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
芬蘭教育被認為世界第一而受到廣泛關注和研究,丹麥多次蟬聯(lián)全球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度,斯堪的納維亞地區(qū)的教育具有許多共性,是公認的教育實踐中輕負擔、高質量的典型案例。
因為不可以任意擇校,只能通過購買學區(qū)房來享受所在學區(qū)的教育,所以朋友宇峰一家的家庭規(guī)劃圍繞著兩個孩子的教育展開。他們夫婦倆在哥本哈根市區(qū)工作,但為了選擇好的學區(qū),在距離哥本哈根市區(qū)非常近的海勒魯普地區(qū)購房。
這個區(qū)的居民相對富庶,受教育程度高,社區(qū)建設投入大,配套設施的質量、學校的教育質量相對較好。但宇峰仍然對兩個孩子的教育狀況表示擔憂。丹麥教育是終身免費的,但是宇峰感到“幼兒園和小學不教什么,整天玩?!庇變簣@從幾個月的嬰兒開始接收,小學0-6年級七年,目前“一年級只有上午四節(jié)課,午飯后就是在學校里玩,沒有任何考試,說放假就放假了”。到了七年級才有考試,優(yōu)秀的孩子經過選拔離開社區(qū)學校入讀相應的中學,其他孩子留在社區(qū)中學繼續(xù)就讀。
如果想學到更多知識,學區(qū)里也有私立的教會學校,每個月需額外繳納一千多元的費用。這個費用并不高,對于富裕的北歐人,尤其是高收入的海勒魯普居民而言,簡直太便宜了。但是學位緊張,剛讀一年級的旺旺要等到大約三四年后才可能有學位。
從宇峰家出發(fā),轉過兩三條街道,再沿著院墻拐個彎就是海勒魯普學區(qū)的小學了,校名是一種鳥的名字,沒有微言大義、托物言志。如果騎自行車上學,學校有專門的車棚供小朋友停放自己的“座駕”。丹麥全境都有專門的自行車道,加上地廣人稀,并不擔心騎車的安全問題。除了適合小朋友騎行的兒童版自行車,在丹麥所有的勞動工具都有兒童版,從款式到材質,絕對不是玩具。
站在教學樓前,我覺得它更像一個倉庫,而不是一所小學的入口。笨重的鐵皮門是為了擋住冬日的大風雪。旺旺轉眼就跑開了,去簽到系統(tǒng)點亮自己的頭像,然后去更衣室放書包。從幼兒園開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柜子,掛書包、圍巾、帽子、外套,但是旺旺們的書包里一本書、一本作業(yè)都沒有。
之前我一再向宇峰確認,訪問學校是否需要預約,是否會打擾到老師們和孩子們,是否可以拍照。宇峰的回答非??隙?,不需要預約,可以隨意走動,沒有任何人會感到不適。一如宇峰所說,沒有人在看到我時表現出驚訝和戒備,老師們都很友好地點頭微笑致意,繼續(xù)聊天或與我擦肩而過,孩子們自顧追跑打鬧著,卻并不喧鬧嘈雜,老師們圍在入口大廳一角聊天喝咖啡也不制止干預。旺旺沖到最喜歡的老師身邊,兩人立即扭打到一起,很親昵。
參觀一年級課室,因為是假期,老師把一些學具收到紙盒里堆在教室一角??繅Φ奈恢?,每個孩子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紅色抽屜,里頭是他們的工作紙,還有各種他們自己的不想給別人看到的東西。教室公告欄、各種檔案柜塞得、貼得滿滿當當,但并不覺得凌亂。白板上頭各種卷軸,一幅幅拉下來展開是常用掛圖、地圖、投影白屏,方便切換。
旺旺的教室分成三間,除了上課的地方,還有相連通的屬于這個班級的小畫室和科學實驗室,學具齊全,歸置得很整齊。冰箱是家長們一起購買的,用來放孩子們的午餐盒。學校沒有食堂,孩子們在家吃過早餐,帶上愛心便當去上學。上午四節(jié)課結束,孩子們吃過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冰涼午餐,就在學校里自由“晃蕩”。宇峰說,一般下午三四點去接孩子,有時樓上樓下找上半個小時,都沒找著人。
0-2年級的課室集中在一幢小樓里,里頭還有許多公共活動區(qū),走廊墻邊有被桌椅、工具和作品鋪排的藝術活動區(qū)、樂高玩具室……沒有門禁,隨意進出,但是孩子們沒有老師帶領不會動學具。只有低年級的孩子放學后在這里流連,或者將之當作過道,樓上樓下的追跑。老師們并不制止,有時在老師眼皮底下打作一團,只要不向老師求助,老師也“視而不見”。室外活動場除了一些簡單的運動設施,還有可以用來表演戲劇的小舞臺,用于游戲躲藏的小木屋,老師帶著孩子烤制面包的燒烤區(qū)。三四年級開始,孩子們便有了專業(yè)性更強的課程與活動,放學后離開學校,去社區(qū)里相應的活動區(qū):社區(qū)運動場、游泳館、圖書館。
假期里,雖然沒有教學活動,家長仍可以送孩子到學校去,玩到下午再接回家,老師們會輪流在學校值守。開學第一周,老師們是不上課的,許多老師利用這個時間帶孩子們遠足去海邊、訪問科技館和博物館。只要是教師帶領孩子們參觀訪問,乘坐公共交通,或去任何場館都無須購買車票、門票。
我留心觀察了一下,標準配置是一個班15個孩子,3位教師帶領出行。我常在公共汽車站遇到這樣的團體,有各種膚色的孩子。也遇到過老師們帶著幼兒園的孩子遠足,用特制的綁帶,1位老師牽扯著3個孩子,3位教師帶9個孩子。
朋友彬子說,遠足是經常的事,所有的博物館,老師都帶孩子們去過了。旺旺讀幼兒園的時候常被老師牽著步行去海邊,來回10多公里,對于低齡的孩子而言,可謂路途漫長,“一天一下子就混完了”。
學校每個學期都有幾天“森林日”,孩子們帶上面包和水,老師一早把孩子們拉到原始森林里活動,下午返程,第二天繼續(xù)。如果天氣不好,就穿上專門防風防雨的戶外衣褲鞋子,幾乎不會因為天氣原因取消行程。
這當然有相當的社會共識作為基礎。丹麥街頭常見長跑的父親或者母親推著特制的嬰兒車跑步,還有可以帶嬰兒騎行的各種特制自行車。父母去酒館喝一杯,就把小嬰兒束縛在嬰兒車里,放酒館門外,下點小雨也渾不在意。幼兒園的老師告訴彬子,濤濤不大愛運動,會申請專門的老師過來輔導,提供一對一的特別課程。為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特別輔導,在丹麥是全免費的。
丹麥人重視通過舉辦Party來互相交際,形成特有的Party文化。很小的孩子都會擁有自己的Party,AA制,父母給孩子打扮得特別正式,帶上100克朗,按時送到某一個小朋友的家里,再在約定的時間去接孩子回家。意大利面、爆米花和果汁是Party上常見的餐點,有一家還租了大型的玩具放在院子里供孩子們玩耍。孩子們?yōu)⒙湓诓萜荷系拿鏃l、爆米花不必打掃,自會有鳥兒們飛來吃掉。我??吹胶zt飛過頭頂,鶇更是院子里的???,間或有松鼠穿過院子,它們會把橡子殼偷偷埋在院子的籬笆底下。
濤濤的幼兒園占去墓園一角,這樣的規(guī)劃安排真讓我驚訝。后來才知道,墓園周圍的房價相對更高。除了幼兒園,墓園四周還有教堂和教會學校。當我站在墓園里,透過教室的大玻璃窗看向里面的老師和孩子的時候,常想,那些整天可以俯瞰墓園的孩子們,怎么看待生死與這最后的安眠之地。
(作者系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教師,首屆荊楚教育名家,楚天卓越教師,2016年第二屆全人教育獎提名獎獲得者)
責任編輯/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