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昕穎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師生頭疼的。對部分學生來說——作文難寫;對教師來說——部分學生的作文難批。經(jīng)過近一年時間的深入探索,我們也摸索到批改作文的一些方法。
學生習作的評語主要以鼓勵為主,及時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習作的優(yōu)缺點,多一些欣賞和贊美,這樣可以減少他們對習作的畏難情緒,讓學生認為寫好作文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從而產(chǎn)生濃厚的寫作興趣。所以,在習作的批語中一般有對習作中的精彩描寫抒發(fā)自己的感受;對優(yōu)點的肯定;一些具體的點撥或指導;不可缺少的鼓勵與贊揚;帶著“激將”味道的談心話等。
在低段指導孩子們寫話、寫段、寫日記時,為了鼓勵孩子,筆者采用加星的方式鼓勵孩子,五顆星最優(yōu)秀,到后來孩子們一次比一次用心寫時,筆者就用“甲”加“五顆星”,來表示對孩子的肯定,當孩子特別出眾的時候,筆者用“甲優(yōu)”加“五顆星”表示對孩子的贊美,孩子們興趣很濃厚。
三年級,孩子們開始寫作文了。作文的要求要比低段的寫話更有目的性,要求更為嚴格。在作文的批改上,除了用“甲”“乙”表示外,特別優(yōu)秀的筆者用“甲優(yōu)”來表示,并且將星星散落在文章中間。首先將好的句子用珍珠線標出,并將好的地方,在旁邊注釋,用的好的原因。比如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等,或者是運用了單元學習的句式、再或者構段方式、巧妙的寫作方法,以及三年級學生剛剛學習前后呼應的寫作手法等,筆者都會在旁邊注釋,并加上一顆小星。這樣學生會一眼看出自己文章精彩的地方在哪兒。在句子不通順的地方劃橫線,并運用修改符號給學生進行修改。對于學生習作中出現(xiàn)的不足,筆者通常會在旁邊寫上建議1、2、3……比如:建議在某某說的中間加上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或者適當?shù)募由闲睦砻鑼懙?;再比如:感覺這個學生可以讓筆者只“批”而不“改”,筆者就把“改”的權利還給學生,建議讓學生自己讀一讀,感覺一下語句是否通順,缺少什么,讓他們自己去尋找錯誤,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等。讓學生一看就明白了自己需要從哪里入手修改。而當學生沒有明白時,筆者會再針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一篇作文批改次數(shù)不定。比如學生寫得較好,需要修改的地方少,就可以直接評等級,這是“一次批改”;如果要修改的較多,就暫時不評等級,先讓學生依據(jù)批語和批改符號的提示去修改,再交教師批改后評等級,這是“二次批改”。個別的還要進行“三次批改”,這就是面批面改,反復修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引導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葉圣陶老先生也說過:“修改文章的權利首先應屬于作者本人?!彼?,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好文章是反復推敲、修改出來的。指導學生自己修改習作這一環(huán)節(jié)不能忽視。學生寫好一篇文章后要讓學生先多朗讀幾遍,找出文中的病句及錯別字,進行修改;接著默讀,邊讀邊思考內容是否真實新穎,條理是否清晰;最后感情朗讀,看看還有沒有待修改之處。這樣一步步養(yǎng)成學生自己修改的習慣,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文章寫好以后要認真修改的道理,讓學生在修改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修改過的文章比原來的更有條理、語句更加通順、流暢,從而產(chǎn)生一種成就感,增強寫作信心,提高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
針對作文的批改,葉圣陶先生這樣說過:“教師修改不如學生自己修改,學生個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比昙壛曌髌鸩诫A段的學生自己多遍修改后,經(jīng)常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沒有被發(fā)現(xiàn),這時還可以采用互批互改。把習作水平高的學生與習作水平較差的學生結為一幫一對子,互改。高水平的學生一方面擔當小老師,發(fā)現(xiàn)對方作文中的缺點,另一方面也鍛煉了自己的修改能力;而低水平的學生則可以從對方作文中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學習優(yōu)點,或許也能發(fā)現(xiàn)一些不足,增強自信心。
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教師在批閱中指導學生以方法,要想提高習作水平,學生必須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練習。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這種興趣,教師要多創(chuàng)造讓學生展示自我風采的機會和平臺。比如,讓學生在小組或全班展示自己習作的亮點,把修改后的習作貼上展示欄,或者收錄在班級優(yōu)秀作文集中,或者在??贤陡宓?。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對習作保持更加持久的熱情。
總之,一篇優(yōu)秀的習作離不開后續(xù)的批改。習作批改一方面反映學生習作的優(yōu)、缺點,另一方面能讓教師有的放矢,進行習作指導。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不能忽視習作的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