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雪
內(nèi)容摘要:《語文新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明確要求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那么,我們?nèi)绾卧诮虒W中加強口語交際訓練呢?本文談?wù)剛€人的看法。
關(guān)鍵詞:口語交際 途徑 能力
口語交際是人們生活和學習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較高的言語交際水平只有經(jīng)過不斷的訓練方能達到。小學生入學前已具備了基本的日常言語交際能力,我們在對其進行訓練時,主要是讓他們逐步向規(guī)范、準確、有條理和有一定文化底蘊等高層次發(fā)展?!墩Z文新課程標準》總目標中就明確要求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蓖瑫r在各年段也提出相應(yīng)的要求。那么,我們?nèi)绾卧诮虒W中加強口語交際訓練呢?
一.以閱讀為基點,在讀中訓練
加強口語交際訓練,可以促進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新大綱指出,“要利用語言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边@就要求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認知特點,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課文優(yōu)勢,激發(fā)全體學生參與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
1.利用插圖訓練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語言教材,大多圖文并茂、相得益彰。老師教學時,可讓學生觀察圖畫,進行口語練習。訓練時要注意有順序,有重點,注意表達準確、到位。然后對照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描繪的,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詞用得妙。這樣一方面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和理解。
2.結(jié)合課文語段進行訓練
語文教材中選的課文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對其中一些結(jié)構(gòu)或句式有一定特點的課文,我們可結(jié)合相關(guān)的語段,進行言語交際訓練。如《海底世界》一課寫用特制的水中聽音器,聽海底聲音的描寫很有特色,采用了“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在引導學生弄清句式特點后,可讓其結(jié)合平時的學習和生活進行仿說。這不但便于學生掌握、運用,也增加了課堂情趣。
3.借助想象訓練
有些課文,在結(jié)尾時雖言已盡,但意無窮,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教學中我們老師察微觀細,挖掘教材,捕捉學生語言的孕育契機,引導學生通過想象、補白,進行言語表達訓練。如《狼和小羊》一文的結(jié)尾寫道:“狼不再爭辯了,齜著牙,向小羊撲去?!睋淙サ慕Y(jié)果怎樣?那么我們可讓學生分組討論,展開想象,給課文續(xù)編結(jié)尾,在這個續(xù)編的過程中,學生各抒己見,既發(fā)展了想象能力,又鍛煉了每個學生言語表達的能力。
4.在交流感受中訓練
在初讀課文后,可讓學生說說:課文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對課文中哪些地方感興趣?哪些地方還不懂?在學完課文后,可再讓學生讀讀課文,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令你感動?為什么?這種訓練,可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促進學生言語表達能力的主動發(fā)展。
二.以主體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增強導練意識
“訓練”的要義在“訓”和“練”兩個方面,在口語交際訓練中,“練”往往顯得更重要。因為任何能力的形成,只有主體自身經(jīng)過反復歷練才能實現(xiàn)。在口語交際訓練中,教師一定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完成一切聽、說交際活動。這是口語交際訓練的出發(fā)點。但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應(yīng)發(fā)揮主導作用,應(yīng)加強導練力度。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口語交際的各種素質(zhì)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因為,學生閱歷少,口語能力弱,無論傾聽、表達及應(yīng)對能力,還是交際態(tài)度、聽說習慣、文明素養(yǎng)都比較缺乏。因而他們在口語交際中必然會出現(xiàn)問題,產(chǎn)生困惑,此時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就成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逐步提高的催化劑。教師的“導”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教導。學生在與人交流中遇到困難,溝通難以順利進行時,教師直截了當?shù)亟探o學生正確的辦法。如《買文具》一課中的口語交際活動:
生:這個文具盒多少錢?
師:沒聽見。請注意禮貌!
生:阿姨,請問這個文具盒多少錢?
師:你挺有禮貌的!不貴,15元。
生:太貴了,7元怎么樣?
師:不賣。
生:阿姨,給點面子吧!
師:哀求是沒有用的,還是動腦筋,想辦法找商品的毛病。
生:(拿起文具盒看了看),阿姨,這個文具盒有點松動了,便宜點兒吧?
師:12元,怎么樣?
生:我只有10元錢,不賣我到別處去買了。
師:成交。
這個片斷中,教師前后兩次教導,使學生懂得禮貌的重要和砍價的技巧,保證交易的順利進行,直到最后的成功。
2.誘導。口語交際訓練也要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生遇到問題教師不能包辦代替,而應(yīng)通過語言暗示、問題探究等手段,啟發(fā)自我解決如《學習推銷商品》一課,學生往往只注意向?qū)Ψ浇榻B商品的性能、用途、價格,而忽視推銷的“目的”,教師一句“別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最后還要說句什么”的提醒,使學生恍然大悟,趕緊補上:“我建議您買下它,相信你一定會喜歡的!”
3.輔導。學生總是存在著差異的,因此每次口語交際訓練,總有些學生無法與他人交流與互動,不能達到訓練目標。因而此時教師必須加強個別輔導。教師可以以學習者的身份與這些學生結(jié)成學習伙伴,為其提供一些必要的語言內(nèi)容上的支持,對其聽說習慣、交際方式、態(tài)度、情感、禮儀等作指點或示范;還可以取“長”補“短”,即讓那些思維敏捷,善于表達的學生發(fā)揮他們長處,通過同學間的互動、交流去影響、帶動交際有困難的學生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有效的訓練。
三.以活動為延伸點,加強實踐訓練
口語訓練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而教學時間卻極為有限。因此,口語交際訓練不能僅局限于課堂,有道是“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蔽覀冞€應(yīng)創(chuàng)設(shè)口語交際訓練的大環(huán)境,充分利用學生間的合作交流,拓寬訓練面,增加訓練量。
從更深的層面上分析,口語能力可以通過課堂訓練來提高,而口語交際還包括交際心理的訓練,因而還必須以課外活動為延伸點,加強實踐的訓練。具體有以下幾種做法:
1.小記者采訪活動。即教師有意識地布置采訪任務(wù),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從采訪爸爸媽媽到同學老師,從校內(nèi)到校外,內(nèi)容由簡單到復雜,要求由低到高,促使學生人人參與社會實踐,鍛煉人際交往能力,這是克服交際心理障礙的有效方法。
2.小主持人活動。讓學生來主持每天的晨會說話課,時間雖然短,話也不多,但由于角色的特殊,學生們精心準備,同時勇于全班學生,對于增強學生的得人心很有幫助。
3.小劇團演出活動。教師提供一定的材料,學生按興趣組成“臨時劇組”,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排練,嘗試把課本片斷,搬上“舞臺”,把童話故事、生活情景等搬上“舞臺”,從中體會不同的場合、不同角色運用情感、語調(diào)的不同,體會朗讀與口語表達的不同。學生們精心準備的過程,演出及同學們的語言過程,都是學生規(guī)范語言、體驗和積累語言的過程及提高表達能力的過程。
未來的社會是合作的社會合作離不開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語交際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也是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因此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拓展口語交際訓練的途徑,只有這樣方能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才能在提高學生語言的豐富性和情時,培養(yǎng)他們語言的生活化、個性化。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
[2]李秉德:《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3]劉伯奎:《口語交際策略》,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4]《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全日制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
[5]王達云:《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青年文學家》 2011年第14期。
[6]邵亞娟:《淺談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吉林教育》2011年第25期。
本文系2016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兒童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GS[2016]GHB0034系列文章。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回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