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驚雷
《相愛相親》的劇本雛形是游曉穎大三時的課堂作業(yè)。
游曉穎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有門課叫“電視劇創(chuàng)作”,課程作業(yè)是每人交一個劇本。她想起了“大奶奶”。大奶奶是游曉穎爺爺?shù)脑洌钤卩l(xiāng)下。游曉穎從不知道這位“大奶奶”的存在,直到要回鄉(xiāng)給爺爺遷墳,大奶奶才被提及。爺爺一輩子沒回鄉(xiāng),大奶奶就一直未改嫁,等了他一輩子。
“我特別好奇,一個女人怎么可以獨自一個人在鄉(xiāng)下過了一輩子,也沒人在意她的想法。我特別想用她的心情去‘過一遍整個事情。”
游曉穎從未見過爺爺和大奶奶,手里有的只是這么一個原型,一段往事,“等于是虛構(gòu)寫作,我覺得,保持一定距離比完全沉浸其中更好些”。
戲文系有“外國文學鑒賞”“外國戲劇鑒賞”“閱讀與鑒賞”,老師開出了長長的書單?!啊栋材取た心崮取贰栋ɡ蛉恕?,再到《到燈塔去》,那時候的我主動想去了解自己的處境,理解女性的命運,希望從書中找到答案?!彼€學習薩特的戲劇作品,讀薩特,又不可避免地接觸到波伏娃的作品?!白铋_始是對他倆的感情故事感興趣。我好奇,波伏娃宣揚女性主義觀點,那她自己的情感狀態(tài)又會是什么樣的呢?”
為劇本做功課的時候,游曉穎會看一些女性主義的書籍。她感覺到一種“內(nèi)心想表達”的沖動,通過這些閱讀,“其實我在找一種對比,從這些作家、作品中挖掘具備‘反襯質(zhì)感的東西”。
《相愛相親》打動人的是細節(jié),如皺紋一般,歷歷在目,無法偽造的細節(jié)。人物的細節(jié)并不是來自于“大奶奶”,而是游曉穎幼年時家中的一位租客。“我生下來的時候,她就守寡了,我叫她‘嬤嬤,她一直租在我家。父母工作蠻忙的,從小嬤嬤帶我。印象很深——在她的房間里,她抱著我,講著亂七八糟的故事,有許多是我聽不懂的。她的那種生活狀態(tài)留在了我的潛意識里,寫這個人物的時候,自然而然就帶了出來?!?h3>當我們身無分文、生活寂寞的時候,書可以告慰鄉(xiāng)愁和寂寞
很小的時候,游曉穎讀了《簡·愛》,非常喜歡,之后一讀再讀?!伴L大后讀《簡·愛》,發(fā)現(xiàn)其中有許多‘瑪麗蘇的部分,但簡·愛的堅韌、逆勢而為的心態(tài)、頑強的生命力讓我感覺到一種力量?!碧貏e是在“北漂”的階段,《簡·愛》伴游曉穎度過了黎明前的艱難時刻。
“一定有比我更難的年輕人,至少,我沒住過地下室,但那份孤獨感、寂寞感是相通的?!鄙蠈W時,游曉穎缺乏安全感,容易焦慮,“看書獨處,不用和人打交道,反倒讓我覺得安穩(wěn)。我享受讀書,和身處書中的時空”。
閱讀是不是理解世界的途徑呢?
“它不僅是途徑之一,而且是最便捷的途徑。當我們身無分文、生活寂寞的時候,書可以告慰鄉(xiāng)愁和寂寞,讓生命的體驗延長很多很多倍。我懷念埋頭讀書的時光,現(xiàn)在常被瑣事纏繞,那時真的就是一心一意在讀書?!?/p>
讀大一時,戲文系要求的閱讀量很大,一學期幾百本,還要寫讀書筆記。臨近期末,游曉穎接到奶奶去世的消息,“其實,我沒在她的身邊長大,對她的記憶很淡。但我突然意識到爸媽的長輩都沒了,一個人在寢室里哭起來,心里好難過,也不知該怎么辦”。
游曉穎一邊在自習室看書,想想就哭,再想又哭。“也許,我哭不是為了奶奶的去世,而是覺得生命一下子就沒了,我再也見不到她了。上次離開成都的時候,我還想著下回可以再去看她?!?/p>
死亡對她的沖擊太大了?!爱斖恚疫€記得看的是《三言二拍》?!度远摹防锖芏嗌裆窆砉淼墓适?,自習室常常只有一兩個人,晚了,這些故事讀來叫人毛骨悚然。但在那一刻,我愿意相信,也許,人真的有靈魂,有來世,善惡有報……”古樸的價值觀突然帶給游曉穎莫大的安慰,生命有去向,也有歸宿。愈讀下去,愈覺平靜。
編劇工作起碼有一個好處,自由。
游曉穎早晨七八點鐘起床,弄完貓——她養(yǎng)了兩只貓,所以早上好多事情要忙,鏟屎、刷毛、掏耳朵、弄吃的,差不多九點能開始寫作,一直寫到下午四五點。如果不需要外出和朋友見面,或開會,游曉穎就騰出時間讀書?!白罔F的時候我會帶一本書——好在我基本上不用趕早晚高峰,北京高峰時段的地鐵實在太可怕了,真的連包都打不開?,F(xiàn)在,我基本會利用這些零碎的時間看書。”
有段時間,她喜歡看偵探小說,有段時候又想重讀經(jīng)典。總是書買很多,讀得卻很慢,常常會無意間發(fā)現(xiàn)“原來我還買了這本”,拿起來看一下,接著把和它相關(guān)的作品都翻出來。
游曉穎最喜歡的劇作家是尤金·奧尼爾,喜歡他的描繪一家人生活的《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
“因為是家人,他們了解彼此的陰暗面和見不得人的角落,互相詆毀,互相傷害,但是,我又能在其中體會到強烈的情感。因病染上嗎啡癮的母親,吝嗇的父親——這些形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可能無法了解,但通過奧尼爾的劇本,我看到父母和子女之間深切的隔閡和畸形的愛。”
讀奧尼爾的作品,游曉穎的心像是漏跳了一拍?!拔覀兊募彝ヒ矔羞@種‘性命攸關(guān)的時刻,只是以不同的面貌出現(xiàn)。我們也會‘互相傷害,只是連自己都忽略了,忘記了。奧尼爾切入人物的橫剖面,讓我體會到創(chuàng)作能走多深?!?/p>
游曉穎記得人生的第一本書,是爸爸媽媽丟給她的《唐詩三百首》。和所有的孩子一樣,她絕對不會從第一頁看起,而是翻到了《黃臺瓜辭》: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此詩是武則天的二兒子李賢所寫。當時,其兄李弘已被毒殺,李賢預感到自己很有可能會遭遇與兄長一樣的命運,同時擔憂幼弟,于是作詩《黃臺瓜辭》,希望勸誡武則天別再殘殺骨肉。
游曉穎寫劇本《相愛相親》,討論家庭;她最愛的尤金·奧尼爾和契訶夫,擅寫家庭;她的大學作業(yè)多有涉及“家庭”這一母題。“回頭再想,《黃臺瓜辭》也在講母子關(guān)系,是帝王家的家庭關(guān)系。它是我讀到的第一首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