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萌
對于早期結直腸癌患者,臨床上主要的干預措施是通過手術切除結直腸腫瘤,而對診斷時已存在肝轉移或有梗阻、淋巴結陽性、淋巴管血管侵犯、腫瘤導致穿孔等全身性的復發(fā)高危因素患者,予以藥物輔助治療是必不可少的措施[1,2]。對于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一線化療方案主要藥物包括5-氟尿嘧啶、卡培他濱、奧沙利鉑以及伊立替康等[3,4]。其中,5-氟尿嘧啶+亞葉酸鈣+奧沙利鉑的FOLFOX治療方案以及卡培他濱+奧沙利鉑的XELOX方案是該病臨床一線治療當中較常用的兩個化療方案。本文旨在對FOLFOX方案與XELOX方案兩種一線化療方案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藥物經(jīng)濟學進行評價,現(xiàn)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遠處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經(jīng)病理組織學診斷為結直腸癌;且為遠處轉移初治或復治患者;在接受本次研究前6個月內(nèi)未進行過其他的抗腫瘤治療;納入患者參與>2個的療程治療且能對其療效進行評估。所有患者中, 男62例, 女38例;年齡25~72歲, 平均年齡(45.7±12.4)歲。將患者按照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FOLFOX組和XELOX組, 每組50例。
1.2 治療方法
1.2.1 FOLFOX組 FOLFOX組患者予以5-氟尿嘧啶+亞葉酸鈣+奧沙利鉑進行化療。奧沙利鉑(浙江海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93811)140 mg/m2, 靜脈滴注2 h,第1天;亞葉酸鈣(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2022391)300 mg/m2, 靜脈滴注2 h, 第1~2天;5-氟尿嘧啶第1天選擇400 mg/m2靜脈推注, 然后選擇3500 mg/m2, 持續(xù)靜脈滴注46 h。每2周重復治療1次。
1.2.2 XELOX組 XELOX組患者予以卡培他濱+奧沙利鉑進行化療。奧沙利鉑200 mg/m2, 靜脈滴注2 h, 第1天;卡培他濱(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33365),1500 mg, 口服, 2次/d, 第1~14天持續(xù)給藥。每2周重復治療1次。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根據(jù)患者的體格檢查、臨床癥狀表現(xiàn)、影像學CT檢查、骨髓學穿刺檢查的結果對療效進行評價, 評價結果包括癥狀完全緩解(CR)、癥狀部分緩解(PR)、病情穩(wěn)定(SD)及病情進展(PD), 總緩解率=(CR+PR)/總例數(shù)×100%[5]。②觀察并監(jiān)測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及病情嚴重程度。其中, 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手足綜合征以及骨髓抑制3類, 按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標準區(qū)分0~Ⅳ度, 等級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6]。③對兩組患者進行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采用治療的直接成本, 而效果則選擇總緩解率, 對成本-效果的分析通過C/E的比值, 比值越高表示成本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100例患者的療效均可評價。FOLFOX組患者的總緩解率為62.0%(31/50), 明顯高于XELOX組的40.0%(20/5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42,P=0.028<0.05)。見表 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FOLFOX組患者治療后的胃腸道反應Ⅰ~Ⅱ度、Ⅲ~Ⅳ度及骨髓抑制Ⅰ~Ⅱ度例數(shù)均明顯多于XELOX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患者手足綜合征Ⅰ~Ⅱ度、Ⅲ~Ⅳ度及骨髓抑制Ⅲ~Ⅳ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成本-效果分析 經(jīng)成本-效果分析, XELOX組患者的C/E為579.91, FOLFOX組患者的C/E為248.77, XELOX組患者的治療成本高于FOLFOX組。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表3 兩組患者成本-效果分析
本研究將100例遠處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予以FOLFOX方案及XELOX方案進行一線治療。經(jīng)治療后,100例患者的療效均可評價。其中,F(xiàn)OLFOX組患者的總緩解率為62.0%(31/50),明顯高于XELOX組的40.0%(20/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4.842,P=0.028<0.05)。從療效上看,F(xiàn)OLFOX組的治療效果相對較好。而在兩種方案治療遠處轉移性結直腸癌的不良反應比較中,F(xiàn)OLFOX組患者治療后的胃腸道反應Ⅰ~Ⅱ度、Ⅲ~Ⅳ度及骨髓抑制Ⅰ~Ⅱ度例數(shù)均明顯多于XELOX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患者手足綜合征Ⅰ~Ⅱ度、Ⅲ~Ⅳ度及骨髓抑制Ⅲ~Ⅳ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F(xiàn)OLFOX方案治療后的胃腸道反應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相較于XELOX方案更嚴重,在經(jīng)治療后胃腸道反應、手足綜合征基本可自行好轉,部分較嚴重患者予以藥物治療后也均好轉,骨髓抑制癥狀主要為白細胞表達水平下降,通過藥物治療也可好轉。此外,經(jīng)成本-效果分析,XELOX組患者的 C/E 為 579.91,F(xiàn)OLFOX 組患者的 C/E 為 248.77,XELOX組患者的治療成本高于FOLFOX組。
綜上所述,采用FOLFOX方案對轉移性結直腸癌進行一線化療具有較低的成本以及相對較好的療效,但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對較高,采用此方案治療的患者臨床需承受更多疼痛與不便。雖然XELOX方案的成本比FOLFOX方案高,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對較低。兩種一線化療方案各有優(yōu)劣,臨床可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進行選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