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小娟
歷史課是初中階段必修的一門重要課程,歷史是人類對過去發(fā)生的事情的回憶和總結,并從歷史中得到教訓和經驗,從而用來指導工作和生活。但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歷史并不怎么重要,不是重要課程。而教師又認為歷史課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數不多,內容大部分都是記憶性的東西,相對語數英來說比較容易學習。只要肯花時間記憶,臨近考試時認真記憶學習,成績不會差到哪里。由于學生本身因素和部分教師因素,使得部分學生一直對歷史課不重視,學習歷史興趣不高,學習成績一般。歷史教師要改變這種狀態(tài),提高學生學習歷史興趣,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歷史發(fā)展對人類生產生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現今很多人對于歷史這門學科都有很多誤解,認為學歷史沒什么用。但是,歷史猶如空氣,彌漫于現實生活中,是人類必不可少的知識。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小到個人都要學習人類歷史發(fā)展歷程。打開歷史書本,凡是有作為有成就的成功者,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對歷史非常熟悉,有豐富的知識,在歷史的長河中能為人類作出杰出貢獻。
古今中外,這樣的成功者很多。如古有周文王、孔子、司馬遷、諸葛亮等,而今有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他們叱咤風云,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下精彩的一筆。所以,學生一定要重視歷史的學習,學習人類優(yōu)秀文化知識。一是歷史可以讓人明做人、明做事。不管是大到國家的方針政策,還是小到坐臥起居的禮儀,都有歷史的影子,多少人也津津樂道地讀著野史,聽著傳說,以此來了解歷史、增長知識和陶冶情操。二是歷史可以為我們總結經驗和教訓。歷史上的成功事件為我們總結出很好的經驗,作為我們生產生活的指導;失敗的事件也為我們總結出教訓,為我們在發(fā)展中少走彎路。三是歷史可以激發(fā)我們愛國情懷。一部盛唐史,是多少華夏兒女的美麗夢魘;一部晚清史,凝聚了多少中華兒女的血與淚;一篇《出師表》,把一片忠心表達得淋漓盡致。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操是當今社會的重要主題,學習歷史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最好的方法。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擁有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譬如一些文化遺址:萬里長城、秦始皇兵馬俑、龍門石窟等。這些遺產直到今天還被世界各國人民稱贊著,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隨著科學技術發(fā)展,我們運用到教學的手段多種多樣,五花八門。從以前課堂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教學,到今天多媒體教學、直播教學、不分地域互動教學等,極大地豐富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不論運用哪種教學手段,只要適合學生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成績,這種教學手段就是符合教學的。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地不斷深入,歷史教育中新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方式以及課程結構,日益呈現在我們面前。部分歷史教師雖然運用多媒體教學,但效果不佳,學習成績上不去,仔細分析原因:多媒體也是一種教學手段,剛開始流行時,很多學生感覺新奇,有圖片有視頻,一下子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學生還喜歡。但隨著各種新媒體出現,網絡越來越發(fā)達,社會信息越來越方便,學生獲得信息越來越多、越來越快。多媒體上的東西,學生已經看過了知道了,所以部分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缺少興趣,甚至認為枯燥乏味。這就需要我們對教學手段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多媒體也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內容,給予學生想象和思考的空間。
學習歷史,課外閱讀少不了。大家都知道,課本上的知識只是人類歷史的一小部分。只有進行大量課外閱讀,你的知識才會豐富,成績自然會提高。一是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習慣很重要,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平時愛閱讀,每天閱讀多少內容,要堅持不懈,直到養(yǎng)成習慣。二是養(yǎng)成平時關注電視、電影、報刊等媒體。三是養(yǎng)成記錄筆記的習慣。要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閱讀時每人最好準備一個筆記本,摘抄好重要段落,這是積累材料的重要途徑。課外閱讀關鍵在于堅持,教師及家長要經常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執(zhí)行情況,督促學生完成定性定量的閱讀任務。只要持之以恒地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讀書就會逐漸成為自覺行為。
歷史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在平時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聯系生活來學習歷史,用唯物主義歷史觀來分析社會、了解社會,你會發(fā)現歷史原來不枯燥,不論社會現象多復雜,都能用歷史觀點來解釋。例如:生活中的時政是學生關注的熱點,像中美貿易摩擦、美英法攻打敘利亞等,學生大都能如數家珍。當前美國不斷地退群,與世界各國打貿易戰(zhàn),提出“美國優(yōu)先”戰(zhàn)略,打壓新興發(fā)展中國家,甚至威脅自己的盟友,踐踏國際規(guī)則而不顧,不斷挑釁別國的底線和利益。他為什么這樣做,歷史可以給你答案,美國就是為了保持它的霸權地位,不論是敵人還是盟友,只要對它霸權無利,它就會打壓,這就是它提出的“美國優(yōu)先”。同時,如果有條件我們去旅游,可以去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地感受一下,就會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總之,要想提高學生學習歷史興趣,教學手段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內在動力,學生只有對歷史學習產生興趣,才能主動積極學習。所以,教師一定要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多想辦法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