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內容摘要】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性提問一直都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它對于語文教學質量來說,無疑至關重要??茖W有效的教學提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并且將學生的學習思維充分調動起來,進而學生學習語文科目的積極性也就得到了激發(fā)。但是觀察目前的初中語文有效性提問教學,還存在著諸多不足與誤區(qū),因此,必須對此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優(yōu)化。
【關鍵詞】初中語文? 有效性提問? 現狀問題? 優(yōu)化應用
初中語文課堂,提問一直都是教師經常采用的“武器”,對于一堂完整的語文課教學來說,其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能夠較好的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學習是需要動腦思考的,思考的準確性需要問題來衡量,所以提問可以推動學生學習,提升學習質量和效果,同時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也能夠得到實現。新課改要求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初中語文課堂的提問教學方式必須要體現有效性。
一、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提問存在的現狀問題分析
通過觀察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的教學情況可知,如今大部分語文教師都已經非常習慣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了,其所展現的教學隨機性非常高,并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語文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大部分缺乏有效性,這樣的形式對于學生的思想碰撞和認知沖突沒有多大的幫助。
語文教師在講授知識時,其課前所設置的問題,很多都是為了課程教學能夠順利開展而設置的,也就是說課堂提問問題并沒有充分的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和他們的興趣愛好,更有甚者,所設置的部分問題還與所學內容極度不吻合,設置出來的問題很多都存在條理性缺失的毛病,并且所提問題沒有一個明確的中心意思,問題顯現的是一種空洞化、不具體的特征。
初中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上的提問,存在形式化的問題,因為很多語文教師只是單純的為了完成自身的教學任務,而頻繁的發(fā)問,并且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較少,這樣學生的思維很難跟上教師的節(jié)拍,所提問題也就不可避免的淪為一種“擺設”,應當掌握的知識也無法較好的吸收。另外初中語文教師的課堂提問教學,在形式上非常老套,缺乏創(chuàng)新,因為其所提出的問題,往往都是針對于部分基礎較好的學生而言的,沒有將學生的差異性考慮到其中,這樣班級當中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其學習的激情也就大大降低了,進而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最后,初中語文教師教學提問的實效性不強,也就是初中語文教師缺乏耐心,沒有注重關注學生的疑問和看法,往往將目光集中在結果上,因此教學提問也就并沒有太多的意義。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問的優(yōu)化應用措施
1.采用啟發(fā)性教學提問,調動學生思考
在實際的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提問教學中,啟發(fā)性永遠都是問題教學中應當注意的重點,這是因為啟發(fā)性的問題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欲,并且學生也能夠積極的思考,學生還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實際的探究活動中,一旦學生自身的主動性得到了提高,那么學生就能夠擺脫被動吸收知識的現狀,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和能力就能夠得到飛速增長。所以在實際的初中語文有效性問題安排過程中,廣大語文教師應當創(chuàng)設出更多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在判斷學生是否認真思考時并不能夠單純的以“對”和“錯”來進行裁定,而是細致分析學生的思考軌跡是否正確。比如說初中語文課文《寓言四則》,這篇文章是由四則寓言所組成的,由于文章本身的思考價值較大,教師就應當先組織學生進行細致閱讀,當學生閱讀完畢之后,教師對學生拋出問題,這樣一來學生能夠從問題之中,說出自己思考之后的答案,這樣將會直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語文教師應當進行有差異性的提問教學
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任何“一刀切”的做法注定是要失敗的。每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并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差生,只是存在某些學生理解能力較強,某些學生理解能力較弱,且只是吸收速度上存在差異。但是以往的提問教學模式,直接忽略了這部分學生的存在,原本能夠學好的學生,也因此不再喜歡學習。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面向全體學生展開“因材施教”的提問教學,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聽懂,并且都對學習能夠產生相應興趣。語文教師要正視學生的差異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兼顧到不同學生的接受水平和能力,確保所提出的問題能夠激發(fā)每位學生的思考興趣。當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之后,勢必會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如此一來,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也會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所以在問題設計的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這樣才能將所設問題的針對性明確的體現出來。
結束語
根據上述文字的分析可知,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提問,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理解程度,所以語文教師要想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明確的表達出來,就必須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提問模式,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如此才能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充分的發(fā)揮出來。
【參考文獻】
[1] 劉夫芹. 關于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提問策略的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4 (04):125.
[2] 彭向菊.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提問策略分析[J]. 西部素質教育,2017,3(01):243.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平涼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性提問的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2018]PLZ05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p>
(作者單位:甘肅省莊浪縣大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