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云霞
內(nèi)容摘要:陶行知是我國現(xiàn)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又是堅定的民主戰(zhàn)士和大眾詩人。他畢生致力于教育事業(yè),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特別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影響深遠,至今也受用。本文我將從“教學做合一”來談一談對陶行知先生思想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陶行知 教學做合一 體會
陶行知是中國現(xiàn)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同時又是堅定的民主戰(zhàn)士和大眾詩人。他畢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業(yè)和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活動,不僅在當時國統(tǒng)區(qū)、老解放區(qū)有很大影響,還影響到了國外。陶行知的貢獻是無人能及的,毛澤東贊揚他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來說他是“一個無保留追隨黨的黨外布爾什維克”,宋慶齡也贊頌他為“萬世師表”。可見陶行知先生地位之高。
一.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
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論和豐富的辦學實踐,為中國教育的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在長期從事平民教育和鄉(xiāng)村建設的過程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論,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他十分重視生活教育的作用,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在學習新課程理念,開發(fā)校本課程的今天,我們?nèi)匀灰粩鄬W習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領悟他的教育理念,進而不斷提高自己。以下我將從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來談一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和如今新課程理論不謀而合。陶行知先生:“教的法子要根據(jù)學的法子,學的法子就要根據(jù)做的法子。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做。教與學都是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彼€說:“做是發(fā)明,是創(chuàng)造,是實驗,是建設,是生產(chǎn),是破壞,是奮斗,是探尋出路。是活人必定做?;钜惶?,做一天;活到老,做到老。如果我們承認小孩子也是活人,便須讓他們做。小孩子的做是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小實驗,小建設,小生產(chǎn),小破壞,小奮斗,探尋小出路?!蔽覀儚闹锌煽闯觯鍪莿?chuàng)造的過程,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創(chuàng)造?!敖虒W做合一”的真諦就是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界和社會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兒童的生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告別“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狀態(tài)。陶先生非常重視“做”,教和學都應該以“做”為中心,離開了“做”,教和學就失去了內(nèi)涵和活力。如果教師的教只靠說,而沒有做,那么這個教就是空洞的白話。同樣的道理,學生的學離開了做,只靠耳朵,那么結(jié)果顯而易見。我們新課程改革提倡“以學生為本”,我們關注和呼喚學習方式及教學方式的變革,呼喚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呼喚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們希望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能發(fā)揮能動性,而不是一味的聽老師講。葉圣陶先生就說過“教是為了不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
二.教學做不分離,課堂換“新顏”
關于“教學做”,我感觸頗深。畢業(yè)后,因為自身的一些原因,我在家待了一年,而后如愿考進了金家壩小學,因為當老師一直是我的夢想。剛?cè)肼?,我便是班主任,事情遠比我想象的多,但正因為如此,日子過得很充實,我也努力的適應著這樣的生活。每一次備課,我都很認真,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識點都教給學生,每一次上課,我都盡心盡力,我以為自己做的很好,以為把工作安排的夠仔細。直到我?guī)煾高€有幾個同事來聽我的課,我才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多大的錯誤。那天,我像往常一樣,不,我比以前更認真地上完《北大荒的秋天》,幫助學生們認識字詞,告訴他們每一段寫了什么,哪些地方寫得很美,哪些語句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兩節(jié)課下來,真的很累,但總算把想教的都說完了。上完課,照例聽點評,我想,我肯定是有不足的,但應該不會太差吧??墒?,結(jié)果卻讓我崩潰——被批的一塌糊涂。師父說了很多,但有一句話重重的狠狠的敲擊在我心上,“你心里沒有學生?!薄皼]有學生”,這四個字一直在我腦海里跳來跳去,揮之不去,回想自己的教學,何嘗不是呢?每一節(jié)課都是我在說,不停的說,說字詞,說句子,說課文,課堂上只有我的聲音在教室里回蕩,而我的學生只能看著我說,他們沒有表現(xiàn)和發(fā)言的機會,結(jié)果就是他們對我的課堂越來越?jīng)]興趣,注意力也越來越不集中,課后作業(yè)也不會做。沒有方法,沒有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這就是我在教學方式上的不足,我說得很累,學生聽得很累,效果呢?可想而知。我的教學和實踐徹徹底底的分離了,也正因為如此,我的教學成了空洞的填充,毫無生氣。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也和做南轅北轍了,他們只用耳朵聽,沒有動手沒有發(fā)言,甚至有的同學連聽都不愿意了。這樣的沒有了“做”的課堂,怎么可能會精彩呢?陶行知先生說的“教學做合一”不就是對此最好的詮釋嗎?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徹底明白了,“以學生為本,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不再只是書面上的白話了,而應該是真正付諸實踐的真理。課堂上,如果只有老師的單一表述和學生的天方夜譚似的“傾聽”,而沒有實實在在的“做”,那么注定是失敗的課堂。發(fā)現(xiàn)了問題,就該解決問題,這樣嚴重的教學問題,我無法忽視,也不能忽視,接下來,我將“心中有學生”作為我每次備課的核心,教案中每一部分的安排都盡可能的考慮到學生的表現(xiàn)。上課時,我也努力引導他們學習課文,果然很有效果,學生們愛發(fā)言了,而且說得非常好,這時我適時的給以鼓勵贊賞。另外,我也經(jīng)常去聽前輩們的課,真真切切的感受他們課堂上的“教學做合一”,還記得屠老師的《小鷹學飛》課上,孩子們奮力擺動著自己的雙臂,作飛行狀,從而讓學生感受“急促的喘著氣”,真的太讓我感動了。特級教師們的課堂上,無時無刻不在秉承著發(fā)揮學生能動性,以培養(yǎng)他們“自學”的能力,這些也是我學習的資源。通過這些努力,我的課堂明顯不再沉悶,取而代之的是歡笑和進步。
以《拉薩的天空》教學為例,賦予了“做”后的課堂真的是不一樣呢?!独_的天空》是一篇非常美的文章,在教授這篇課文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認真寫好教案,連一個標點我都不放過;制作相關課件,查找與拉薩有關的資料。同時,我也給學生布置了任務:自學生字詞,讀通句子,讀順課文,了解拉薩的位置。我的“教”和學生的“學”不再是單一的“說”和“聽”了,而是被他們重要的伙伴“做”拉到了一起。不僅在教學準備中,體現(xiàn)了“教學做”的合一,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也不斷的充斥著這樣的理論,從而讓課堂不再單一無趣。在教學《拉薩的天空》生字詞時,我出示本課重要的生字,讓學生來讀,我相機正音。先指名讀,再齊讀。通過反復的朗讀,讓學生能認識這些生字詞。很明顯,我不是簡單的滿堂灌,而是引導他們,讓他們自己做,自己學。同學們也很樂意,他們讀詞讀的很開心,聲音很洪亮。教學課文時,我還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我相機指導。一遍遍的讀課文,不僅能加深學生們對課文的認識,還能記住生字詞。精讀課文,我讓他們自己說說喜歡哪一段,為什么?他們讀,我評,并且引導他們學習這一段。學生們很喜歡這樣的方式,他們踴躍地說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們很快就進入學習狀態(tài)。陶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理念真的非常有用,它能使課堂充滿生氣,使學生樂于學習。
三.教學做合一之體會
陶行知先生“教學做合一”教育改革思想,強調(diào)的是師生互動,教學活動中,缺少了這位“做”,便注定會失敗。對此,我深有體會,現(xiàn)將我的三點體會羅列出來。
1.教學做合一,是教師傳道授業(yè)的活力
我們知道,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必不可少的,雖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fā)展,人們可以通過網(wǎng)絡報紙等途徑學得新知識,但不管社會怎么變化,教師都不會被淘汰。在教學中,老師占據(jù)的位置非常重要,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而今成為一名教師,才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教授知識,不僅僅是把書本上的課文一字不落的告訴學生,還要教學生怎么學習課文,引導他們掌握學習的本領。教,教師要知道怎么教,是單獨的照本宣科?還是結(jié)合實踐,教給學生方式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是教師教學活動的活力。因為結(jié)合了“做”,課堂不再死氣沉沉,教師教授知識也不再是單純的“教”。我們的課堂會因此而越來越活躍,教師“授業(yè)”方式也會越來越百變,學生獲得的知識也會越來越多樣。
2.教學做合一,是學生學得知識的重要途徑
學習,是學生的責任。學得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但學校永遠是他們知識獲得的最主要場所。教學活動中,學生的積極參與才能讓整個教學充滿活力,如果課堂上都只是老師的“滔滔不絕”,而絲毫沒有學生發(fā)言參與的痕跡,那么教師這堂課上所想要教授的知識,學生會“一無所獲”。也許有人會說,以前的老師都是這么教的啊,還不是出了那么多大才子!可是,現(xiàn)在的我們處于的是信息化時代,再用以前的教學方式是不行的,想要進步,必須學會接受和改變,教學也是如此?!白觥保粌H是老師要“做”,學生在課堂上更要學會“做”,如自主預習(自學生字詞,讀通句子,讀順全文)、學會質(zhì)疑、學會課文的寫作方法……這樣,就能不斷培養(yǎng)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能力。
3.教學做合一,是活力課堂最好的詮釋
我們學校倡導“六力”,其中一力就是構(gòu)建“活力課堂”?;盍Γ處熀蛯W生都要具備活力,這樣才能讓課堂活起來。師生互動融洽的課堂,肯定會是具備活力的。而教學做合一,就是要讓教師和學生交流互動起來,“做”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緊緊相連,使得課堂活躍,富有生氣,所以教學做合一,不就是對活力課堂最好的詮釋嗎?
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我們應該認真研究,真切體會他的思想,吸收有用的成分,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水平,引導他們在“做”中豐富自己。
參考文獻
1.陶行知全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3.周德潘.走近陶行知:教師讀本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文集[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4.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qū)金家壩學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