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春
(青海師范大學 810000)
高中數學課程任務繁重,學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識點和龐雜的學習內容,然而高中數學題目抽象復雜,難以掌握正確的解題思路,導致解題效率較低.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yǎng),指導學生聯系實際挖掘題目隱含條件,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求證、猜測、發(fā)現新的解題條件,在全面分析題目條件的基礎上準確把握解題關鍵,提高解題效率.
高中數學解題過程中可以通過數學性質,對題目隱含的條件進行分析、挖掘、推導,降低解題的難度.教師在教學中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學習空間,通過啟發(fā)和引導的方式,讓學生探究解題中隱含條件存在的規(guī)律.高中數學問題的隱含條件,一般都在數學定義與性質中,需要學生運用嚴謹的邏輯思維,對問題進行推導,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時,要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拓展變形,在掌握運算規(guī)律的基礎上,自主練習延伸對知識的理解.在對隱含條件進行挖掘的過程中,學生要對數學題目的已知條件進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充分理解和掌握已知定理,進而結合數學定義公式對隱含條件進行推理.
解析學生在仔細對問題進行仔分析后,會發(fā)現,正常情況下會通過設直線AB方程y=kx(k≠0),代入橢圓方程,對AB的絕對值進行計算,然后,用F2點到AB距離求高.如果對圖形隱含條件進行挖掘后,就會發(fā)現四邊形△AF1F2是平行四邊形,△AF1F2面積也為20的隱條件,這樣在解題過程中,只需要連接AF1與BF2即可用簡單的方式進行解題.
想要全面解決高中數學問題就必須加強對數量關系的探討,通過探討數量關系的方式可以了解具體的解題思路,進而將問題解決出來.以等比數列中的問題為例:在等比數列中前n項的和為48,前2n項的和為60,那么請問前3n項的和是多少?
解答這一問題,學生就應當根據自身的理解,發(fā)現題目中隱含的條件,將等比數列的有關基本知識應用到題目解答過程當中.在學生挖掘隱含條件解題的過程中,必須要對題目進行深刻的分析和解讀后,再選擇合適的方法條件,通過對比數量關系找出隱含條件.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解題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密切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從數學定義和性質中深入挖掘隱蔽在題目中的聯系條件,促使學生通過對題目聯想類比的過程,不斷拓展自身的解題思路,找出隱蔽存在的相關定義進行解答,這樣不僅有利于降低解題難度,還能使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和思維智力得以全面發(fā)展.同時,在學生解題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對問題進行細致分析思考,在充分把握和理解題面含義的基礎上挖掘隱含條件,進一步提高解題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