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子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一部電影的藝術創(chuàng)作,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就在于故事的情節(jié)能否立得住。能否立得住的關鍵部位,在于故事情節(jié)的支點找沒找到,找沒找準。故事情節(jié)的支點,根據(jù)題材的特殊性,可以找到不同的支點。下面,從《泰坦尼克號》《魂斷藍橋》《老人與?!啡侩娪暗牟煌}材,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試圖找出故事情節(jié)的不同支點,以及支點的形成與意義。
電影《泰坦尼克號》是根據(jù)一次大海難改編而成。
1912年4月15日,當時最大的最豪華的客輪泰坦尼克號,載有1316名乘客和891名船員,共計2207人,從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fā),駛往美國紐約,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沒,成為20世紀全球10大災難之一。船上50多名高級職員中,唯一生存下來的人,就是指揮救生的二副萊特勒,其他全部犧牲在自己堅守的崗位上。38歲的萊特勒寫下了17頁的回憶錄,再現(xiàn)了親歷的大海難的詳細情節(jié),特別是泰坦尼克號沉沒過程也就是最后3小時觸目驚心的歷險。
于是,這段歷險記便演化成電影《泰坦尼克號》的故事情節(jié):
敗落的富家少女露絲與母親及未婚夫——美國鋼鐵巨商卡爾一道登船,準備到美國成婚。露絲不滿母親為挽救貧困把自己強行嫁給滿身銅臭氣的卡爾這個迂腐的富商,更討厭他那紙醉金迷、唯利是圖、泯滅人性的生活模式,精神崩潰,欲投海自盡。生死攸關時刻,被窮畫家杰克所救。露絲從杰克身上發(fā)現(xiàn)了生命的活力,激活了自身的渴望,產(chǎn)生了叛逆心理,毅然決然地要廢除與卡爾的不合理婚約,真正地深深地愛上了杰克。很快倆人便墜入了愛河。未料此時泰坦尼克號撞上了冰山。在露絲和杰克,同卡爾一伙的矛盾沖突中,一同隨著沉船墜入的大海。生死關頭,杰克把只能承載一人的木板讓給了露絲,自己淹沒在冰冷的大海之中……
故事是悲慘而又凄美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沉船”釀造的大悲劇。那么,“沉船”的必然性是什么呢?也就是必然沉船情節(jié)的“支點”是什么呢?
經(jīng)過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貴族們的“沒落觀念”才是導致必然沉船情節(jié)的支點。《泰坦尼克號》的悲劇支點,是貴族觀念的沒落,導致豪華巨輪的沉沒。當露絲在生活絕望與愛情希望同時到達面前時,沒落的貴族觀念竭盡全力要把她擋在絕望的這一邊,而她不遺余力地要掙脫去希望的那一邊。在貴族觀念沒落的汪洋大海中,露絲是掙脫不出去的。
根據(jù)之一
露絲(上船時內心獨白):“對別人來說,泰坦尼克號是希望之船,可對我來說,是絕望之船。就像用枷鎖把我運向美國。外表上我像個有教養(yǎng)的、舉止文雅的姑娘,可內心卻在吶喊。”
汽笛嘶鳴即是露絲的吶喊。
根據(jù)之二
露絲在宴會上遭到未來婆婆奚落和對無知富豪不滿之后,跑到船頭上。
露絲(內心獨白):“我知道自己一輩子都要這么過下去了,整天是沒完沒了的舞會和聚餐,游戲和馬球賽,交往就是這么幾個人,說的盡是這些無聊的話,我覺得自己仿佛站在了高高的懸崖邊,沒有人把我拉回來,沒人關心也沒人注意我。”
杰克:“我只是想,這位姑娘出了什么事,為什么會感到絕望?”
露絲:“因為,所有的一切,我的環(huán)境,還有周圍的人,使我感到乏味,我想擺脫,可我卻無力自拔。”
根據(jù)之三
露絲:“(對泰坦尼克號)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跟姆泰號差不多大?!?/p>
卡爾:“你別小看了它,它可不是一般的船。比姆泰號可大多了,而且更豪華……”
露絲母:“我聽說這是一只不會沉的船。”
卡爾:“是不會沉,連上帝都沒法叫它沉?!?/p>
根據(jù)之四
船上高職人員的盲目自信導致的麻痹大意,埋下沉船的禍根。
船長:“現(xiàn)在起航,麥克爾先生,讓它全速前進。”
麥克爾:“是。”
麥克爾:“船長,時速21!”
根據(jù)之五
自傲自大,以夸夸其談、互相吹捧替代航行規(guī)則。
啟航時宴會上。
伊思:“泰坦尼克號,是我們人類造船史上最大的一艘客輪。船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是由安德烈先生一手設計的?!?/p>
安德烈:“呵,我只是出力,可主意都是伊思先生出的。他提出設想,要造一艘巨輪,規(guī)模要空前絕后,結實、豪華、舒適、美觀。所以,我就造了?!?/p>
這一互相吹捧,全然忘記了大洋深處無時無刻不潛在的危險!
根據(jù)之六
忘乎所以、膽大妄為,加速了走向死亡的進程。
在大餐廳里。
伊思:“還有四個鍋爐沒點火?!?/p>
船長:“是啊,沒有必要都點,船速夠快了。”
伊思:“泰坦尼克號,它是個超巨輪,它的速度也應該是超速的。報界需要新鮮事,這頭一次啟航,一定要爭取上頭版!”
老船長:“呵,伊思先生,輪船剛起動,最好能開一會兒再提速。”
伊思:“我只是乘客,該怎么做,這得由你自己決定。我勸你在退休之前創(chuàng)造奇跡,讓船提前可達紐約,轟動輿論界,然后光榮退休,你看怎么樣?”
老船長:“是的?!?/p>
伊思:“好極了!”
根據(jù)之七
遇險而不避險,迎險而上。
勞德:“報告船長,又接到報告,說附近有冰山。”
老船長:“謝謝勞德。(對露伊絲等)噢,別緊張,這個季節(jié)常有的事,沒什么,放心吧,我還下命令提速了呢!”
看看,有了這幫貴族的狂傲,有了這樣的貴族觀念,還能有不沉的巨船嗎?《泰坦尼克號》巨輪的沉沒是觀念悲劇,露絲愛情的沉沒是這種觀念導致的悲劇。有了貴族觀念的沒落,才有了《泰坦尼克號》巨輪的沉沒,才有了露絲與杰克愛情的沉沒。
這個觀念的支點,無可置疑地把泰坦尼克號和露絲杰克的愛情,“支”進了冰冷的北大西洋的海底而永遠不見天日。悲劇怎能不悲!
電影《魂斷藍橋》,表現(xiàn)的是一個美麗的舞蹈演員瑪拉和一個靚酷的軍官杰克之間的戀愛悲劇。誰看了都會怦然心動,潸然淚下,感嘆不已。
那么,《魂斷藍橋》斷在何處?故事情節(jié)靠什么支撐而讓觀眾深信不疑的呢?也就是整個故事情節(jié)的支點是什么呢?經(jīng)過分析,我們說:不是斷在“門戶不對”上,也不是斷在“性格反向”上,還不是斷在“移情別戀”上,而是斷在瑪拉三次善良的“不忍心”的動意上。
第一次:瑪拉被芭蕾舞團開除之后,處于食不果腹孤立無援之境,她本該向軍官告急,可她不忍心讓軍官在戰(zhàn)爭中掛念自己,于是隱瞞了真相,進入了進退維谷的窘境。
第二次:軍官的母親來探視窘境中的瑪拉,正值瑪拉從報上看到杰克陣亡的噩耗悲痛欲絕之時。她不忍心把老人家推入絕望的深淵,于是隱瞞了真相,因此失常失態(tài)。老人家誤會并不滿地離去。瑪拉絕望無援之際,走上了賣身之路。
第三次:軍官意外歸來,瑪拉隱瞞真相,和軍官歸其故里莊園。由于軍官及其母親對瑪拉太好了,瑪拉不忍心欺瞞深愛自己的人,終于道破真相,逃出莊園,失魂落魄之中跑上與軍官初會的藍橋之上,被車撞死,走上了不歸之路。
這三次善良的“不忍心”的動意,就是《魂斷藍橋》整個故事情節(jié)的支點,也是導致“慘不忍睹”悲劇“制動性”的必然因素。
這個悲劇支點,從對結構的焊接到對主題的激發(fā),讓觀眾產(chǎn)生了非常強烈的審美效果:美麗姑娘的人性之美——情感的真摯,所突現(xiàn)的三次“不忍心”,導致了魂斷藍橋的悲劇結局,使一對美滿姻緣最終無可奈何地破滅了,從而表達了戰(zhàn)爭毀滅人性美的深刻主題。
電影《老人與?!啡〔挠诤C魍男≌f《老人與?!罚≌f《老人與?!穪碜陨钪幸粋€真實的事件,也就是當?shù)貓蠹埖囊粍t“新聞報道”:古巴一位老漁民走背運,84天沒釣到一條魚,并不氣餒,第85天,終于釣到一條比船還長的特大馬林魚,不料被鯊魚群把馬林魚的肉給吃光了,老人只是帶著一副大馬林魚的骨架回到了岸上……海明威根據(jù)這個真實的事件,思考了十三年之后,終于找準了支點,即“失敗并不認輸那種不屈不撓的繼續(xù)搏斗的抗爭精神”,八天寫成中篇小說《老人與海》,一舉成為世界名著。
電影《老人與?!返木巹?、導演、表演以及整個制作團隊,也找到并找準確定了海明威《老人與?!纺莻€支點,成功地把《老人與?!反蛟斐墒澜珉娪懊?。
于是,有了這樣的電影故事:古巴一位叫桑提亞哥的老漁夫,連續(xù)84天一條魚也沒釣到,不氣餒,不顧非議,第85天去深海,終于釣到一條比船長出兩英尺的特大的馬林魚。制服不了,牽制到第三天,待大魚疲勞時,用鋼叉將其刺死。未料血腥引來一群鯊魚,爭啃馬林魚。老人用鋼叉、刀子、船槳與鯊魚搏斗到最后一息,終于回到岸上??墒牵Z大的馬林魚,肉都被鯊魚吃光了,只剩下了一條諾大的骨架……人們都說老人徹底背運了,不會再釣魚了。老人不服氣,繼續(xù)下海釣魚。老人說:“一個人可以被打敗,但不可以被打倒!”老人的這句話,就是這部電影整個故事的支點。
這個支點,可以分析出四層遞進趨勢:第一層,84天一條魚沒釣著,還釣——與命運搏斗;第二層,釣到一條最大的馬林魚,與其搏斗三天,終于將大魚刺死——與馬林魚搏斗;第三層,歸途幾遇鯊魚群啃食大魚,與鯊魚群浴血奮戰(zhàn)——與鯊魚群搏斗;第四層,回到岸上,大魚讓鯊魚群吃剩一個骨架,成趣味新聞,廣傳為世俗人茶余飯后的笑柄,老人視若罔聞,繼續(xù)出海釣魚——與命運搏斗!老人與大海,亦即人與社會,性格是“搏斗”,信念是“不服輸”!這個信念支點,猶如“擎天柱”把整個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支撐得牢不可破!
通過以上三部電影的分析,我們得出結論:戲劇的情節(jié)無論如何都要找到支點,只要找到了支點,才能達到隨心所欲,合情合理地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支點找好了,就能撬起讀者感情的閘門。沒找到支點就是沒找到戲。支點就是戲點,就是戲源,就是果。支點決定戲的一切。找支點,不可胡編亂造,要依據(jù)生活的真實。故事的支點在生活里。只有找到了生活的真實,才能上升到藝術的真實。支點,是情節(jié)、結構、主題的先決條件。找準了支點,就找準了故事情節(jié)的一切。
于是,我們體會到:編劇,找準了支點再寫劇本;導演,找準了支點再去導戲;演員,找準了支點再來演戲。只有這樣,一部戲劇、一部電影才可保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