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作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能使學生在擁有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擁有高尚的人格,健康、充實、完滿的情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和諧良好的人際溝通,高雅豐富的人生品味。
關鍵詞:作文教學;情感教育;人際溝通;人生品味
學生的寫作活動是在一種特定的情緒、情感心理狀態(tài)下或處于一定的情感層次上進行的。如果學生沒有情感,寫出的作文也如白開水一般平淡無味。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作文知識的傳授能力的訓練等,只會使學生更富于理性。教師應當在他們增長知識和接受訓練的過程中,同時也磨煉意志,增強對科學、對事業(yè)、對民族的感情,在學會學習的同時學會關心,在學會思考的同時學會忠誠。使學生在富于理性的同時,也富于情感。
一、 讓學生體驗到豐富而又健康的情感
作文教學要從內(nèi)容入手,要注意幫助學生積累材料。首先要讓學生熱愛生活。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美麗如畫,生活內(nèi)容豐富多彩,要指導學生細心體會和認真觀察自然景觀和多彩的社會生活。如果學生不留心,就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許多值得寫的內(nèi)容就會從眼皮底下消失,學生寫時又無話可說。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心里沒有情感體驗,沒有“情”,又沒有“感”,當然覺得沒有什么值得寫。因此,我們要結(jié)合課文教學教給學生各種觀察方法,讓他們充分發(fā)揮各感官作用,提高感知水平,觀察自己熟悉的家庭生活、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以及變化多姿的社會生活,并寫觀察日記。這樣學生在提高觀察能力和積累大量素材的基礎上,會變得容易對周圍世界有“情”,有“感”,遇到事情就會很快捕捉到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體驗。
其次,主動組織開展活動,讓學生體驗豐富而又健康的情感。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如果學生的生活空間有限,每天上學到學校上課,放學回家就開始埋頭做作業(yè),雙休日還上許多額外的課程,如鋼琴課、書法課、國畫課等等,在這樣填鴨式的教育下,學生學習壓力大,疲于應付,無法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們生活枯燥乏味,體驗不到豐富的情感。如果小學生的生活豐富了,他們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東西多了,自然就會有話可說。學生只有在高度和多方發(fā)展的精神生活中,才可能體驗到豐富而又健康的情感;反之,在豐富而又健康的情感催動下,又可促使自己的精神生活進一步得到高度的和多方的發(fā)展。因此,必須適時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實踐活動,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寫作素材?;顒有问接袇⒂^游覽、訪問、競賽、科技制作、慶祝會、郊游、勞動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有新鮮的真切的感受,體會到豐富的情感,就能寫出有血有肉充滿生活情趣的作文。這同時也為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擴充有關的知識經(jīng)驗。
二、 創(chuàng)設優(yōu)良的情境激發(fā)熱情陶冶情感
良好習作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讓學生饒有興味地、主動積極地投入寫作訓練中去,在發(fā)展他們的語言、思維的同時,和教師、同學進行健康情感的雙向交流,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寫作,也有助于塑造學生完善的人格。據(jù)研究,在決定一個人將來是否能夠有所成就的諸多因素中,智力的作用充其量只占30%,而70%取決于情感智力。一些智力平常的人,由于其超人的刻苦精神及和諧的人際關系,最后獲得成功。因此,潛移默化塑造學生完善的人格對學生未來的成才是至關重要的。
課堂是師生積極情感雙向交流的樂園,這其中教師的情感投入很重要。因此在寫作前指導中,教師要以自己豐富真摯的情感去引起學生的心靈共振,點燃他們的寫作激情。讓學生回憶活動的過程,用錄像、錄音、幻燈、課件素描等再現(xiàn)活動片段,讓學生講述活動的經(jīng)過。由于情緒和情感是隨著情境的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變化而變化的,創(chuàng)設情境又可以讓學生重新體驗活動時的情感與心靈感受。如指導寫作《可愛的校園》,指導學生觀察之后,可向?qū)W生提供思考題和作文信息線索
1. 寫校園的可愛要從哪兒方面入手?2. 怎樣才能體現(xiàn)校園的特色?引導學生抓住三個描述點:花園,環(huán)境優(yōu)美如詩如畫;樂園,師生同譜新曲,新穎有趣搞活動;學園,園丁育花景,學子愛學習。以多媒體的手段再現(xiàn)校園的環(huán)境、活動的場面及師生相處的和諧情景,讓學生進行多角度聯(lián)想,激起學生熱愛校園的情感。同時還升華到愛環(huán)境、愛祖國。這樣就營造了良好的寫作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引起學生的寫作沖動。學生在良好的習作環(huán)境中,不僅能很好地完成習作,更讓學生重新體驗到豐富的情感,久而久之就能潛移默化陶冶學生的情操。
三、 在習作評改中逐漸發(fā)展學生的情感
在習作評改中,教師的作文評語對學生來說舉足輕重,評語絕不能僅停留在指導學生怎樣做的層次上,更不能以成人標準、小作家水平妄作評判,應多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評價,傾注自己一腔情感。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習作中的閃光點,評語應用如同朋友般輕松、親切的談心式、商量式、探討式、啟發(fā)式的語氣,言語中包含教師的信任和期望,使學生感受教師真切的關注,如“這句話不能充分表現(xiàn)我獲獎后的欣喜心情,請你在原句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工修改,相信你一定會寫出更精彩的句子來!”“這一段是不是可以這樣安排,你看呢?”等等。如此根據(jù)不同的習作,在內(nèi)容、形式上的成敗得失,使用不同的語氣,有利于縮短師生間的心距,獲得學生的情感認同。
在講評作文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作文的成功之處,讓學生體會到作文成功的歡樂,教師不僅培養(yǎng)他們對作文的興趣,還引導學生的感情往健康向上的方向發(fā)展。如布置學生寫《暑假的一件事》,有一個學生以《釣魚》為題,寫的是暑假里跟爸爸去釣魚,用小轎車把他們送到養(yǎng)魚場,有人送上大涼傘、大西瓜等。不一會兒他們就釣了大魚,中午吃過一頓豐盛的午餐,轎車又把他送回家。文章的結(jié)尾是這樣寫的:“我爸爸釣魚與眾不同,因為他是行長”。我了解這個學生平時也比較驕蠻,明白他心中對父親的行為感受是褒多于貶,因此批語我是這樣寫的:文章的材料選得不錯,很有特點,說明你認真觀察生活。但這件事做得對不對,你認真思考了嗎?老師認為結(jié)尾很不恰當,想想看,應怎樣改?他后來修改的結(jié)尾是:“我爸爸釣魚與眾不同,因為他是行長。雖然這次釣了很多魚,可我一點兒也不高興。今后我再也不釣這樣的魚?!蓖ㄟ^這樣評改,發(fā)展了學生健康的情感。
參考文獻:
[1]王全志.作文,是心靈的輕吟低唱——淺談新課程改革下的作文教學[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C].2010.
[2]蒲海霞.作文教學中的“望、聞、問、切”[J].吉林教育,2011(20).
作者簡介:
楊萬里,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q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