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飛
數(shù)的運算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多的數(shù)學知識,因此它一直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基本內容,培養(yǎng)孩子的計算能力一直是我們一線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中最關注的問題之一。簡算能反映學生運算敏捷性、靈活性和獨創(chuàng)性等多種智力品質,其中學生的智力活動靈活程度主要表現(xiàn)在對各類運算定律、法則、性質的合理選擇、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方面。然而,目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普遍比較注重簡算技能訓練而忽視簡算意識培養(yǎng),要使學生真正能夠靈活計算,必須要做到訓練學生簡算技能和培養(yǎng)學生簡算意識并重。
簡算技能是一種體驗,在技能操作中能體會到簡約性,感悟到優(yōu)化意識。反之,僅僅學會簡算技能,沒有簡算意識,技能就只能是一種工具或方法,只是為了計算而計算,并不能在解決問題中達到有效性、簡約性的目的。所以要合理科學地處理好簡算技能訓練和簡算意識導向這一對關系。
一、簡算教學應以簡算技能為基礎
把簡算方法作為技能教學,讓學生知道運算定律的含義,如什么是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讓學生會根據(jù)具體題目類型和數(shù)據(jù)特征,選擇合理的運算定律進行簡算。如在教學“加法運算定律練習課”時,教師先出示一組計算題:(1)634+88+66 (2)855+68+32 (3)196+17+4+183。在新授課時,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湊整在簡算中的重要作用,學生會根據(jù)數(shù)據(jù)特征通過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添加小括號等方法使計算簡便,學生反饋時,知道第一題應運用加法交換律使634和66湊成700,第二題可應用加法結合律,使68和32湊整,第三題同時應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使196和4湊整,17和183湊整。教師安排了三種典型的加法簡算類型:僅運用加法交換律、僅運用加法結合律、同時運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而且在數(shù)據(jù)設計上也是剛好湊整,沒有剩余,幫助學生回憶這兩種加法運算定律。學生在解題時,出現(xiàn)了這種方法:
634+88+66 855+68+32 196+17+4+183
=700+88 =855+100 =200+200
=788 =955 =400
當老師問學生為什么這么做時,學生的回答是這樣能提高計算速度,是啊,我們從學生的解題中不難看出,雖然把634+66+88這一步省略了,但從第一步的700中已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簡算方法,這樣既提高了計算速度,又體現(xiàn)了他的簡算思想。接著學生的方法,老師又出示了一組題:(1)140+219+60 (2)548+52+468 (3)66+34+533+67 (4)5+137+45+63+50,要求學生快速而準確地算出得數(shù),這既培養(yǎng)了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又使學生熟練掌握簡算技能。如果教師只停留在重復這一類特殊數(shù)據(jù)的簡算題上,也就是說只針對計算方法來教學,那就只能讓學生知道這種題可以用加法交換律,那種題可以用加法結合律或者兩種運算定律同時運用,學生對這幾種題型一定熟記于心,對于簡算技能一定熟練運用。但在實際生活中,一些計算題中的數(shù)據(jù)并非像我們教師在讓學生解題時設計得那么嚴密,能夠剛好湊整沒有剩余,所以當老師出現(xiàn)678+87+25時,學生立即就說:這一題不能簡算,老師進一步追問:為什么不能簡算?學生答:因為這三個數(shù)中,沒有哪兩個數(shù)可以湊整。這使老師意識到,光有簡算的本領、簡算的技能是不夠的,學生還沒有形成簡算的意識,以往過度的特殊數(shù)據(jù)(剛好湊整)的訓練會造成學生的思維定式,一遇到普通數(shù)據(jù)就不能靈活地進行簡便計算,這種只注重單一技能的教學是不成功的,這又引起了我進一步的思考。
二、簡算教學應以簡算意識為價值取向
簡算教學不僅要重視訓練學生的簡算技能,也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簡算意識。我們的學生學習了簡便計算,有了扎實的簡算技能卻不主動去應用,這是為什么?原因還在于學生沒有體會到簡便計算的應用價值,沒有產(chǎn)生簡便計算的實際需要,歸根到底是沒有形成簡算的意識,錯誤地認為簡算就是數(shù)學課本中的知識,只有當題目要求或老師要求的時候才需要用到的計算方法,并非生活中的技能。而當教師把簡算教學作為一種價值取向來教學時,這是一種對學生價值、意識的導向,是一種追求——盡可能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尋求更為合理的方法。
三、簡算教學應做到技能與意識并重
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簡算習慣,這就要求我們小學數(shù)學教師一定要讓簡便計算教學貫穿在整個數(shù)學教學的始終,而不是在教材安排學習簡便計算時才對學生提出簡便計算的要求,要將簡便計算與四則混合運算建構起聯(lián)系,讓學生在看到四則混合運算的題目時就能在腦中思考“能否簡算和怎樣簡算”的問題,從而主動調用已有的簡算技能進行簡算。因此教師在平時的計算教學、解決問題教學甚至空間圖形等知識的教學中都要有意識地滲透簡算的思想和意識,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簡算。用實用主義的觀念來說,只要能使計算又對又快又方便就能運用簡算。
計算技能需要專項訓練,意識需要體驗和感悟,靈活運用簡算技能需要簡算意識作為基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簡算意識,滿足意識上的追求,就需要技能來保障,因此要科學合理地強化技能訓練,打好扎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在技能訓練的過程中,隨時進行意識導向,做到技能與意識并重,從而達到技能目標與情感目標的雙豐收。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要為學生的終生發(fā)展服務,培養(yǎng)學生的簡算意識,提高學生的簡算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簡算習慣,成為學生一輩子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