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漢營
摘 要:由于每個學生認知水平、智力因素,以及興趣愛好都是各不相同的,因而每位學生都擁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在學習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對此,在新課程教育理念的科學指導下,為了促進學生的共同發(fā)展,取得更理想的物理教學成果,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在物理學習中有所收獲,其教師應重視、優(yōu)化分層教學的應用探究。
關鍵詞:高中物理;分層教學;應用探究
作為當下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法就是教師結合學生現(xiàn)有知識、能力水平,以及學習潛能等方面的綜合分析來將學生科學合理的劃分成幾個小組,然后引用差異化教學方式來設計、組織各項教學活動。這樣不僅能夠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也能夠促進授課效果與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在全面增強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促進其綜合能力的進一步
提升。
一、科學劃分學生層次
為了取得理想教學成果,在開展分層教學之前,其教師應先從不同層面來對學生的能力、知識水平做出綜合評估,實現(xiàn)對學生各階段物理學習情況的全面把握,將學生合理劃分成a、b、c三個層次?;诖藖磉M行學習小組的劃分,以確保每個小組都可以包括a、b、c三個層次的學生[1]。這樣不僅能夠避免給各層次學生自信心、自尊心帶來的傷害,也能夠使得學生因為組內分層產生的心理壓力得到盡可能降低。a層主要是物理綜合素質、成績較高,且對物理學習具有濃厚興趣的學生;b層則是物理認知水平、成績一般的學生;c層學生一般都是物理基礎較差,且對物理學習不太感興趣、未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在完成初次分層后,教師要每隔一段時間結合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學習進步情況,對分層做出恰當調整,以此來為分層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預期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奠定良好基礎。
二、分層制訂教學目標
在備課過程中,為了確保教學目標的難易程度能夠與學生發(fā)展等級、基礎能力等方面做到相適應,教師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科學選用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內容、步驟、目標與課后作業(yè)等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這樣不僅能夠確保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輕松完成各項教學目標,也能夠在此過程中積累一定的成就感。同時需要考慮到的是,在進行同一知識點的學習中,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也要進行不同梯度要求的設定,將教學目標中個體的差異性充分體現(xiàn)出來,以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在學習探究中得到進一步提升[2]。
比如:某教師在講解“機械能”的相關內容時,就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了這樣的教學目標:c層學生要實現(xiàn)對各種機械能計算公式的透徹理解與熟練掌握,加強對動力、重力勢能的進一步感知;b層學生要基于c層學生學習目標基礎上,實現(xiàn)對各種能在不同情況下合理轉化的計算方法的熟練掌握;而a層的學生除了要達到b、c層學生的學習目標之外,對各種狀況下功能定理的具體應用方法的掌握也要做到準確、熟練。
三、課堂教學層次劃分
在新課程教育理念的科學指導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通過科學引用分層教學,不僅能夠保障每節(jié)課的授課內容實現(xiàn)面向全體學生,也能夠實現(xiàn)對各個層次學生的針對性培養(yǎng)與鍛煉,能夠真正突破傳統(tǒng)授課理念與模式的種種局限,取得更理想的教育培養(yǎng)成果。
例如:某教師在講解“摩擦力”的相關內容時,對于c層學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其思考這樣的問題:假設用雪橇運糧食的總重量是500 N,冰道呈現(xiàn)著水平狀態(tài),一條狗拉雪橇勻速前進的水平拉力為1000 N,請將雪橇、冰道間的摩擦系數(shù)計算出來。對于a層、b層的學生來講,則可以引導其思考解答這樣的問題:若冬季滑雪運動員沿著θ度傾斜角滑道勻速前進,情境滑道、運動員間的摩擦系數(shù)計算出來[3]。
四、分層實施教學評價
通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分層評價,既可以將學生各階段的實際學習情況、客觀、公正地反應出來,促進其學習興趣、自信心的全面增強,也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對不同層次學生認知水平、需求的尊重與考慮。且科學完善、針對性的教學評價也能夠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糾正問題,讓其在原有基礎上得到顯著提升。教師要擺脫傳統(tǒng)單一總結性評價方式的束縛,引用針對性較強,且多樣化的評價方法。比如:針對課堂練習的分層評價來講,對于c層學生,應注重按步給分原則的實施,簡單來講,就是作對一步給一步的認可,以此來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并將其錯誤及時指出、引導糾正;而對a層與b層的學生,則要注重簡明扼要評價方式的有效引用,以單純的對錯來給予評價。
五、校本課程分層
對于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可以引導其進行物理興趣小組的組建,以此來促進其物理學習興趣與效果的不斷提升;對于b層學生,可以鼓勵其通過合作學習小組的構建來增加互動交流,在成員間的相互鼓勵、幫助下實現(xiàn)共同進步;而對于c層的學生,要注重輔導小組的成立,幫助其盡可能地縮小與其他兩個層次學生之間的距離,在原有基礎上得到進一步提升。
綜上所述,廣大高中物理教師在精心設計、靈活組織各項教學活動中應充分認識到,加強分層教學法的科學引用,不論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全面調動,還是授課效果與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以及學生的共同發(fā)展等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教學實踐中,其教師應整合現(xiàn)有資源與條件,科學引用分層教學法來構建生動、高效的物理課堂,吸引更多學生全身心參與其中。
參考文獻:
[1]葉麗琴.探究教學法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時代教育,2017(4):81-82.
[2]曾勁松.探究教學法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才智,2016(12):61.
[3]胡濤.重視數(shù)學知識滲透 優(yōu)化物理課堂教學:探析數(shù)學知識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才智,2015(27):22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