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云剛
【內容摘要】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yè)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投資力度不斷加大,如何實現初中教學質量的跨越式發(fā)展已經成為不少一線教師關注研究的焦點。初中生物教學作為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一門關鍵學科,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下也在積極求變,以提高其教學水平。本文從初中生物教學實際出發(fā),通過找出并分析目前初中生物教學當中存在的弊端,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提出實現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并試圖對當今和以后的生物教學提供一定的教學啟發(fā)和教學上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生物? 生活化? 教學策略
作為一門自然學科,生物教學的天然特點之一就是與生活聯系密切。生物學的很多知識都是來自于人與自然之間的密切接觸,但目前在初中生物教學當中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教師過于依賴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忽略了生物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由此而產生的一個后果就是生物教學缺乏趣味,顯得枯燥乏味,長久下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逐漸磨滅消失,使生物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初中生物教學當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扭轉這一局面。生活化教學通過引入生活當中富有趣味的教學案例,將教學中的“生硬”部分變得“生動”起來,讓學生對其產生一定的興趣,使教學能夠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當中,提升初中生物教學的品質。
一、將生活化教學引入到教學方式當中
“學無定法,貴在得法”。初中生物教學當中教師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上要根據教學的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在當前的教學當中教師在課堂上選擇的方式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提問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設置特定的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兩種教學方式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變化,兩種方式的優(yōu)勢越來越不明顯。通過將生活化的教學策略融入到這兩種教學方式當中,可以有效的彌補這二者存在的不足,讓學生在興趣當中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例如,在“提問法”這種教學方式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結合課本內容和生活化情境的課程。比如,在學習“哺乳動物”這節(jié)課的內容的時候,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你在生活當中都遇到過哪些哺乳動物?在提問這個問題之前教師要先把哺乳動物的概念對學生予以明確,然后學生在問題的索引下就可以展開有目的性的思考。像有的學生就可以回答說在生活當中遇到的哺乳動物有“貓和狗”,有的學生則回答說有“獅子和老虎”,另外有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就會回答說“駱駝”。另外在設置情境當中教師也要根據生活化內容來安排相應的教學內容,實現教學內容的有效銜接。通過這兩種方式可以將學生在生活當中常見的、熟悉的事物與課堂教學實現有效的溝通銜接,進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巨大樂趣,使得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得到提升,以便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生物課堂教學當中。
二、將生活化教學融入到教學內容當中
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深刻地改變了世界的溝通工作方式,同時也為教學改革提高了一條可行的道路。在現代化的教學課堂上,多媒體教學設備已經成為不少教師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而且也推動了教學進入改革的“深水區(qū)”。但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雖然提高了課堂效率,但依然存在學生弄不清課堂教學內容的狀況。經過調查,這種情況的出現與教學脫離實際有很強的聯系,解決的辦法可以通過加強教學的生活化來取得一定的效果。例如,在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列舉一些學生在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生活現象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活潑,進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比如在學習“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向學生傳授了基本的教學內容以后就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怎樣進行的?如果植物不進行光合作用又會怎樣呢?”在這樣一個問題的引導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模擬出光合作用的過程,通過這樣一種結合聲音圖像的信息化方式可以極大的提高課程的趣味性,學生的注意力不僅能夠得到提高,而且也會讓學生在學習當中感受到教學的樂趣,保證初中生物教學達到基本的教學效果,實現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
三、將生活化教學體現在學生的課后作業(yè)上
作業(yè)是教師檢驗和鞏固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傳統生物教學當中教師只是把作業(yè)當作是教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并沒有將作業(yè)的功效發(fā)揮到最大,而且常常產生的一個效果就是學生會對作業(yè)產生一定的厭煩心理,作業(yè)的質量大打折扣。在進行實際教學當中,教師要適當的結合生活實踐,讓學生形成在實踐當中培養(yǎng)提高自身素養(yǎng)的實際效果。例如,教師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要勇于打破傳統思維的框架,實現作業(yè)布置的創(chuàng)新。像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個長期任務,讓學生選擇一種他們喜歡的植物,從植物的幼苗時期開始培養(yǎng),最后教師可以統一組織舉辦一個植物鑒賞比賽,讓學生帶上他們培育的植物來參加比賽,選出那些優(yōu)秀學生的作品并對他們予以適當的獎勵。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不僅可以豐富作業(yè)的形式同時也能讓學生在生活當中感受到生物學習的魅力,理解植物的成長與發(fā)育的過程,并能在這一過程當中體味到綠色植被在生態(tài)平衡中的巨大作用,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賴雅婷.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實踐探究[J]. 新課程·中旬,2017(17):35-35.
[2] 王曉霞. 實現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相關思考[J]. 文理導航,2017(20).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郵市南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