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3日,上海石化首批6 000 t低硫重質船用燃料油下線,將由中國石化燃料油公司全球船供油中心負責配送國際航線船舶進行試航。上海石化由此成為國內首家生產該油品的煉化企業(yè)。
據(jù)國際海事組織(IMO)《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規(guī)定,自2020年1月1日起,全球船舶必須使用硫含量不高于0.5%的船用燃料油。與目前船用燃料油含硫量不高于3.5%相比,將下降86%。這對保護環(huán)境將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根據(jù)國內外的市場需求,中國石化確定2019年開始嘗試置換供應低硫重質船用燃料油。上海石化依托煉化加工能力充足、地處沿海的優(yōu)勢,率先與中國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合作,開展低硫船用燃料油配方研究。2018年9月,經工藝調整后采樣,分析結果顯示加氫渣油樣品基本滿足生產條件。
技術人員開展低硫重質船用燃料油配方研究
上海石化煉油部根據(jù)試驗數(shù)據(jù),并結合自身產品結構和技術特點,制定了渣油加氫低硫船用燃料油試生產方案。2018年9月,低硫重質船用燃料油開始試生產。為保障低硫重質船用燃料油順利出廠進行行船試驗,盡快獲得權威試驗數(shù)據(jù),上海石化專門研究制定了出廠標準、內控指標,并反復確認配套分析方法的實施條件,同時積極配合做好管線置換工作。經過近半年時間的項目攻關和對裝置生產現(xiàn)場進行一系列改造后,采樣分析結果顯示,加氫渣油樣品基本滿足生產條件。2019年1月18日起,船用燃料油在6號煉油聯(lián)合裝置成功組織生產,于1月23日順利下線。
為爭取船用燃料油盡快在國際航線船舶上進行試航,與科研攻關幾乎同步,借助中國石化一體化優(yōu)勢,上海石化積極配合中國石化燃料油公司,開展大量前期工作,以搶占全球船供油市場。上海石化一邊緊密開展科研攻關和組織生產,一邊全力打通儲運環(huán)節(jié)和銷售流程。據(jù)了解,負責船用燃料油出廠最后一站的儲運部,在最短時間內設計出合理的出廠流程和儲罐借用方案。為保證儲運和發(fā)貨萬無一失,該部為管道沿線閥門建立專門表單,按照表單逐一關閉、確認、加鎖。同時,對所涉及管線和儲罐,準備了三種置換用油,按照船用燃料油的質量標準,由粗到細逐段置換,確保出廠油品質量不受影響。
由于此次船用燃料油出廠借用了公司瀝青裝船管線,銜接工作至關重要。對此,銷售中心緊盯船用燃料油生產、儲運和船期全流程,及時交接相關手續(xù),將原本需要一個月才能完成的工作,壓縮到了半個月完成,順利打通了油品出廠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