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珺
解放軍第一七五醫(yī)院 (福建漳州 363000)
腫瘤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腫瘤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嚴重影響居民健康[1]。靶向藥物是腫瘤患者常用的治療藥物,能抑制癌細胞增殖、生長,延長患者壽命。但是,部分患者治療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護理方法,預后較差。因此,加強對腫瘤患者靶向藥物治療中的護理對延長患者壽命具有重要意義[2]。循證護理是一種將科研結論、臨床經(jīng)驗及患者的需求完美結合的新型護理模式,在靶向藥物治療腫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好[3]。本研究選擇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采用靶向藥物治療的腫瘤患者80例,探討循證護理在靶向藥物治療腫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采用靶向藥物治療的腫瘤患者80例,根據(jù)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33~71歲,平均(51.39±2.61)歲。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31~72歲,平均(51.53±2.66)歲。入選患者均確診為惡性腫瘤,且采用靶向藥物治療。排除對治療藥物嚴重過敏患者、合并其他重大疾病患者、精神障礙患者及不愿參加本研究患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觀察病情、指導用藥、心理護理等常規(guī)方法進行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循證護理。
1.2.1 發(fā)現(xiàn)問題
分析患者的病歷資料,結合臨床觀察及與患者的交流溝通找出治療過程中的問題,包括藥物不良反應、患者的心理狀況、生命質量等,并對相關問題進行總結、歸納[4]。
1.2.2 循證支持
根據(jù)臨床發(fā)現(xiàn)的問題,查閱靶向藥物治療惡性腫瘤患者期間護理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學習和交流,了解靶向藥物不良反應及患者不良情緒的解決和護理方法,并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護理計劃。
1.2.3 循證應用
(1)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根據(jù)其性格特點進行心理疏導,給予充分的鼓勵和支持;向患者講解靶向藥物治療的作用和必要性,盡量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5]。(2)皮膚反應是靶向藥物治療后常見的不良反應,需要及時采取預防措施。可指導患者涂抹保濕霜或橄欖油以保持皮膚清潔、濕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浴用品,沐浴時水溫不可過高,縮短淋浴時間,勿在太陽下直曬,有必要外出時戴有邊緣的帽子、穿長袖衣服。(3)手足綜合征:當患者出現(xiàn)手足綜合征后應指導其抬高患肢,以利炎癥消退;采用棉襪或棉手套進行保護,保持手足部清潔干爽,避免接觸到刺激性物體及摩擦、受壓;如有水泡出現(xiàn),可用0.5%碘伏消毒后抽出泡內液體,并用抗生素預防感染[6]。
(1)比較兩組護理后皮膚反應發(fā)生率。(2)采用手足綜合征分級標準對兩組護理前后的癥狀進行分級,比較兩組手足綜合征發(fā)生情況。(3)采用生命質量量表(QOL)對患者的生命質量進行評估,比較兩組護理前后QOL評分[7]。得分越高,生命質量越優(yōu)。
觀察組皮膚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皮膚反應發(fā)生率比較[例(%)]
護理前兩組手足綜合征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63,P>0.05);觀察組護理后手足綜合征發(fā)生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638,P<0.05),見表2。
表2 兩組手足綜合征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護理前觀察組QOL評分為(25.93±4.61)分,對照組為(26.35±4.57)分;護理后觀察組QOL評分為(47.62±5.27)分,對照組為(38.52±5.02)分。兩組護理前QO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081,P>0.05);護理后觀察組QOL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371,P<0.05)。
傳統(tǒng)藥物進入人體后僅有小部分能夠作用于病變部位,因此不良反應較重。而靶向藥物治療能夠顯著減輕不良反應,臨床療效較好[8]。但是,靶向藥物治療仍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包括皮膚反應、手足綜合征等,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影響其治療積極性和生命質量。因此,在對患者進行靶向藥物治療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預防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循證護理是一種將科研結論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的護理模式,其主要過程為提出循證問題、找出循證支持、循證觀察和應用,應用在靶向藥物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QO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首先,通過臨床觀察和病歷分析等,找出循證問題,包括患者治療依從性差、不良反應多等,然后通過資料查閱找出解決方案并制定護理計劃,再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應用。由于惡性腫瘤患者病情較重,且治療過程中有多種不良刺激,導致患者易出現(xiàn)消極、悲觀、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治療依從性較低,因此需要及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增強治療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此外,針對性護理措施能夠有效預防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對于已經(jīng)出現(xiàn)皮膚反應和手足綜合征的患者,通過科研結果和臨床實際情況相結合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的痛苦。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后皮膚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手足綜合征發(fā)生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在靶向藥物治療腫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理想,能夠減輕患者因不良反應產(chǎn)生的痛苦,提高其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