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鳳玲
低年級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尚比較薄弱,需要低年級語文教師對閱讀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只是當下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并不容樂觀,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與發(fā)展面臨著一定的困境。因此,教師還待采取有效的教學指導策略來改進語文閱讀教學的缺陷,以提高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所謂閱讀,實際上就是閱讀者搜集信息、處理信息,進而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以及獲得個人審美體驗的關鍵途徑。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認識到低年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正確對待當下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通過閱讀這個渠道來擴展其認知面,這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也是低年級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得以健康成長的重要路徑[1]。只是不少教師沒能結合小學生的實際認知特點和閱讀需要來展開教學,其教學面比較狹窄,不利于實現(xiàn)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升小學生認知能力、拓展其閱讀量的教學目的。
其次,在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有些教師并不注重發(fā)展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更多地是偏向于引導小學生學習生字、釋義等等表面上的知識,沒能激活小學生的思維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低年級學生智力的健康發(fā)展,也不利于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
最后,在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少教師將其與寫作、口語等方面相脫離,但實際上它們之間存在比較密切的關系。教師若是不能準確解讀這一關系,則難以全面培養(yǎng)和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在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探索科學合理的教學指導策略,以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與閱讀能力。
低年級語文教師面臨著當下的閱讀教學困境,要積極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指導策略,以構建一個高效的閱讀課堂。
1.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 多媒體技術與語文閱讀教學之間的有機結合是比較有效的教學模式,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應該將其落實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以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之下習得豐富的知識與技能[2]。例如在《雷雨》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生活中的雷雨現(xiàn)象通過視頻的方式播放出來,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其中真實的情景,讓學生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來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并提高其閱讀理解能力。
比如文章中提及“低沉潮濕的空氣,使人異常煩躁”這樣的語句,教師就可以引導小學生聯(lián)想一下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雷雨時的場景。這時小學生能夠想起曾經(jīng)自己感受過的潮濕又低溫沉悶的空氣,同時也可以想起當時自己的煩悶心情,此時學生可以很好地理解文本中的內容和情感。
2.通過問題導向教學鍛煉學生的思維 問題導向教學是一種以問題為主的教學模式,主要由教師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文章內容來提出問題,讓學生圍繞著課堂問題來展開自主思考和探究。在低年級語文閱讀課堂上采用問題導向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很好地優(yōu)化當下具有不少教學缺陷的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過程,尤其是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其語文閱讀思維能力。
比如在《我要的是葫蘆》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一些符合小學生實際特點的課堂問題:“葫蘆的藤、葉、果實是什么樣子?‘有幾個蟲子怕什么!’這句話揭示了種葫蘆的人什么心理?種葫蘆的人為什么會對治葉子上的蟲子感到奇怪?種葫蘆的人不聽勸告的后果是什么?這說明什么道理?”這些問題可以很好地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可以在問題引導下進行自主的思考與學習,有利于調動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積極性,對于提高這節(jié)課的閱讀效果有著重要作用。
3.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進行結合 拓展小學生的閱讀量是很重要的閱讀教學目標,也是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推進課外閱讀的教學目的。如今小學語文教師要學會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進行有機的結合,拓寬小學生的語文閱讀量,并提高小學生的認知能力[3]。
以《青蛙賣泥塘》的閱讀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內閱讀質量,并拓寬學生的課外閱讀面。例如教師可以指導小學生在讀寫結合模式下創(chuàng)編“青蛙賣泥塘”課堂劇,能夠讓小學生對文本內容中留白的地方展開想象,并補充內容,再將其生動地演繹出來。這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讀寫能力,也可以激活學生提高自身認知能力與拓展閱讀面的興趣。在這一節(jié)課上,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閱讀更多的與《青蛙賣泥塘》類似的童話故事,如《小狐貍買手套》、《三只小豬蓋房子》等等,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并提高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正確面對其中存在的教學困境,并且探索有效的教學指導策略,以構建一個高效的低年級語文課堂,旨在通過多種教學策略來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與閱讀能力,實現(xiàn)新課標下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