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墨吾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目前,各級公共部門正面臨著政府公共職能的轉型和管理方式的轉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公共部門就如何提高行政效率等進行了很多嘗試,實施績效管理便是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目前存在許多問題,研究并實施其提升對策成為了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公共部門;績效管理;問題;措施
一、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的概述
(一)績效管理起源
績效管理是在績效評估的基礎上為了持續(xù)提升個人、部門和組織績效,以績效計劃、溝通、考核、結果應用和目標提升不斷循環(huán)的過程。20世紀70年代,美國管理學家Aubrey Daniels將績效管理的概念定義為以依賴員工改變行為來提高企業(yè)績效??冃Ч芾懋a生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要處于激烈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而私營部門正好具備這一先天條件。因此,20世紀70年代歐美國家的私營部門績效管理應運而生,并在新公共管理運動的推動下逐漸運用于公共部門。
(二)我國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的發(fā)展現(xiàn)狀
績效評價作為管理手段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政府部門的理論發(fā)展以及實際運行中都得到了廣泛的關注。通過不斷學習借鑒西方績效管理中的科學理論以及實踐經(jīng)驗,績效考核成為了促進我國企業(yè)和公共部門績效評估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立足于科學的理論基礎之上,績效評估的技術和實踐方式在改進和完善中逐漸成熟。在廣泛的實踐過程之中,我國政府內部逐步完善和確立了相關的績效管理制度。績效管理社會認可度不斷加深,尤其是近年來,公眾績效評估管理的參與方式不斷多樣化,這極大地加深了社會大眾參與程度。
二、我國公共部門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相關的制度體系不夠完善
我國行政權力高度集中,導致了現(xiàn)有的官員晉升模式和上令下從的工作模式。績效管理的工作往往由政府部門的上級部門研究、決定,績效的評估往往來自于領導對下屬的評估。由于行政體制上下層級間的信息傳遞缺乏制約,從而使得上下公共部門間的績效管理工作溝通不暢,難以形成完整的評價體系,難以確定較為規(guī)范的監(jiān)督標準。
(二)公民并未作為主要評估主體
公民是政府績效管理成果的見證者和裁判官。公民在政府的績效管理評估過程中應該具有重要地位并且應當成為主要的評價主體,而現(xiàn)實情況是公民在公共部門績效管理中的主體地位被政府的行政部門通過公權力的運用進行了限制,使得公共部門所謂的考核也得不到公民對于政府部門管理活動相關評價的準確結果。這不利于政府的發(fā)展,也不利于塑造政府在百姓心中的良好形象。
(三)側重于績效考核,忽視績效反饋
實施績效管理就是為了通過有效的考核對政府公職人員進行有效的約束,對其行為進行修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此過程中能夠得到有效的意見反饋。而當前的考核往往只關注考核的結果。但是僅僅以考核結果為唯一標注衡量工作人員,不能使其發(fā)現(xiàn)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適當應用獎勵和懲罰手段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如果績效考核結果沒有達到懲罰或激勵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的效果,績效管理也就失去了意義。
三、優(yōu)化我國公共部門績效管理效果的幾點建議
(一)完善我國公共部門績效管理中的制度建設
在政府職能不斷轉變的背景下,隨著中國公共部門變革的持續(xù)加深,應通過完善制度體系,將責任落到實處,公共部門的績效管理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政府的職能。因此在我國公共部門的績效管理中,要形成更規(guī)范而有效的制度體系保證公民在績效管理中的參與度。同時,政府應該根據(jù)公共目標規(guī)劃形成長期的計劃,構建更合理的績效管理體系,選擇更加合適的方式方法,及時有效地進行績效結果的反饋,從而完成績效管理的目標和任務。
(二)采用多元主體的評估機制
我國公共部門應采用多元化主體評價機制。因為不同的參與者代表了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擴大績效評估的參與層面,能夠滿足不同民眾、不同階層的利益訴求,能夠推進政府工作公開化、透明化,有效地防止因評價主體的單一造成的主觀偏見。我們必須將公眾滿意度評價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讓更多群眾了解監(jiān)督公共績效管理,以達到改善公共部門的行為宗旨,更好地體現(xiàn)服務型政府的理念。
(三)如何實現(xiàn)工具性與價值性的統(tǒng)一
為什么執(zhí)政和怎樣執(zhí)政是評判執(zhí)政集團道德性的主要依據(jù)。作為評判執(zhí)政集團道德性的首要因素——價值合理性,是執(zhí)政集團執(zhí)政實踐的道德起點和倫理基礎。因此,實現(xiàn)工具性與價值性的統(tǒng)一,關鍵是在正確的價值取向的指導下,將私營部門績效管理技術引入公共部門。與基于個人利益最大化理念的新公共管理理論相比,新公共服務理論以公共利益為出發(fā)點,更加注重公共利益、公民權利和政府作用的塑造。在實施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的過程中,應以平等、公正、自由、民主等社會基本價值觀為指導,追求經(jīng)濟、效率和效益。
(四)重視績效反饋環(huán)節(jié)的作用
績效管理的結果對于公共部門驅動力的強度較弱,不能起到很好的督促和監(jiān)督作用。對績效管理結果優(yōu)異、公眾滿意度高的政府部門和公務人員個人給予精神為主物質為輔的獎勵,或者對于未能完成績效目標部門進行公示和警告改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激勵??冃Ч芾淼母灸康氖翘嵘ぷ餍?。對公共部門來說,將評估的結果傳達反饋給下級公共部門,通過改進工作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是很重要的。同時,向民眾公開各個部門在各個指標上的得分和評價,公民可以對該部門的績效是否提高或降低、公眾滿意度的排名高低有較為直觀深刻的認知,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公民參與的積極性,也使得作為評估主體的公眾擁有對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的監(jiān)督權。
四、結論
績效管理是公共部門發(fā)展過程中重要的管理方式。我們需要通過加強制度建設、采用多元評估機制、加強績效反饋等形式以提升績效管理水平,加強公共部門凝聚力,提高公共部門整體業(yè)績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