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潔
[摘 要]語文課堂中,學生的興趣高低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藝術(shù)。語文教學應立足于教材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從學生的知識與經(jīng)驗積累出發(fā),增強趣味性和針對性。多媒體具有強大的視、聽等功能,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力工具。在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指導下,教師應靈活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這樣學生的智慧火花才會閃現(xiàn),創(chuàng)新才會成為可能,語文教學的目的才會真正得以實現(xiàn)。
[關鍵詞]激趣;多媒體;語文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06-0023-02
興趣是人認識事物或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人探索求知的重要源泉,是推動人獲得知識的直接動力。烏蠅斯基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痹谡Z文課堂中,如果教師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直接進行教學的話,那么課堂猶如“一潭死水”,沒有活力,教師對學生傳授知識會變成“對牛彈琴”。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在快樂中求知,獲得發(fā)展,是我們語文教師一直不斷深入思考和探究的問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在統(tǒng)編教材教學中不斷嘗試和總結(jié),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和感悟,下面和大家共同分享、探討。
一、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
語文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緊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情境,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就在自己身邊。小學語文教材一般以情景圖的方式來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由于靜態(tài)呈現(xiàn)的方式比較單一、枯燥,激不起學生探究的欲望,而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教學,則能收到很好的激趣效果。例如,教學口語交際《打電話》一課時,教師首先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各種打電話的情景圖,然后引導學生分析這樣打電話的語氣和語調(diào)是否正確。接著,教師讓學生四人一組討論打電話的基本步驟及要求,可先回憶自己打電話的經(jīng)歷,想想自己是怎樣打電話的。通過回憶和討論,學生明確打電話的基本步驟和要求:(1)撥打的號碼要對;(2)如果是忙音,可過幾分鐘再撥打;(3) 電話撥通后,要先自我介紹,再講事情;(4)假如接聽者不是對方,要說清楚找誰;(5)無論接電話還是打電話都要把話說清楚,使用禮貌用語,如“您好”“請”“謝謝”“再見”等。在明確要求之后,教師讓學生誦讀根據(jù)打電話要點編成的兒歌:“打電話,先撥號,電話號碼要撥對;拿起電話說‘您好,告訴對方我是誰;明明白白說事情,要點一定說清楚;仔細聽,完了道‘再見,再把電話放放好?!薄?/p>
二、運用多媒體動靜結(jié)合特點激趣
小學生年齡小,理解、探究總以感性認識為起點,但隨著感性認識的豐富,理解會越深刻。因此,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直觀的情景圖,給學生留下豐富的表象,形成深刻的記憶。例如,教學《春夏秋冬》一課時,教師先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四季美景,讓學生觀察和感知季節(jié)的不同特征,然后在書上找與之相關的詞語,再動手畫出心中的四季。整節(jié)課,動手操作、自由想象與合作交流貫穿始終,教師只為學生提供從事實踐的機會,使學生易于學習、樂于接受。這樣的課堂,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快樂。
三、運用多媒體設計游戲激趣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告訴我們,讓小學生在游戲中求知,即學中玩、玩中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以往呆板的語文課堂早已不適應現(xiàn)在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個性。因此,改變傳統(tǒng)一問一答的教學模式,讓游戲走進語文課堂,使每位學生在快樂中求知,迫在眉睫。例如,教學一年級下冊《小猴子下山》一課前,教師組織學生做“小猴子照鏡子”的游戲:“先通過多媒體看視頻故事《小猴子照鏡子》,然后每組選一名代表到臺前來表演,聽到‘干凈這個詞時要做洗臉的動作,聽到‘鏡子這個詞時站著的人要立刻坐下,而坐著的人則要立刻站起來?!弊詈螅處熥屪鰧Φ膶W生說說自己的經(jīng)驗,讓錯誤的學生說說自己出錯的原因。通過這個游戲活動,學生明白了上課要專心聽講。
四、運用多媒體設計課本劇激趣
課本劇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對學生構(gòu)建文本知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學《聽故事 講故事》一課時,一位學生在臺上講故事,臺下學生有的不時地變換身體姿勢或插話、搶話題,有的則東張西望或不停地看表、轉(zhuǎn)筆,也有的埋頭看書或打哈欠、伸懶腰,還有的不時地反問講故事的同學“你剛才說什么”……最后,講故事的學生受到影響,不想再講下去了,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教師因勢利導,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不受歡迎的行為表現(xiàn),解密“微表情”,引導學生使用好的行為,如認真聽、給予掌聲等,激發(fā)同學講故事的欲望。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興趣盎然,躍躍欲試,不斷深入探究所學知識。
五、運用多媒體設計競賽激趣
小學生有爭強好勝的心理,教師在教學中適時運用激勵的話語、鼓勵的眼神和微笑,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適當設計一些競賽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探究新知。例如,教學《文具的家》一課時,整節(jié)課都是以競賽活動展開的。首先,教師通過多媒體組織學生進行字謎競猜活動。如:“去字頭上一把刀,猜猜是什么字?”生答:“丟。”“貝貝丟了什么?在翻轉(zhuǎn)課堂中,你們用什么方法記住了課文中的生字?” 學生競猜時出現(xiàn)了眾多方法:有的通過“加一加”的方法記住生字,如“親+斤=(新)”“女+也=(她)”“此+二=(些)”等;有的用“減一減”的方法記住生字,如“海-氵=(每)”“蘋-艸=(平)”等;也有的通過找類似的字進行比較記住生字,如“具——真”“次——吹”“丟——去”“她——他”等;還有的將生字和熟識字組成常用詞來記住生字,如“具——文具、工具、家具”“新——新年、新手、清新”……然后教師開展寫字比賽,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課文中生字的書寫視頻,并予以講解:“邊看邊猜,看看誰是火眼金睛。如獨體字‘文、平、辦的書寫,文字的第一筆點寫在中線上,第三筆的起筆與點對齊,第四筆的捺和撇交叉,注意點緊貼中線,寫得舒展,并關注起筆和獨體字主筆的位置;左右結(jié)構(gòu)字‘次、找、讓的書寫,除了關注‘左窄右寬的特點外,還要注意左右部分的高低和筆畫的穿插,其中‘找和‘讓字是左右同高,‘次字是左低右高……”這樣的競賽活動精彩紛呈,教師還可以常在小組、個體、男女生之間開展辯論等競賽活動,看誰得的“優(yōu)”多。這樣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位學生都躍躍欲試,不甘落后,獲得顯著的課堂教學效果。
六、運用多媒體設計兒歌激趣
兒歌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深受學生的青睞。語文課堂中,通過兒歌進行教學,可充分發(fā)揮語言的直觀作用,使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記憶深刻。例如,教學《課間十分鐘》的口語交際課時,為了讓學生在課間遵守秩序,教師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出示兒歌視頻:“文明課間不喧嘩,樓梯上下靠右行,教學區(qū)域不追逐,團結(jié)友愛互幫助。”……兒歌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既淺顯易懂,又便于學生記憶,這樣教學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總之,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使每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各個方面皆有進步。學生進步了,就意味著教育教學的成功;反之,學生沒有變化,就意味著教育教學的失敗。在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指導下,教師應靈活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這樣學生的智慧火花才會閃現(xiàn),創(chuàng)新才會成為可能,語文教育教學的目的才會真正得以實現(xiàn)。
(責編 杜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