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莉
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尤其是對語言發(fā)展不夠完美的幼兒來說,音樂是幫助他們表達情緒的最佳方式,也是日常游戲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兒教師應積極學習相關知識與經(jīng)驗,力求科學合理的開展音樂活動,以達到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陶冶情操、培養(yǎng)藝術表現(xiàn)能力的目的。
在音樂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班上有個叫方方的孩子,他愛動腦筋但在班上卻很沉默。鄰居給他的評價卻是截然相反:這孩子很會講,院子里沒有一個大人能講得過他。他在園的沉默只能說明他怕生。有一次,我無意中聽到他唱了一首很難唱的歌曲,聲音雖然小,但是音準、節(jié)奏都無可挑剔。我表揚他唱得很好并請求以后多唱給我聽,自此以后,音樂成了他和我之間特殊的交流方式。逐漸地,他與我交流不困難了,在音樂課上他開始主動要求唱歌給小朋友聽。兩年以后,他不僅能同小朋友正常相處,還能在班上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音樂特有的感染力使他成為一個大膽、開朗的孩子。
在集體音樂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意識。合唱時,我常會聽到一些特別響亮但并不優(yōu)美的歌聲,調查得知,有的想以自己唱得響來表示學的認真;有的想以此來引起老師的注意;有的認為唱的越響就越好聽……針對這些情況,我先把他們的歌聲錄下來,放給他們聽,然后向孩子說明:一個人唱要聲音響亮些,而合唱音量就得控制,大家都放開聲音唱,就會顯得很吵。在對幼兒進行指導以后,我又把他們合唱的聲音錄下來再放給他們聽,讓他們自己去比較。漸漸的,孩子們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大家協(xié)同一致才會唱出美妙的歌聲。
開展音樂游戲,讓幼兒形成規(guī)則意識。音樂游戲不僅有優(yōu)美的旋律,還有一定的情節(jié);不僅給人以美感,還具有趣味性。但要玩好音樂游戲卻不容易。如音樂游戲——小兔采蘑菇,講的是小兔采了蘑菇后幫助小豬和小松鼠的事情。大家都喜歡扮小白兔,而游戲要進行就必須有人扮演小豬、小松鼠,如果大家都去表演小兔,那么游戲就進行不了。游戲中,各種動物的表演還要隨著音樂進行,小兔的音樂出現(xiàn)的時候,如果小松鼠搶著去表演,這樣也違反了游戲規(guī)則。因此我在組織幼兒開展游戲時特別強調規(guī)則:只有遵守了規(guī)則才能交換各種角色,才能扮演到自己喜歡的角色。讓幼兒知道學會克制情緒,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才會得到快樂。
創(chuàng)設良好的音樂活動氛圍,促進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音樂是情感藝術,幼兒只有在良好的情感氛圍中開展活動,才能充分感受美。在教學中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活動氛圍至關重要。從硬件環(huán)境來講,為他們提供合適的道具場景;從軟件環(huán)境來說,為他們創(chuàng)設寬松的心理氛圍,尊重他們,不因孩子達不到預想的效果而責備他們,不斷嘗試新的方式,讓每一首歌、每一個舞蹈、每一個游戲都充滿吸引力,讓孩子們輕松地接受藝術,感受到音樂藝術的美。
在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音樂教育發(fā)揮的獨特效果。讓幼兒具備一定的音樂藝術素質,促進幼兒形成健康的心理,以從容應對生活中的各種難題。
(作者單位:通城縣實驗幼兒園)
責任編輯/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