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快速提升,各個領域也實現(xiàn)蓬勃發(fā)展,其中教育領域也在此背景下提出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理念,要求各個學科教師在教學中將課堂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注重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更應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掌握重點和難點英語知識。對此,本文從創(chuàng)設生動情景、巧用信息技術以及優(yōu)化師生互動等分析在以學生為中心背景下小學英語教育教學的方法,望給予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方法
英語是小學教育重點和難點課程,由于脫離學生母語,以致于很多學生認為學習英語有一定難度,再加上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單一沉悶,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熱情。小學英語教師應從多角度打破這一局面,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良好英語學習習慣,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應用能力,進一步提高綜合素質。
一、 創(chuàng)設生動情景 優(yōu)化重點難點知識
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依舊占據課堂主體地位,并沒有充分重視學生個性發(fā)展和需求,以致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其個性被壓抑,消磨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甚至不愿主動和英語教師互動,也有部分學生認為在課堂上主動回答教師問題會被他人看做是賣弄知識,課堂氛圍一度陷入沉悶,無疑影響課堂教學效率。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學生主體地位得到重視,教師應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設生動情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school一詞,教師可根據教材中提出的提示畫面讓學生討論“What is in your dream school?”并給予學生思考和想象空間,之后讓學生運用所學英語闡述自己想象中的學校,有學生回答:“There are many playgrounds in the school,and many friends”,此類教學模式有較強的開放性,促使學生明確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當中,活躍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二、 巧用信息技術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年齡偏小,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英語教師就可緊抓學生這一心理運用集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于一體的多媒體信息技術,調動學生參與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其中微課就是信息技術中的一種類型,直觀形象是微課最顯著的特點,小學英語教師科學合理運用微課資源可以使抽象性概念知識變得具體化,靜態(tài)文本更具有生動性,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同時使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充分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和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目前部分小學英語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體制影響,在口語課堂教學中依舊運用單一沉悶的方式,即在不考慮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為學生灌輸大量知識,而學生只是處于被動聽講狀態(tài),基本很少有時間演練和討論,師生之間也沒有互動,影響學生吸收口語知識。對此,英語教師可以在翻轉課堂中融入教學材料,促使學生在情境中運用所學語言材料。以fun story一課為例,英語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討論故事中的人物在做什么,再讓學生分別扮演故事中的人物情節(jié),教師再帶領全體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故事。學生在朗讀中會下意識模仿教師語音語調并在此基礎上優(yōu)化自身口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增強學生口語能力。
三、 優(yōu)化師生互動 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英語學習不同于語文和數(shù)學學科,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溝通交流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和交際能力。課堂氛圍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結果,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率。學生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無疑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給予尊重并為學生營造活躍和民主的課堂氛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氛圍在互動教學模式下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方式,先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之后再布置課堂教學任務,發(fā)揮教師指導作用,注重培養(yǎng)學生合作、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英語教師可以在傳統(tǒng)的group work中將游戲引入課堂教學當中,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和想象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間。例如當前受到青少年廣泛歡迎的《王者榮耀》游戲,教師就可將此游戲作為藍本,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角色并設計英文獨白和文字并與其他人對話,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是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的傳授,更是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以及信息獲取。
四、 結語
總而言之,以學生為中心是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教師針對不同學生實施個性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但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模式并非一蹴而就,英語教師應時刻將此教育理念放置心中,引導學生享受學習和快樂學習,增強英語應用能力,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蔡佳佳.小學英語課堂情境教學的問題及對策——以PEP新教材為例[J].考試周刊,2017(22):137-138.
[2]侯力爽.淺析“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應用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效果[J].亞太教育,2016(2):186.
[3]駱紅.基于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方法分析[J].教師,2017(27):64.
作者簡介:呂冬雪,內蒙古自治區(qū)烏海市,內蒙古烏海市烏達區(qū)勝利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