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玉 蘇 丹
自中韓建交以來,兩國各領域交流十分緊密,“韓流”對中國的影響也是非同小可。因而,當今社會綜合性韓語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斷擴大。培養(yǎng)高水平韓語人才,是韓語教學發(fā)展必然的趨勢。而我國的韓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教學目標具有局限性,教師仍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課堂活動方式單一以及教學評估內容片面等一些問題。為了使這些問題得到良好的完善,針對以上幾個方面,筆者對韓國對外韓語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研究,并且從中總結出可以借鑒的內容,希望能對韓語教學的發(fā)展有所幫助。
(一)教學目標具有局限性。很多教師把課堂教材的內容作為教學的目標。事實上,學習的材料還有網絡資源,時政現況,中韓兩國各個領域的交流等,都是韓語學習者要掌握的內容。學習韓語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知識的學習是與社會實踐緊密聯系的。這要求學生在掌握基礎的韓語知識之外,更要了解中韓兩國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將自己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當中。僅限于教材內容的教學目標,無法滿足學生的個人需求和社會對韓語人才的要求。
(二)教師仍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盡管學術界一直在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某些教師,為了自身的舒適,簡單備課,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進行教學設計,并沒有提前了解學生們對韓語知識的掌握情況,沒有詢問學生的需求,韓語課堂,實為教師的“一言堂”。不能實施民主教學。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師所設計的課程內容,與學生的興趣和追求相脫節(jié),致使學生不能積極的學習,最后產生厭學的傾向。
(三)教學活動的方式單一。在韓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問,學生答,教師講,學生聽的講授法,仍然處于主導地位。這種方式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傳授大量的知識,但是,形式單一,很難培養(yǎng)學生對韓語學習的興趣,并且,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也受到限制。盡管一些教師,在課堂活動中,也進行了一些分組學習活動,但活動結束后,并沒有對分組學習的成果進行有意義的教學評價,這樣的活動也只是虛有其表的。
(四)教學評價內容的片面性。教學評價在教學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好的教學評價,可以使教師及時完善課程的內容,能增強學生對語言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而,在中國的部分韓語課堂教學中,教學評價的內容存在著片面性。評價者單從授課教師的角度對韓語教學活動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為教師語言是否流暢,教學設計是否合理,教學內容是否準確。忽略了學生們對教學活動的看法和意見。這違背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一)教學目標重視實用性。為了實現學有所用的目標,韓國的對外韓語教學活動,非常重視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的有機結合。例如,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大二的韓國傳統(tǒng)文化課程中,學習韓國飲食的環(huán)節(jié),為了加深學生對韓國飲食的了解,該章節(jié)理論課結束后,配置相應的韓國料理實踐課程。實踐的場所是一家傳統(tǒng)韓國料理店,學生們在店中擔任不同的角色,進行整個運營過程的實踐。通過實踐活動,激發(fā)了學生對韓語學習的積極性,明確了學習的內容和方向。教師在活動后,對學生們的表現做出鼓勵性的評價,這更增強了學生對適應韓國社會生活的信心。
(二)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導的民主式教學。無論哪一國度,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是關系到教學活動是否能夠達到理想效果的關鍵。教學活動本身就是教師與學生以互動的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全北大學的對外韓語課堂上,教師將學生作為課堂活動的主體,來輔助他們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以韓語教育的課程為例,教師在授課前,首先了解學生的韓語知識水平,并且征求了學生的意見,讓學生們根據各自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按照自己的方式,實施教學活動。學生們完成試講后,教師一一給予評價,他并沒有否定學生們的教學方法,而是告訴他們,你們的方法都很有道理,“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將80%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思考與實踐,20%的時間做出有價值的總結。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明確自身在課堂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個性特點,能在課堂上得到進一步發(fā)揮。學生的想法得到了肯定,人格得到了尊重,更加努力進取,使教學活動達到最佳的效果。
(三)課堂活動形式多樣化。課堂活動是為教學活動增添色彩的添加劑。課堂教學活動豐富合理,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全面的提高學生韓語綜合運用的能力。以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為例,大二的韓語口語課,教師利用學生們對最新韓劇《迷霧》的喜愛,開展了電視劇配音活動,雖然時間很短,但是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為了能夠呈現最佳水平的作品,學生們積極的準備,擴充了知識量。大一基礎韓語課,采用直觀教學法,開展了看圖猜詞的活動,通過小組活動,學生們不僅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同時體驗到小組成員間,互相配合,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還有一些教師,在課外活動中,利用韓流音樂對年輕人們的巨大影響,組織韓語歌曲比賽。采用另一種形式,讓學生們愉快享受音樂的同時,積累了更多的知識。
(四)科學的教學評價。韓國在對外韓語教學方面,十分重視對課堂教學的評價。教學評價具有多元性。課程結束后,教師會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同時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活動也要做出評價,反饋給教學管理者;學生家長也要通過對學生的考察,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做出相應的評價。這種方式,有利于教師及時的改善教學過程中的不足,重視學生和家長的意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民主教學理念。通過積極的評價,鼓勵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學習,樂于參與課堂活動。
綜上所述,針對中國韓語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筆者對韓國對外韓語教學進行研究,通過比較,可以明確韓國對外韓語教學方面,值得借鑒之處:韓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指導學生進行學習。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實際需要,確定教學目標,選擇學習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在平等、愉悅、和諧的氛圍下,指導學生主動的探索更多的知識。對于學習成果,一定要做出科學的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不斷進取,教授學生靈活應用知識的方法,使其成為符合當今社會需求的高水平韓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