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戲?。耗趺蠢斫庑鰬蚯?/p>
黃新德:《玉天仙》是黃梅戲第一個正正規(guī)規(guī)的小劇場戲曲。這是一個挑戰(zhàn),某種意義上說是一次回歸?,F(xiàn)在很多人口口聲聲要恢復傳統(tǒng)文化,卻不知道傳統(tǒng)到底是什么。中國戲曲以前就是在勾欄瓦舍演出的,與觀眾距離很近,就是小劇場形式嘛。現(xiàn)在所謂的通天大道便是大部隊、大制作、大投資,有些戲政府給了大把的錢,然后演兩場就收了,布景放到倉庫里去了。我們在一群高人的幫助指點下,走了這么一條小路。我們這戲沒要政府一分錢,我個人認為它的意義在這里。這種小隊伍、小成本、小制作的意義,很可能是當今亂象中的一股清流。
上海戲劇:戲曲對朱買臣這個故事已經(jīng)有許多演繹,黃梅戲版本有何特色?
黃新德: 我們這個戲的解讀跟人家不一樣,對朱買臣到底是好人壞人不做定論。我們在中科大演出的時候,一位老教授看完說得回去考慮幾天。我們這個戲起碼丟給了他一個大大的問號,而不僅僅提供了一種娛樂需求。如果這個戲能引起更多的現(xiàn)代年輕男女關(guān)注的話,也算是拋出一個話題,這是一次進步。中國駐韓國大使看了以后說,我們這戲讓他思考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就是說戲曲開始探討人性了。
我屬于“70后”,為什么要干這個事?因為我覺得這戲有點意思,也希望它有意義,戲不但要好看,還要看好。
上海戲?。耗X得做這個戲的意義是什么呢?
黃新德: 我們是想要找回自己。戲曲正在逐漸被蠶食,被話劇化、電影化、娛樂化、雜技化,我們在找,盡管找的過程中未必能做到多么準確和完美,起碼我們走出了這一步,我參與了就很幸福。我似乎感覺到當年歷史的那些痕跡,就是前輩們在小劇場中是如何去爭取觀眾的。我們也在爭取當下的觀眾。在《玉天仙》中可以看到當下,我們不是完全復古、說教、食古不化,而是站在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盡可能地吸收現(xiàn)代元素、注入現(xiàn)代精神,在尋找自我的同時壯大思路。時代變了,完全復古是不行的,文物展示就沒意思了。要讓觀眾靠近戲曲,我覺得這是一條路,可能是一條崎嶇小路,我們走著看。
上海戲劇:能否就《玉天仙》來講講戲曲要走怎樣的創(chuàng)新之路?
黃新德: 我從演員的角度,談不出大理論。我的感受就是前輩們往往因為沒有文化基礎(chǔ)、沒有精力和能力來總結(jié)提煉形成理論,這是戲曲的軟肋。但是,戲曲之所以流傳到今天,是因為它包容又善于消化吸收,現(xiàn)在這種吸收能力、消化能力都遠遠不如從前了。話劇在努力地大量吸收戲曲的養(yǎng)分,化為自身所需。然而我們好多戲曲作品卻在拋棄自己的東西努力把自己變成話劇,這是不可取的。
上海戲?。耗蔷驼?wù)勀谛霰硌葜械囊恍w悟?
黃新德: 就表演上來說,過去我們有一種距離感,有大樂隊、有燈光、有大隊人馬在臺上給你捧場,即使有些不足,但距離產(chǎn)生美嘛。然而在小劇場演出,你一個人孤零零的,就是當眾孤獨,近乎“裸演”的狀態(tài)。距離近,壓力就來了,你絲毫不能懈怠,任何打馬虎眼都是砸自己的場。
我們這戲不是復古,不能完全照搬過去的演法,而是一種全新創(chuàng)作,再說黃梅戲里也沒這個傳統(tǒng)戲。傳統(tǒng)戲有套路,比如笑該怎么笑,走路應(yīng)該怎么走,又比如說我這個角色朱買臣嚴格來講是衰派老生,是有行當?shù)?,過去戲曲就是按照行當來定人物。
上海戲?。耗诒硌葜惺欠窠梃b了話劇的表演方式?
黃新德: 為什么不可以借鑒?我演的不是一個行當,我演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此時此地這個人物怎么想、怎么感受的。如果用戲曲的程式手段無法表現(xiàn)的話,為什么不把話劇的體驗由內(nèi)到外地散發(fā)出來呢?
我們?yōu)槭裁床晃找恍┰拕〉倪@種體驗呢?主要是體現(xiàn)在用行當來演人物,現(xiàn)在戲曲是用人物來演行當。演員的最高境界是演人物。我覺得凡是真想進步的戲曲演員,不能在流派中醉生夢死,而應(yīng)該在創(chuàng)新中守住本體,同時張開你的翅膀,擁抱所有的營養(yǎng)。
再說,借鑒話劇是很正常的,藝術(shù)是相通的。金山、趙丹拜了周信芳為師。很多話劇古裝戲都會借鑒京劇的亮相眼神、臺詞韻味,他們早就在吸收我們。話劇在拼命運用我們戲曲的手段擴大自己的容量,而戲曲節(jié)節(jié)敗退,這是否太輕視自己了,而輕視自己的同時將會失去自己。
上海戲劇:就像您剛才說的,以前的戲曲人一直在融合、吸收、消化,那么現(xiàn)在呢?
黃新德: 誰說戲曲不改革,戲曲從來就是改革派。沒有改革,哪兒來梅蘭芳,哪兒來梅派呢?
我們前輩如梅蘭芳大師都是改革者,只是現(xiàn)在的戲曲不會營銷自己了。我們不太關(guān)注時代變化,或者說過于、過度自我束縛,有了理念也不善于總結(jié),使我們的戲曲缺少理論支撐,這樣多方面的因素導致戲曲落后了。
現(xiàn)在國家越來越重視戲曲,還開展了戲曲進校園之類的活動,這是一件大好事。戲曲進校園一定要真的拿出好東西去影響下一代,而不是去糊弄下一代。不能隨便一出戲就打著這招牌進校園,這不就成下鄉(xiāng)推銷偽劣電器了嘛。但是,也不要強迫年輕人喜歡戲曲。戲曲需要沉淀、需要歲月、需要閱歷,年輕人喜歡流行歌曲是很正常的,還沒到時候,可以先讓他們稍微關(guān)注、了解一下,這件事急不得,要循序漸進、慢慢影響他們。
(攝影/尹雪峰、祖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