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謨發(fā) 張碧 羅小麗 鄧鵬
摘? 要:“電力電子技術及應用”是高職自動化、新能源裝備技術、汽車電子技術與智能控制技術等電類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其課程建設應適應專業(yè)特點和專業(yè)群建設的需要。該文提出了從教材建設、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訓教學相融合、改進考核方式與師資隊伍建設等幾個方面開展課程建設,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已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關鍵詞:電力電子技術? 課程建設? 探究
中圖分類號:TM1-4;G71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12(a)-0117-02
電力電子技術的核心是電源變換技術,對功率半導體器件進行很好的控制,實現(xiàn)對電能的轉換和優(yōu)化利用,它廣泛應用于電機傳動、電力系統(tǒng)、新能源開發(fā)利用、汽車工業(yè)等這些國民經濟非常重要的領域中[1],可見電力電子技術應用領域眾多。隨著這門學科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其滲透率會更進一步的提高,后續(xù)對科技發(fā)展的影響范圍更廣,將對未來科技和生活產生重大的意義,因此我們在大力發(fā)展并創(chuàng)新電力電子技術的同時,必須培養(yǎng)與之相適應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關鍵體現(xiàn)在課程教學上,因此該文在當下課程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適應新發(fā)展的課程建設進行了探究。
1? 該課程現(xiàn)有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上,教學內容側重點設置不合理,對電力電子器件的結構、伏安特性以及電參數(shù)介紹太多;教學內容滯后,對以晶閘管為代表的相控整流電路介紹過多,而很大程度上對全控型器件組成的PWM整流都不介紹;現(xiàn)有很多教材中都包含了過多的數(shù)學公式推導,理論內容太深,缺乏聯(lián)系電力電子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比較枯燥繁雜,超出了高職學生的承受能力,不符合高職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2]。
(2)實訓教學上,電力電子技術及應用屬于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訓教學在課程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現(xiàn)有很多情況下,由于實訓場地以及師資等問題,實訓教學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實訓內容與形式安排不合理,實訓項目不充足,且實訓形式很大程度上都已驗證性為主,沒有體現(xiàn)故障性與發(fā)散性,因此,難以體現(xiàn)該課程的最新內容與獨特魅力,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現(xiàn)有很多都采用以項目情境為引入的教學模式,對項目情境與后續(xù)的理論、實踐教學聯(lián)系、問題導向說明的不充分,有可能會導致學生對授課對象認識不夠全面,對項目知識重點難以把握;以傳統(tǒng)的PPT加板書的教學手段也不能沖擊學生的視覺,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參與度。
(4)考核方式上,基本上采用考勤與期末試卷理論考試的方式進行,對實訓考核沒有做要求,沒能體現(xiàn)出本課程的特性,不能提高學生的實訓積極性,學生也不會有實訓總結的學習習慣。
由此可見,在電力電子技術飛速發(fā)展的當下,為了能夠培養(yǎng)與之相適應的高技能型人才,“電力電子技術及應用”課程建設已迫在眉睫,其建設應適應社會需求和專業(yè)群發(fā)展建設的需要,從教材建設、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訓教學相融合、改進考核方式與師資隊伍建設等幾個方面對該課程進行建設。
2? 課程建設的主要內容
2.1 教材建設
(1)該課程教學團隊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積累與分析總結已用過幾本教材的優(yōu)劣,對于高職生,得出教材以必需和夠用為原則精簡和精選內容,必須以應用型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為主線組織教材內容,適當?shù)卦黾庸こ虒嵺`性、驗證性與發(fā)散性實訓教學相結合的實踐教學內容,減少數(shù)學理論公式的推導。
(2)結合當下電力電子技術發(fā)展趨勢與電氣類學生常見的以電力電子技術為核心的典型產品為依據(jù),該教材選取了家用調光燈、直流電機調速器、中頻感應加熱爐、靜止無功補償裝置、開關電源、變頻器6個典型項目。以產品的應用為主線,引出當中的主電路與控制電路,分別加以原理介紹與實際工程應用事項詳解,每一個項目的理論分析完后,配有與之對應的驗證性與發(fā)散性的電路調試項目,當中介紹了實訓目的、實訓內容方法、實訓方法與步驟以及注意事項。這樣將教材和實訓指導相結合,能及時將工程實踐與課堂理論學習有機結合,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3)每個項目學習完后,該教材對項目的應用進行了拓展,在拓展學生視野的同時,也可以更進一步地讓學生懂得該門課程在電類專業(yè)的地位,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材中還對每個項目知識點進行了總結,在利于學習總結的同時,也灌輸給學生一種好的學習方法,項目學習的歸納總結有利于加深對重要知識點的理解。每個項目后有針對性的配有習題集,通過課后習題作業(yè)與討論講解,讓學生加深對已有知識的理解,或未知知識的探索學習與補充,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對教學團隊成員已有的或正在建設的網絡信息化資源進行專業(yè)打磨,更進一步完善該課程的信息化資源,實現(xiàn)教學聲像媒體資料上網。利用超星網絡平臺,微課與慕課聲像資源,提供靈活的學習模式和大量豐富的學習資源,實現(xiàn)傳統(tǒng)教學與信息化教學的相互補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3]。
2.2 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訓內容相融合
(1)在前面提及的教材建設中,建設時把理論與實訓教學內容全融入到了教材中,沒有單獨編寫實訓指導書了,這就體現(xiàn)了把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融于一體的整體思路,把理論教學也全放在了電力電子技術及應用實訓室,做到真實的理實一體教學。
(2)電力電子技術有很強的實用性與實踐性,理論教學內容中就“圖-波”同論原理教學,電路與波形的動態(tài)變化用信息化手段加以展示,把后續(xù)的實訓電路與原理電路統(tǒng)一結合起來,對實訓或實際工作中的一些器件測試,表的應用,示波器的使用等進行前后貫穿。做到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訓教學內容無縫對接。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與實踐動手能力,實訓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3)通過實訓教學周,以小組布置課程設計,完善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為目標的課程設計管理體系。開放電力電子技術實訓室[4],為學生提供開放性課程設計實訓場地,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顯著提高[5]。
2.3 改進考核方式
該課程的應用實踐性很強,在考勤的基礎上,采取技能抽考的方式進行考核,考勤+理論考試+隨機抽簽的實訓考試相結合的方式,把實訓教學提升到一定高度,在學中做、做中學,切實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學習水平與能力。
2.4 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課程建設的根本。目前,課程教學團隊共計7人,平均年齡是36歲,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高級工程師1名,工程師1名,都是碩士學歷及以上;課程組教師的雖然課程組高學歷高職稱的教師所占比例較高,可是大部分教師都是來學校后轉型教該課程的,對該課程的地位以及發(fā)展、實訓教學都有很多不足。因此,需從以下3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本團隊積極組織開展教學教研活動,同心協(xié)力,集中優(yōu)勢參與校級,省市級、國家級的信息化教學等賽項,這樣不但能在教學理念、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方面,提高教學團隊教師的整體素質,而且在普及信息化教學手段上也有很大幫助,基本上形成一支師德優(yōu)良、積極務實、接受并傳授新理論、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主講教師隊伍。
(2)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一方面派老師參加國、省項目培訓,一方面讓教師們與企業(yè)合作,與企業(yè)進行交流,承擔一些橫向課題開發(fā),培養(yǎng)“雙師型”教師,開拓教師視野,使教師在理論水平,特別是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素質得到提高。
(3)積極開展教研教改研究工作,讓教師們積極總結成果的同時,主動學習前沿知識,主動申報各類課題,提高教師科研水平。結合教師科研活動,開發(fā)綜合性、創(chuàng)新型實訓項目,并帶動學生參與各類創(chuàng)新項目比賽,做到“以研促教,以賽促學”,帶動該課程科技活動的蓬勃發(fā)展[6]。
3? 結語
通過在教材建設、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訓教學相融合、改進考核方式及師資隊伍建設等幾個方面開展《電力電子技術及應用》課程建設,使教材內容與電力電子技術領域的科技發(fā)展水平相同步;使教學內容與工程應用相結合,在實訓教學中提升了理論教學效果,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打破傳統(tǒng)期末試卷考試定成績的方式,采取如技能抽考的實踐加理論考核的方法,探索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電力電子知識和理論的“三創(chuàng)”能力(即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創(chuàng)業(yè)能力);使團隊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等綜合素質獲得了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海軍.電力電子技術的發(fā)展及應用[J].河南科技,2017,625(12):21-22.
[2] 張漢年,張磊.高職“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紡織服裝教育,2013,28(1):70-73.
[3] 付麗君,孫金根.教育信息化趨勢下“電力電子技術”教學探索[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7,39(2):54-56.
[4] 蔣偉,李玉秋.高職院校《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黑河學院學院,2014(6):67-70.
[5] 吳倩,吳磊.高職院?!峨娏﹄娮蛹夹g》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科技教育,2017(4):183-184.
[6] 方宇,謝勇.電力電子實踐教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3(26):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