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俊鴿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043-01
語文是什么?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山間美景,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無悔執(zhí)著,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清冷孤傲,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安適自得,更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豪邁灑脫。語文之美,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想要做的是:依靠課改的力量,用語文學科的魅力去吸引學生,讓學生愛上語文,感受到語文的美,體驗語文的無窮魅力,從而真正能讓學生提升語文素養(yǎng),提高語文能力。
一、循循善誘,為學生感知語文之美指引方向。
我們祖國的語言生動優(yōu)美,博大精深。它表情達意的準確與細膩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入選語文課本的文章更是美妙絕倫,不僅具有典范性,而且各具特色。怎樣才能使學生感受得到這無盡的美呢?
首先是讓學生自主學習。首要的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也是現(xiàn)代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
可以這樣做:
(一)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
預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fā)揮學生學習潛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自覺性,讓學生有明確的主動學習方向。
(1)讀通課文,認準字音。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詞。
(2)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3)我的感受和收獲。
(4)我還有什么疑問。
比如,我在教學《冬不拉》一課時,設(shè)計了這樣的自學引導:
(1)本課《冬不拉》講述的是_____族的故事。
(2)正確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3)自學本課的14個生字。
(4)我積累了很多四字詞語。如: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認為:“冬不拉”指的是__________
(6)課文先寫了__________,接著寫____________ ,最后寫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致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
(二)充分利用學習小組。
在教學中,想方設(shè)法提高參與面,增加學習的實效性。孩子們不再恐懼小組討論,而是喜歡,并且在進行小組討論時孩子們有一種成功的喜悅感。因為他們知道通過自己的思考有很多收獲,而不必等待教師給予。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自己先和文本進行了對話,初步感受了語文表情達意的準確與細膩,感受了祖國語言的美妙。
二、精心備課,打造“魅力課堂”。讓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成為學生體驗語文之美的一扇窗。
教學《爬山虎的腳》時,有位老師設(shè)計了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師:請大家讀第二自然段,把你最喜歡的句子畫出來。
(學生自由讀,動筆畫)
師:請你把最喜歡的句子在小組里交流一下,并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熱烈討論)
師:喜歡爬山虎的葉子嗎?誰來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生1:因為它的葉子綠得很可愛。
生2:因為它的葉子顏色在變化。
生3:它的葉子樣子很好看,鋪得也很均勻。
生4:一陣風吹來,爬山虎的葉子就會漾起波紋。
師:“漾起波紋”是什么樣子?
生5:就像風吹到水面上出現(xiàn)的波紋一樣。
生6:就像這樣。(用手勢表示)
師:請大家看課文插圖。閉起眼鏡想一想,那一墻綠油油的爬山虎顏色在變化,一陣風吹來還蕩漾著波紋……多美啊!你能不能把那種美麗的顏色、那種變化的樣子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呢?
(學生輕聲自讀)
師:我聽出來了,你們讀得很好,連我也喜歡上這些句子了。誰來讀給大家聽聽?
(絕大多數(shù)學生讀得有聲有色)
教學古詩《江雪》時,我深入鉆研教材,巧妙設(shè)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方法上,我引導學生用“朗讀品悟、連詞成句、聯(lián)系插圖、了解詩人”四種方法學習古詩,做到一課一得。
在教學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上,先初讀,自學讀通古詩;同桌互相幫助,理解詩意;小組合作,感悟意境,體會柳宗元孤傲而不屈服的心境。我著力讓學生感受古詩的美,體會“寒江雪獨釣”這一千古美學境界。
一千年前,永州的那場雪早已融化,而古詩《江雪》和它的作者柳宗元則會永遠留在孩子們的心中吧!
三、書聲瑯瑯,潤物無聲,為學生感受語文之美創(chuàng)造氛圍。
課堂上學生通過個性化的讀來感受祖國的語言之美。品讀感悟,讓學生的情感思維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之中,真是潤物細無聲,悄悄凈化了學生的心靈,美化了學生的語言。如教學《心中的那盞燈》我引導學生通過指名讀、自由讀、齊讀、分角色讀、男女生對讀、教師充滿深情的引讀,借助多媒體配樂朗讀,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真正理解了的父子之間的真情。
課堂上,舉一反三;在課外,鼓勵孩子們課外閱讀。
學習了古詩《江雪》,我又引導孩子們課外讀寫雪的詩,于是孩子們讀到了這么多美的詩句: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學習了課文《心中的那盞燈》,我推薦學生閱讀描寫父子親情的文章:《地震中的父與子》、《拐彎處的回頭》、《背影》。
以興趣催生興趣,當孩子們著魔般地戀上語文的時候,那些廢寢忘食的苦讀經(jīng)歷,那些搜腸刮肚的思維過程,那些興奮不已的學習體驗,成了學生們獨特的精神享受。
成功的語文課堂對學生來說應該是一種智慧的享受。語文教師應該成為語文之美的化身。讓我們共同努力,讓我們的教學能如智慧的種子一樣埋在孩子的心頭,生根、發(fā)芽,用智慧啟迪智慧,用美來引導美,讓語文之美成為學生生命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