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醫(yī)院 焦晉燕)
隨機抽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6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對照組)及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6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觀察組)為觀察對象。
觀察組60例患者年齡為52~79(68.89±4.73)歲,男女分別為35(58.33%)、25(41.67%)例。
對照組60例患者年齡為51~78(68.78±4.69)歲,男女分別為33(55.00%)、27(45.00%)例。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資料經(jīng)對比顯示統(tǒng)計值P>0.05,可對比。
對照組6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未實施品管圈活動,即醫(yī)護人員按照醫(yī)院的相關制度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急救。
觀察組6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實施品管圈活動,具體為:(1)組建品管圈小組:醫(yī)院的相關管理部門結合科室實際情況組建品管圈小組,組員為1名醫(yī)生、1名急診科副主任醫(yī)師、11名急診科護士,急診科護士長擔任輔導員。同時,確定圈名,如可為“愛腦圈”“護腦圈”等,并設定主題,如“縮短患者DNT時間,使DNT時間≤60分鐘”。(2)分析原因,對DNT時間過長的原因進行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原因主要為登記時間長、送檢標本環(huán)節(jié)延遲、檢驗人員不知為溶栓標本、無優(yōu)先送檢制度、無優(yōu)先檢驗制度、無專門分診區(qū)域、急診護士無溶栓時間觀念、無監(jiān)督管理制度、溶栓用物分散、無溶栓備用藥等。
2.1 對比兩組患者檢查檢驗時間、急診分診時間、穿刺用藥時間、入院至靜脈溶栓時間。如表1:
注:*表示與對照組相比較。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主要是指頸部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導致血管閉塞,進而導致腦血管供血緩慢或消失的一種臨床綜合征[1~2],目前,臨床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以盡早開通閉塞血管以及恢復血流為原則,其中靜脈溶栓屬于臨床常用的手段,但該療法具有嚴格時間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