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太 溫維霞
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要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方設法調(diào)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就顯得尤為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驅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內(nèi)驅力,筆者在激發(fā)學生學科學的興趣方面進行了相關實踐與研究。本文結合“有趣的磁鐵”的科學實驗教學詳細闡述了筆者的探索與研究收獲。
一、用問題統(tǒng)攝實驗課堂,激起學生學科學的興趣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摒棄“知識本位”,堅持以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本位。在踐行這一理念的過程中,筆者在教學中采用了主題教學的形式。在主題教學中,筆者用問題激起學生學科學的興趣,用問題統(tǒng)攝科學實驗課堂教學活動,在問題解決中讓學生建構起屬于自己的科學知識體系,提高他們的科學綜合素養(yǎng)。
如在“有趣的磁鐵”的科學實驗課上,筆者并沒有直接向學生傳遞有關磁鐵的相關知識,而是首先拋出問題:同學們,你們認為鐵釘、領針、書本、橡皮、大頭針、圖釘、三角板、直尺中,哪些能被磁鐵吸???哪些不能被磁鐵吸???我們班的“科學大王”青青說:“鐵釘、領針、大頭針能被磁鐵吸住?!笨茖W發(fā)燒友龍龍補充說:“圖釘也能被吸住?!笨茖W成績一般的笑笑說:“直尺應該也能吧!”青青和龍龍反駁道:“不能!”筆者故作為難道:“那么,直尺,還有其他物品到底能不能被磁鐵吸住呢?”……學生們自由發(fā)言結束,筆者并沒有把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而是針對學生們的一些錯誤答案或不太具體的表述,引發(fā)他們的認知沖突,從而激起他們通過科學實驗探究磁鐵知識的興趣。在接下來的科學實驗中,學生們都拿起磁鐵親自試了試,從而在實驗中驗證了自己猜測的正確性。學生們發(fā)現(xiàn)磁鐵的朋友有鐵釘、領針、大頭針、圖釘,不能被磁鐵吸住的有書本、橡皮、三角板、直尺,最后他們得出鐵制的材料是能被磁鐵吸引的。
“有趣的磁鐵”這一節(jié)中可以設計引發(fā)認知沖突的問題有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此為切入點激發(fā)學生參與科學實驗的興趣,調(diào)動他們主動參與科學實驗的積極性。
二、開展合作探究性學習,調(diào)動學生學科學的積極性
小學科學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筆者以小組合作為突破口,轉變教與學的方式,調(diào)動學生學科學的積極性。
如在“有趣的磁鐵”的科學實驗課堂中,筆者提出了探究性問題:用磁鐵摩擦過的小針可以用來指方向,那么讓我們一起猜想一下:磁鐵有指方向的本領嗎?猜想結束,讓我們再想辦法驗證一下。下面讓我們分小組進行合作探究性學習,看哪組的辦法多。接下來,筆者按照“組內(nèi)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全班學生們分為七個小組,每組六個人。以第一組為例,學生們圍繞問題紛紛發(fā)言,一個一個都說出了自己的猜想;接下來,他們用實驗的方法驗證了他們猜想的正確性。第一組用了三個驗證方法,組長青青的驗證方法是:把一塊泡沫放在盛有清水的臉盆里,然后再把一塊磁鐵放在泡沫上,等磁鐵停止轉動的時候,觀察磁鐵的指向,這時發(fā)現(xiàn)N極指向南方,S極指向北方。笑笑的驗證方法是:用繩子系住一塊磁鐵的中間,然后用手撥動磁鐵讓它旋轉起來,等磁鐵停止轉動時,發(fā)現(xiàn)N極指向南方,S極指向北方。菲菲的驗證方法是:把一塊磁鐵的正中間放在一個能旋轉的支架上,然后用手撥動磁鐵使其旋轉,待磁鐵停穩(wěn)后,觀察磁鐵的指向,發(fā)現(xiàn)N極指向南方,S極指向北方。由此第一組的學生得出結論,磁鐵也可以指方向。
由此可知,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在親身經(jīng)歷實驗的全過程中,習得了科學知識,掌握了學習科學知識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科學綜合素養(yǎng)。
三、運用信息技術講科學,點燃學生學科學的熱情
十九大召開以來,為了推動教育現(xiàn)代化的進程,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努力將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實驗課堂教學進行深度融合。由于信息技術在科學實驗教學中使用得當,從而有效提高了科學實驗課堂教學的效度。
在“有趣的磁鐵”的科學實驗課上,筆者通過創(chuàng)設豐富有趣的課堂情境,激起了學生學科學的興趣,調(diào)動了他們主動參與科學實驗的愿望。如在解決“磁鐵哪個部位的力氣最大”這一問題時,為了激起學生們驗證猜想正確性的興趣,筆者用多媒體播放了卡通磁鐵大力士吸大頭針的視頻,從中使學生們了解了磁鐵的兩頭磁力大、中間磁力小的特點。視頻中卡通人物生動形象的文字表述和肢體語言,深深吸引了學生們,他們一個個看得津津有味。又如為了加深學生對“同名磁極相斥,異名磁極相吸”這一結論的印象,筆者播放了卡通磁鐵相吸、相斥的視頻。視頻聲光影集于一身,迅速調(diào)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不僅使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學習上來,還深化了他們對“同名磁極相斥,異名磁極相吸”這一結論的認識,一舉兩得。
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的整合,要注意找準切入點,絕對不能僅僅為了教學信息化而使用,要為小學生學習科學知識而服務。此外,要不斷提升視頻制作質量,不僅能點燃學生學科學的熱情,還要提高教與學的效度。
在踐行新課程改革教育教學理念的過程中,筆者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想方設法調(diào)動學生們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興趣的途徑還有很多,在這里不再一一贅述。本文所呈現(xiàn)的用問題統(tǒng)攝實驗課堂,激起學生學科學的興趣;開展合作探究性學習,調(diào)動學生學科學的積極性;運用信息技術講科學,點燃學生學科學的熱情的策略,是筆者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與研究的收獲,期待著能為教育同仁進行科學實驗課堂教學研究提供有益的參考。
【作者單位:聊城市東昌府區(qū)陽光小學 ?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