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登科
【內(nèi)容摘要】在語文的學習中,我們首先接觸到的就是字母和讀音,再然后學會認字,讀文章,可以說學好語文的基礎(chǔ)是要重視基礎(chǔ)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很多學科知識都是通過語文知識的學習來提升和進步的,語文知識零星散碎,涉獵廣泛,知識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師要幫助學生練習思維能力,還能夠讓學生提升氣質(zhì),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就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出發(fā),關(guān)于高中漢語文學習和語言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研究。
【關(guān)鍵詞】高中漢語文?社會語言學?語言問題?解決方案
在高中語文的學習中,文言文、閱讀、古詩是重難點,這些都需要以前的知識做基礎(chǔ),而且語文課本中收錄的一些文章都是很有代表意義的,讓學生體會文化帶來的樂趣。我們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是我們學習拼音和漢字最多的時間段,這也是為以后的學習和理解打下基礎(chǔ)。到了初中,學生處于一個思路活躍但穩(wěn)定性不強的階段,愛玩是學生的天性,到了高中,思想逐漸成熟,也有了一定的穩(wěn)定性,對于學習來說是積極的,那么如何有質(zhì)有量的完成語文的學習任務(wù)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yīng)該重點思考的問題,要找到合適的方法,才能保證學習的質(zhì)量。
例如:在閱讀時可以應(yīng)用”讀寫結(jié)合”策略來解決這個問題,這也是學習方法創(chuàng)新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既可以加強記憶,讓知識留下一個深刻印象,再加上練習,語文知識的積累也會越來越多;在學習文言文時,可以利用詞典,經(jīng)常翻閱,做到“眼熟”,也不用花時間去刻意記,對提高我們詞匯量大有幫助。
一、漢語文學習和語言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首先高中生處于一種不穩(wěn)定的階段,不論是情緒上、心理上還是生活中,所以在學習上和生活中會與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想要有好的成績就需要將這些問題解決掉。
1.長時間高強度的學習使學生身心疲憊
高中階段思想活躍、叛逆,都比較喜歡自由,尤其在高三階段,學習比較緊張,壓力也會比較大,有的人承受能力不足,就會產(chǎn)生疲憊心理,導(dǎo)致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學生在閱讀時一定會遇到許多問題,例如:古詩都會有一定的情感在里面,能夠了解和理解作者寫作時的時代背景與生活環(huán)境等更容易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但由于在學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像不能上網(wǎng)進行查詢等原因,在理解上存在一些問題,學習效率就會有所影響,所以為了高效率的進行學習,應(yīng)該讓學生有放松的時間和方式。
2.作業(yè)完成情況不理想,存在偷工減料的情況
在漢語文的學習中,有些知識的學習或文章的背誦,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及時完成,這就需要學生們在課外進行延伸學習,這也是對學生自覺性的一種考驗,延伸學習雖然不屬于課程要求,但是學習上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可是有的學生并不會按照要求去做,這也需要老師對學生進行督促。
3.不重視知識的復(fù)習,知識的連貫性減弱
有的學生基礎(chǔ)比較差,就應(yīng)該自己在課下多多復(fù)習,要不然不會的知識越來越多,不僅會造成學習負擔,也會影響后面的學習效果,因為很多知識都是相連的,前面的大多數(shù)是為后面學習的知識打基礎(chǔ),如果基礎(chǔ)都沒有掌握好,那么拔高題便會一竅不通,對于學習成績有大大的影響。例如: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會有很多實詞和虛詞,這些在文言文中是普遍存在的,如果沒有將簡單的實虛詞的用法記清,在后面的學習上就會有一定的困難。
二、解決語言問題和提高成績的方法
1.給自己制定合適的目標
學生本身對自己的知識了解程度最清楚,所以有自己制訂一個合適的目標最有效。教師可以把學習的重難點強調(diào)出來,對每一個單元課程和教學環(huán)節(jié)及教學任務(wù)作出清楚的解釋,學生可以對自己做出不同的要求,還要定一個合適的目標,學習起來也會有動力。例如:在學習《赤壁賦》這個文言文時,就可以通過教師營造的問題情景,學習文中的一些重點詞義,像通假字、一詞多義等,也可以將文言文的整個故事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學生通過一定的時間進行自我學習,要求學生既要會學,又要會講,將“學講模式”運用在語文學習中。因為這種模式不僅僅針對于教師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也是有好處的。這樣的學習模式可以使學生對文言文的各個段落有一個小小的了解,從而進行更好的語文問題情境教學,學生可以更好的記憶與學習。像文言文,都是歷史事件很好的寫照,表現(xiàn)了我國中華兒女的優(yōu)秀品格,對于學生很有教育意義。
2.同學間相互學習和幫助,共同進步
在漢語文的學習中,討論問題和背誦是必修課。在進行這些時,學生可以進行小組分配,合作學習。在小組合作中也需要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小組成員之間在課外生活當中要相互了解,和平共處,培養(yǎng)默契。在進行小組討論時,分工明確,小組各個成員了解各自的工作,相互配合,讓問題的解決出自于學生的思考和交流,這樣我們的記憶更加深刻,更加能夠理解難點問題,不僅問題解決了,知識點也記住了,學習起來也不會吃力。例如:《雷雨》的學習,就可以小組間進行有感情的朗讀,體會作者的情感,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大家一起討論各自的思路,還可以應(yīng)用“問題引導(dǎo)法”,每個人提出一個問題,然后再次對課文進行學習,有利于深刻了解文章內(nèi)容,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
結(jié)束語
一個好的學習成績是學生進步的動力,好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生的學習是有關(guān)鍵作用的,所以要在學習上給自己定一個合適的目標,學習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同學間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
許雯.淺談學生自主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10):59-67.
[2]
趙麗霞.新課標下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初探 [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dǎo)刊,2015(7):102-159.
(作者單位: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東勝區(qū)東聯(lián)現(xiàn)代中學1618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