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意
【摘 要】本文闡述柳州市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的意義,針對建設中流于形式、體驗性和實踐性不足、無法滿足柳州教育發(fā)展需求等問題,提出整合資源建立資源庫、形成實踐研學路線圖譜、制定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外實踐基地運行制度等建設思路,認為要打造“一體兩翼、三方協(xié)同”的大德育體系、統(tǒng)籌開發(fā)好校外實踐教育資源、實現校外實踐教學與課內教學相銜接,推進柳州市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建設。
【關鍵詞】柳州市? 思想政治理論課? 校外實踐基地? 建設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1C-0091-03
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是輔助思想政治理論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最佳平臺,柳州市在建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方面,應揚長避短,以打造“一體兩翼、三方協(xié)同”的大德育體系為指導,整合資源建立資源庫,形成實踐研學路線圖普,制定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外實踐基地運行制度。
一、柳州市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意義
立德樹人是我們黨一貫的教育方針,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根本任務。2019年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tǒng)一,用科學理論培養(yǎng)人,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在中小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可以借助“實踐育人”,“通過開展各類主題實踐、勞動實踐、研學旅行、志愿服務等,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可以通過“實踐育人質量提升體系”,即“堅持理論教育與實踐養(yǎng)成相結合,整合各類實踐資源,強化項目管理,豐富實踐內容,創(chuàng)新實踐形式,拓展實踐平臺,完善支持機制,教育引導師生在親身參與中增強實踐能力、樹立家國情懷”,這些都是實現“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tǒng)一”,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施途徑。
柳州市轄5個市轄區(qū)(城中區(qū)、魚峰區(qū)、柳南區(qū)、柳北區(qū)、柳江區(qū)),3個縣(柳城縣、鹿寨縣、融安縣),2個自治縣(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截至2018年7月,柳州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274所(其中高等學校有本科院校1所、本科獨立院校1所、高職院校4所,以及中職15所、高中25所、初中132所、小學1086所、特殊教育9所),在校學生約73.68萬人。校外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外實踐基地作為學校實踐育人的載體、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補充資源,有利于各級各類學生了解柳州、認識國情,培養(yǎng)品德、理解創(chuàng)新、鍛煉毅力,堅定“四個自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立德樹人不可或缺的平臺。
二、柳州市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的現狀
(一)場館數量多、種類齊
截至2018年12月,柳州市共有博物館、城市規(guī)劃館、工業(yè)博物館、軍事博物館、奇石館、白蓮洞、文廟等各類博物館54所,有李寧體育館、柳州市體育中心、柳州市游泳館、柳州籃球訓練基地、柳州市體育場等5大體育運動場館,有柳侯公園、大龍?zhí)讹L景區(qū)、江濱公園、蟠龍山公園、駕鶴小桃園、東門城樓、魚峰山景區(qū)、雀兒山公園、鵝山公園、馬鞍山公園、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古亭山森林公園、君武森林公園、元寶山國家森林公園、鳳凰河旅游度假區(qū)、都樂巖風景區(qū)、柳州動物園、箭盤山公園、碧芙蓉景區(qū)、柳州園博園景區(qū)、環(huán)江濱水大道等公園景區(qū),有音樂噴泉、東堤春曉、趙家井、西來寺、金沙角等著名江景。這些場所均實行免費,為柳州學生綜合社會實踐奠定了扎實的硬件基礎。
(二)存在的問題
1.走馬觀花,流于形式。部分學校和市民組織學生和孩子到這些德育場館參觀,對場館本身及富含的德育因素,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學習和認知,且參與面不夠廣,沒有達到全員參與。例如,學生參觀柳州工業(yè)博物館后,不知道該館包含“柳州工業(yè)歷史館”“柳州企業(yè)風采館”“柳州生態(tài)宜居館”3個主題展館,更不知道它填補了廣西工業(yè)類博物館的空白,是廣西乃至全國第一所城市綜合性工業(yè)博物館。
2.體驗性、實踐性不足。學生為參觀而參觀,作為被動的對象,較少參與其中體驗互動。除了柳州城市規(guī)劃館在“市域規(guī)劃體系展區(qū)”,參觀人員通過三維地圖尋找自己家園、校園所在位置,在“柳州印象—漫游柳州展區(qū)”置身于220度沉浸式體驗,在三維沉浸式影院身臨其境的視聽享受,在“城鄉(xiāng)規(guī)劃展區(qū)”觸屏互動體驗查詢總體規(guī)劃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資料信息,在“城市景觀走廊展區(qū)”,觸屏集中認識城市景觀專項規(guī)劃,在展館里虛擬駕駛游艇飽覽百里柳江風光這幾項外,其他德育場館的體驗性、實踐性不足,教育實踐融入不夠,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實踐效果不明顯。例如,學生缺乏切身體會,交給老師的參觀作業(yè),絕大部分抄襲于網絡、如出一轍,缺乏真情實感。
3.無法滿足柳州教育發(fā)展需求。政府層面對柳州市德育場館綜合有效協(xié)調未曾顧及,使用重視不夠,場館社會實踐大多由學校自行分散組織,沒有形成體系,在政府層面尚未有相應的政策支持;相關部門之間各自為政,沒有建立相應的交流溝通機制;市縣兩級政府主導社會實踐尚未體現,場館作用開發(fā)不足,尚未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整合全市實踐資源體系,沒有充分發(fā)揮柳州作為中國西部的工業(yè)重鎮(zhèn)、廣西第一大工業(yè)城市、中國五大汽車城之一的優(yōu)勢,把一些具有實踐體驗學習功能的工廠、企業(yè)開發(fā)整合起來。例如,身處寶駿汽車生產基地的柳州學生,絕大部分沒有身臨其境耳聞目睹“汽車是怎么生產出來的”,只有極少部分參觀過柳州汽車城內上汽通用五菱寶駿基地的學生,在擁有國際領先裝配工藝和設備的環(huán)保、低碳、節(jié)能總裝車間,看到一部汽車60秒裝配完畢,寥寥無幾的工人只負責安裝螺栓和檢測整車,其他幾乎都由機械臂組裝……學生才深刻和全面了解該公司發(fā)展歷程、企業(yè)文化,激發(fā)自己刻苦學習、遵章守紀、團結協(xié)作。很多企業(yè)制作的設計精良、匠心獨具的宣傳片,也沒有面向柳州市各級各類學生進行廣泛宣傳,學生在企業(yè)實地參觀時才得以看見??梢姡斍傲莸膶W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還不能滿足思想政治理論課發(fā)展需求。
三、柳州市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思路和策略
(一)思路
1.整合資源建立資源庫。柳州市具有豐富多彩的人文自然社會資源,有充分條件建立一批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基地,為學生深入研究性學習、從事社區(qū)服務、參與社會實踐、開展職業(yè)見習、綜合參觀考察、加強修學旅行等活動提供豐富而專業(yè)的場所,進而通過網絡建立具有全市學校和學生共享功能的“柳州市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資源庫”平臺,作為柳州市教育局官網的其中一個部分。
2.形成實踐研學路線圖譜。通過對實踐資源進行分類研究,形成適合大中小學的社會實踐課程和學生研學路線圖譜,構建適合大中小學的社會實踐課堂體系,實現校外實踐資源與課堂教學相銜接,達到協(xié)同育人的效果。
3.制定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運行制度。在建立共享資源庫的基礎上,制定出一套適合于在柳州市運行,配套各層次思政課的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建設運行制度,在計劃、組織、協(xié)調、統(tǒng)籌方面有效運行,構建大中小學社會實踐一體化的支持體系,實現實踐育人工作規(guī)范化組織、制度化運行、常態(tài)化發(fā)展。
(二)策略:“一體兩翼、三方協(xié)同”
踐行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發(fā)揮課內和校外教育功能互補的特殊育人功能,打造“一體兩翼、三方協(xié)同”的大德育體系,統(tǒng)籌開發(fā)好校外實踐教育資源,實現校外實踐教學與課內教學相銜接。
“一體”是指以構建柳州市大中小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社會實踐體系為目標,“兩翼”是指利用課內資源和課外資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通過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用“育人共同體”的新理念來凝聚和組織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協(xié)同”深度合作,協(xié)同為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營造一種和諧積極的生態(tài),共同打造學生成長平臺,推動學校德育的深化研究和改革實踐。
1.梳理成果和問題。學習研究國家有關學生社會實踐和社會實踐基地建設的有關政策文件,理清政府、企業(yè)、社區(qū)、學校在為學生提供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資源的責任與義務,通過調查研究梳理出柳州市學生社會實踐各項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成果。
2.形成研學路線圖譜。調研柳州市區(qū)域范圍內適合開展學生社會實踐的場館、工廠、企業(yè)等資源,并對資源進行科學分類研究,形成適合大中小學的學生社會實踐課程和學生研學路線圖譜,構建學生社會實踐課堂體系。既要加強校外教育資源統(tǒng)籌協(xié)調,有機整合科普場館、圖書館、博物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確?!罢握J同”“國家意識”“文化自信”“公民人格”為主體框架,又要對校外實踐的總體目標、資源布局、教育要求和實施路徑進行頂層設計,構建組織規(guī)范化、內容序列化、形式多樣化、資源社會化的全方位的校外教育體系。
3.制定基地運行制度。柳州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制定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的申報、課程研發(fā)、組織運行方式、架構體系、實施策略,制定出一套適合于在柳州市運行的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建設運行制度,構建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社會實踐一體化的支持體系。其中特別注意構建社會實踐活動的長效機制,應根據大、中、小學校學生的成長階段、發(fā)展特點不同,整合社會資源,分層次、分內容地開發(fā)設計系列化課程體系,分層次體現因材施教、以人為本的原則,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情況,設計不同的社會實踐內容,貼近學生的接受能力,符合學生實際需要,在內容上體現社會實踐活動的多樣性原則,保證學生在參與活動過程中可以有重點、有選擇地參加,避免盲從和無效。還應把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情況和成效納入大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和學科綜合素質評價中,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服務。
四、柳州市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前景
適應黨中央把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擺在前所未有高度的形勢,建設柳州市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發(fā)揮思政課鑄魂育人課程的作用,勢在必行。
目前柳州市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正處在起步階段,政府部門、企業(yè)、社區(qū)、家庭、學校十分重視,但對自身的職責和義務不清,對學生社會實踐持有高度熱情,嘗試解決,但尚未構建統(tǒng)一的溝通交流機制。
基于以上現狀,建設柳州市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將涉及教育、宣傳、文化、環(huán)保等多個相關部門的職責、整合、協(xié)調,柳州市政府既要立足于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基地的建設,又要著眼于整個綜合實踐活動校外基地的特色探索,從基地的課程研發(fā)、課程運作、課程修整等方面著手,聯(lián)系各基地的實際情況,并考慮到基地將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最終目標旨在構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適合柳州的社會實踐基地建設與實踐的較為完整的支持體系,形成統(tǒng)一架構(下轉第98頁)(上接第92頁)的區(qū)域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建設運作體系,為柳州市70多萬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填補柳州市社會實踐缺少統(tǒng)一架構的空白。
【參考文獻】
[1]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 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
[2]教育部關于印發(fā)《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EB/OL].(2017-09-04)[2019-06-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709/t20170904_313128.html
[3]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印發(f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的通知[EB/OL].(2017-12-06)[2019-06-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責編 盧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