質。氨基酸脫水縮合首先形成的是肽鏈,肽鏈盤曲折疊再形成蛋白質,這里,肽鏈又可以有不同的空間結構。如果能把這個問題想通了,那么有關蛋白質的形成過程也很清晰了。
對照比較關系:對照、比較是另一種可以將學習材料加以組織的方法,將兩種觀點和兩種方法進行對照等,自覺地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個人更好地記憶和學習。例如:針對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這兩種基本反應,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列表比較。
程序關系:理出事情發(fā)出的先后順序,按照步驟畫出流程圖。例如:單克隆抗體的產(chǎn)生,DNA的提取,若簡略地寫明步驟,則可以更清晰地表明。
(2)聯(lián)想。人腦如同一架聯(lián)想的機器,通過聯(lián)想將內(nèi)容相近、相似、相反或有因果關系的材料聯(lián)系起來記,能夠大大提高記憶效率。學生可隨著聽課的深入,將教師講的主要觀點聯(lián)結起來,形成知識網(wǎng)絡,在頭腦中盡量將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形成畫面。
綜上所述,要學好某一門學科,記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只有學到了才能更好地利用,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學生都必須付出努力。教師要注意上課的方法,學生在課前課中課下都要注意記憶的點點滴滴,養(yǎng)成良好的記憶習慣。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