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華
【摘要】在傳統(tǒng)課堂的基礎上,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網(wǎng)絡技術及多媒體而開展的“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充分融合了傳統(tǒng)教學與在線教學的優(yōu)勢,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深度及學習效率。中職思想政治課是中職必修課程之一,其旨在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幫助學生塑造健全人格、提高道德素養(yǎng)、提升愛國主義情懷。在信息化背景下,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來開展中職思想政治課是一項有效途徑。
【關鍵詞】信息化背景 中職思想政治課混合式教學模式
一、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概念和特點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其通過充分融合傳統(tǒng)教學與在線教學的優(yōu)勢,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不斷邁向深度學習?;旌鲜浇虒W模式主要有以下三項特點:
1.線上有資源
雖然對于非計算機專業(yè)的教師來說,線上資源的建設是一項比較困難的工作,但混合式教學模式所倡導的并非多么高端的線上資源,簡單的建設微信公眾號、錄制視頻或者制作PPT課件即可,這只需要學校方面提供基本的硬件設施,加上教師進行2~3個小時的軟件應用學習,即能夠勝任這項工作。
2.線下有活動
學習需要理論與實踐兼并,在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時,僅對學生進行線上理論知識的傳授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活動來檢驗、鞏固及轉化線上知識的學習成果,一般當學生經(jīng)過了線上自主學習和線下教師的查缺補漏與重點突破后,再由教師精心為學生設計課堂活動,以強化對所學知識的應用。
3.過程有評估
混合式教學模式無論是線上學習還是線下實踐,都需要教師及時給予學生反饋與評價,從而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明確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以便對優(yōu)勢之處進行繼續(xù)發(fā)揚、不足之處進行不斷改進,同時也方便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成果來制定下一步的教學計劃。
二、信息化背景下中職思想政治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優(yōu)勢
1.豐富教學資源
中職思想政教材中的內容雖然是“硬核”教學資源,但是僅有這些是不夠的,若想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開拓更廣的視野、形成更深的情感體驗,還必須要在已有教材的基礎上不斷豐富教學資源,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正是豐富教學資源的有效途徑。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在信息化背景下所產(chǎn)生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新型教學模式,其既然依托于信息技術、網(wǎng)絡技術及多媒體,那么自然就能夠非常方便、輕松地搜集和引用網(wǎng)絡上的豐富教學資源,從而使學生足不出戶就能聞天下事。
2.提高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比欢?,對于大部分中職學生來說,思想政治課是一門比較枯燥、乏味的課程,很多中職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評價就是“大量空洞的說教”,自然也提不起濃厚的學習興起。而作為中職思想政治教師,首要原則就是要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喜歡上思想政治課,繼而主動探索思想政治課的知識。但是,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顯然做不到這點,只有依靠混合式教學模式,才能夠改變傳統(tǒng)課堂給學生帶來的枯燥、乏味感,使學生在線上自主學習和線下自由討論的過程中逐漸找到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
3.培養(yǎng)學生思維
學習是一個思維的過程,如果缺少了思維,而單純以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憶中職思想政治課的知識點,那么即使能夠對知識點倒背如流,也不算是真正掌握了知識。中職思想政治課本身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了較強的思維能力,才能夠在遇到一些案例時通過自主思考來進行辨答和論證。而在信息化背景下,充分利用網(wǎng)絡上龐大的信息資源和多媒體工具,將原本單一的文字信息轉化為圖像、動畫、音頻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充分發(fā)散思維去進行想象和思考,正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信息化背景下中職思想政治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措施
1.利用微信豐富人文教育資源
中職思想政治課應當重視對學生的人文教育,而在信息化背景下,可以利用微信的便利來豐富人文教育資源。首先,可以從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入手,通過微信等新媒體技術,建立學校微信公眾號、微信群或QQ群等,每天給學生推送各種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內容,如《中華經(jīng)典晨讀百篇》等,并結合線下教學,在課上帶領學生誦讀這些內容。其次,可以從紅色文化入手,利用微信公眾號設置革命文化板塊,具體可以涉及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等,一邊給學生持續(xù)推送,一邊在校園內及思想政治課堂上持續(xù)開展相關實踐活動,以充分做到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再者,還可以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手,利用微信平臺設置“身邊的榜樣”欄目,積極報道學校中發(fā)生的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人真事,以榜樣的力量影響與激勵廣大學生。
2.利用微信開設精品宣傳專欄
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平臺開設精品宣傳專欄,將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入中職學生的生活當中,大力宣傳重民本、講仁愛、崇正義、守誠信、尚和合等核心思想觀念,建構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同時,教師可以將精品宣傳專欄教給學生去打理,例如先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并給每組排好序列編號,再從1號小組開始逐一管理精品宣傳專欄,每周一輪換,要求各小組成員通過共同協(xié)作來完成每天的宣傳資源搜集、編輯及發(fā)布工作,還要負責與底下的評論留言進行互動。需要注意到是,必須要注重宣傳內容的原創(chuàng)性,不得抄襲、照搬他人作品。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定期評選優(yōu)秀稿件,給獲獎小組或學生一定的學分獎勵。
3.利用微信打造德育活動模塊
信息化背景下中職思想政治課混合式教學模式打破了空間與時間上的限制,其沒有固定的教學場地和時間,這雖然是一項優(yōu)點,但同時也存在著這樣一個問題:學生是否登錄微信、是否打開鏈接來學習全憑自覺和自愿。因此,教師必須要努力尋找學生感興趣的形式和內容,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經(jīng)實踐發(fā)現(xiàn),通過在微信平臺上打造德育活動模塊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德育活動模塊可以分為四大部分:校園文化模塊、志愿服務模塊、社團風采模塊以及朋輩教育模塊。其中,校園文化模塊主要是介紹團委和班級的各項文體活動、學習活動、黨團活動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這些活動;志愿服務模塊主要是宣傳學生志愿服務與政策,鼓勵學生主動參加志愿服務;社團風采模塊主要是介紹學校社團情況,給學生提供一個社團活動展示和交流平臺;朋輩教育模塊主要是表彰學生中的朋輩榜樣,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4.利用微信進行線上互動和資源共享
中職思想政治教師可以在課下組建微信群,并邀請全班學生都加入其中,從而打破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使師生可以隨時隨地在微信群內進行交流互動。當學生在線下學習過程中遇到了不懂的問題時,可以直接在群內詢問大家,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只要看到了別人的提問,都可以實時參與討論。同時,無論誰找到了有用的學習資料后,都可以自主上傳至微信群中,以供大家共享。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課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幫助學生塑造健全人格、提高道德素養(yǎng)、提升愛國主義情懷的重要課程,因此在我國的中職教育中一直都十分重視思想政治課。在當前的信息化背景下,中職思想政治教師應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網(wǎng)絡技術及多媒體的優(yōu)勢,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深度及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曉明.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J].中小學數(shù)字化教學,2018,(01):53.
[2]何東軒.微信公眾平臺在中職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J].職教通訊,2017,(3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