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樂
九江學院附屬醫(yī)院 (江西九江 332000)
鼻息肉是贅生于鼻腔或鼻竇黏膜上突出于鼻腔黏膜表面的增生組織團,患者以鼻阻塞或鼻分泌物增多為常見表現(xiàn)[1]。該病患者的治療方法主要為手術治療。但由于術后需要填塞鼻腔48 h,易引起患者鼻部不適,嚴重者甚至引起頭痛,導致患者依從性較差[2]。循證護理是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護理人員在計劃護理方案時將科研結論與臨床經驗、患者愿望相結合,并獲取證據(jù),進而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以降低患者不適癥狀,提高護理質量[3]。本研究探討循證護理模式在鼻息肉患者中的應用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80例鼻息肉患者作為對照組,并選擇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采取循證護理模式干預的80例鼻息肉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男54例,女26例;年齡20~58歲,平均(37.98±4.32)歲。觀察組男52例,女28例;年齡22~56歲,平均(39.12±4.5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颊呔庾R清楚,無交流障礙及聽力障礙。排除伴有嚴重精神疾病或心肺疾病的患者。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提供舒適安靜的病房環(huán)境,給予飲食及心理指導,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及手術情況,做好術前護理,鼓勵患者,緩解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采用循證護理模式。(1)組建循證護理小組:對小組成員進行循證護理相關理論知識培訓,根據(jù)崗位職責進行分工,建立完整的循證護理體系。(2)提出循證問題并進行討論分析:可通過多媒體、查閱期刊文獻等方法進行文獻查詢,并將檢索的相關資料進行小組內資源共享,評價實證的科學性、合理性及實用性,取得最佳實證依據(jù);根據(jù)不同患者制定專業(yè)化、個性化的護理方案。(3)做好術前準備: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及手術相關情況,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手術中,進行每項操作前向患者說明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項,減輕患者恐懼心理,使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產生信任感。(4)建立查房制度:循證護理小組護士每日早、中、晚進行查房,嚴密觀察患者術后病情變化,綜合評估患者整體情況;在治療中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針對患者的病情變化,循證做出解決方案。(5)心理護理:針對不同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使患者能夠主動積極的配合治療。(6)出院指導:責任護士講解出院外帶藥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發(fā)放??浦谱鞯谋窍⑷饣颊呓】敌淌謨?,告知患者復診時間。(7)跟蹤隨訪:每周電話回訪,了解患者出院后生活、飲食、服藥等基本情況,耐心積極地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
(1)采用自制的優(yōu)質護理考核表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價,該量表克倫巴赫系數(shù)為0.831。主要包括護理技術、護理質量、病房管理、護理評價及健康宣教五大類50個條目,總分100分,根據(jù)評分結果將護理效果分為優(yōu)、良、差3個等級?!?0分為優(yōu)秀,85~89分為良好,≤84分為差。(2)統(tǒng)計兩組術后第2周、術后1個月、術后半年按時復診人數(shù),并比較兩組按時復診的依從性。
觀察組護理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例)
出院后不同時間段,觀察組復診依從性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復診依從性比較[例(%)]
鼻息肉是鼻部常見疾病,其常見癥狀為持續(xù)性鼻塞,且隨息肉體積增長而加重,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嗅覺減退或喪失[4]。小息肉可通過藥物治療控制生長,藥物治療無效者需行手術治療。鼻息肉引發(fā)的并發(fā)癥較多,若術中切除及術后護理不當則會引發(fā)并發(fā)癥,且術后極易復發(fā),因此護理難度較大[5]。
循證護理模式需要綜合有效評估患者整體情況,護理人員不僅需要具備專業(yè)的技術及豐富的臨床經驗,還要結合一定的科學依據(jù),以最可靠的技術和護理證據(jù)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術后第2周、術后第1個月、術后半年觀察組復診依從性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循證護理模式應用在鼻息肉患者中可提高護理效果及患者的復診依從性,促進患者康復[7]。常規(guī)護理模式多是護士通過自身掌握的護理理論及技術,遵醫(yī)囑對患者進行護理。但常規(guī)護理模式的護理措施過于單一,缺乏針對性。而循證護理在治療前綜合評估患者整體情況,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術前宣教、心理護理及出院指導等護理干預;在治療中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針對患者病情變化,循證做出解決方案;加強護患溝通,取得患者信任,使患者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對疾病的治療和控制有著重要的作用[8]。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模式在鼻息肉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好,能有效提高護理效果及患者復診依從性,促進患者轉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