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顯飛 李芳惠
摘要:本文主要談我們在鄉(xiāng)村小學作文教學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一些有效的作文教學途徑、教學形式和方法,消除學生畏懼作文的心理,誘發(fā)學生寫作欲望,使學生愿作文、樂作文。
關(guān)鍵詞:作文教學;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4-0041-01
作文教學曾一度是我們的困惑,農(nóng)村的學生,因受某些因素的影響和條件的限制,作文能力較低,導致他們視作文為畏途,怕作文、恨作文、不愛寫、不會寫,最后,為了應付老師就抄襲作文交上來,或亂寫一段文字上來。而作文又是語文的重頭戲,不把作文指導好,就無法提高學生語文成績和語文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得不做多方面的嘗試,以便找到最適合農(nóng)村作文教學的有效的途徑、形式和方法。
那么如何提高農(nóng)村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恐懼心理,使他們愿意寫作、樂于寫作呢?
首先,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良好的語言習慣。
這里是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講的是壯話,學生們受語言習慣的影響,寫作文時常常出現(xiàn)錯誤的語序表達。如:普通話里說“語文老師”,壯話是“老師語文”。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由于壯話我懂的不多,所以很難舉例。但在看學生的作文過程中常可以看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句子,與普通話的語序完全不一樣,這肯定就是受壯話的影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鼓勵學生在學校里不管是上課還是其他時間,一律說普通話,不要說壯話。還鼓勵學生可以通過多讀、多聽、多說,來養(yǎng)成正確的、良好的普通話語言習慣。這樣作文時就可以避免出現(xiàn)語序混亂的現(xiàn)象。
其次是穩(wěn)抓基礎(chǔ),分片段練習,盡量以體驗式作文為主,提升學生寫作的自信心。
鄉(xiāng)村學生害怕寫作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作文基礎(chǔ)知識差,多數(shù)學生完全搞不懂作文的概念,不知道一篇作文是如何寫出來的。也就是整個作文的過程根本不會操作。所以,首當其沖是要手把手地、拆分式地、一步一步地以可看可感的教學方式帶領(lǐng)學生們感知作文的全過程。抓好學生作文的基礎(chǔ),教會他們作文的基本方法。如:如何審題?如何構(gòu)思作文的全過程,并以可視的框架形式展示于草稿紙上?如何有效地組織作文材料和文字?如何寫好開頭結(jié)尾?如何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做到敘述有條理?如何把內(nèi)容寫具體?如何把語言寫得生動具體?如何通過具體的立意去提升作文的中心抒發(fā)自己的感情等等。以及要對作文做好分類指導。小學階段可主要教學生學會寫好一幅圖、一處景物、一個物品、一種花草、一種動物、一次活動、一件事和讀后感、想象作文、看圖作文、常見的應用文等。在作文的教學過程中要十分有耐心地逐步指導學生,分片段、體驗式練習,比如:這幾節(jié)課專門教掌握和練習首尾呼應法寫好文章的開頭結(jié)尾,下幾節(jié)課專門練習寫作文的中間部分等等。都要有計劃、有步驟、有預案、有方法地進行。慢慢地教,不能著急,教到學生徹底弄清楚、弄明白為止。因為學生只有弄清楚了作文的整個過程,掌握了寫作文的基本方法、技巧,才不會害怕作文了,才敢于作文、樂于作文。這一點我們深受體會,我們的學生后來都非常喜歡寫作文,單元作文要求寫一篇,很多學生寫了兩篇、三篇交上來。有時評價展示后,有些學生受啟發(fā)又另寫上來,創(chuàng)作的欲望很強烈。
最后是通過多種渠道豐富學生作文內(nèi)容。
1.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寫好觀察日記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讓學生寫觀察日記,把隨時隨地看到的人、事和物及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可以觀察景物,也可觀察社會生活。
當然,還要有專門的觀察作文課。一次,我們布置學生寫一次觀察種子發(fā)芽的日記,讓學生在家進行實驗,并要求家長書面證實。最后,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都非常聰明,選擇了一些黃豆、蒜頭等容易發(fā)芽的種子,觀察得特別仔細,日記中不但寫下了種子發(fā)芽的過程,還生動地寫下了自己的感受,如:“第二天,黃豆的肚子鼓鼓的,像一個可愛的胖娃娃?!薄暗搅说谌?,種子還安然無恙的睡在泥土里,我按耐不住了,把它挖了起來?!薄拔蚁胍苍S明天它就能長成參天大樹了吧?帶著這個美好的愿望我進入了夢鄉(xiāng)?!钡鹊?。這些句子很美,但孩子們并不需要費盡心思地去想,因為,這就是他們當時心里的真實想法,只要把它寫出來就可以了。
2.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的作文資源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習作文和閱讀的熟練技巧……”我于是很注重把教材中的課文作為例子,憑借對語文課本中所選人的課文進行深入細致地分析。讓教材中的課文成為鞏固學生作文方法的最好例子。每次學完課文后,我們都會特意引導學生歸納寫作方法、學習寫作技巧,最后指導學生進行讀與寫的對應練筆。如:我們在上《山中訪友》一文是就特別注重分析作者的寫法,授課完后,我們帶領(lǐng)學生們,到學校后山的小樹林里,讓學生們深入觀察并嘗試與大自然對話,與樹擁抱,與花親吻……?;貋砗笞屗麄兡7隆渡街性L友》寫成一篇文章。學生們都寫得相當精彩。
3.培養(yǎng)閱讀興趣,做好讀書筆記
閱讀與寫作文是相關(guān)的。在掌握寫作方法、寫作技巧后,學生作文可以達到中上等水平,但真正優(yōu)秀的文章還是離不開長期的閱讀和積累的。鄉(xiāng)村的孩子,由于家庭的原因、公共資源、設施配備等原因,他們手頭上能拿到的讀物真的是遠遠不能滿足小學生閱讀需要的。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教室設了一個班內(nèi)圖書角,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課外讀物來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要寫好批語,總結(jié)起來應把握住一點,盡量摒棄空泛的說教,多鼓勵、多夸獎,多提優(yōu)點,少指缺點,細心尋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哪怕是精彩的一段話、精妙一句話、精湛一個詞,都要給與肯定,給與表揚,以便增強學生作文的自信心。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币岣邔W生的寫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語文教師要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有效的作文教學途徑、教學形式和方法,幫助學生消除畏懼作文的心理,誘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努力讓學生對作文由“怕”寫變“樂”寫,由被動變主動,樂于作文、樂于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