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語中“失之一字,差之千里”的例子舉不勝舉,中學語文的閱讀寫作課堂上應引導學生用咬文嚼字的精神去體味推敲文字,這樣閱讀理解才能入情入味,寫作表達方可推陳出新。
關鍵詞:失之一字;差之千里;咬文嚼字
朱光潛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舉了好幾個實例來說明運用文字應有咬文嚼字的謹嚴的精神,無論是閱讀或寫作,都應隨處留心,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這樣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筆者對朱老先生的觀點深以為然,在平常的語文課上,也常引導學生用咬文嚼字的精神去挖掘漢語中有趣的“失之一字,差之千里”的不同韻味。
一、 課文閱讀理解古詩意象的“一字之差”
高中語文的閱讀課不能僅僅滿足于篩選信息,理解大意,很多時候,應咬住一字之差來深入思考文字背后的深意。例如,《說“木葉”》一文,林庚先生用思想的鋤頭挖掘出一個“木”字在詩中隱居那么多年的深意,作者咬文嚼字剖析出“綠葉”之“青綠”是一種生命的綠意,自有生機勃勃的飽滿;“落葉”之“飄落”的葉子可能還是春夏之交飽含著水分的繁密的葉子;“黃葉”則是靜靜地長滿在一樹上,沒有“木葉”的干燥之感,也就缺少飄零之意。只有“木葉”獨具那屬于風的而不是屬于雨的,屬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屬于沉沉的陰天的典型的清秋的性格,這篇文章讓我們感悟到“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然而到了藝術形象的領域,這里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金。教學本文,筆者主要立足文本,讓學生篩選文中信息,并運用組詞法來求同存異,從而感悟“木葉”這一古詩意象因一字之差而別具一格的意境。文本大意的理解疏通并沒有太大的難度,為進一步解析古詩意象的“失之一字,差之千里”,筆者對這一問題加以拓展延伸,拿常日所言的簡單的“風”字讓學生進行補充填詞,并聯(lián)系詩句再作賞析。學生興致頗高,回答甚是精彩。有同學說“風”有冷暖之別,林升《題臨安邸》中的“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北闶且环N如癡如醉的游樂;汪炎昶《次韻題琴譜三首》中的“冷風凄雨滋孤蟬”則給人帶來無盡的凄清悲涼。也有同學說“風”還有急緩之分,張志和《漁歌子》中的“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自是一種悠哉閑適,而杜甫《登高》中的“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卻顯得悲愴凄厲。順著同學們熱烈地討論,筆者進一步啟發(fā)不同時令的“風”還與不同方位的“風”有著特定的對應關聯(lián),例如春風之與東風,夏風之與南風,秋風之與西風,冬風之與北風。其中,筆者選擇“秋風與西風”這一組意象讓學生再做比較分析,在毛澤東《采桑子·重陽》一詞中,“一年一度秋風勁,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的秋風顯然不是蕭瑟的,而是一種摧枯拉朽的肅殺的秋氣,這與詩人主宰大地沉浮命運的革命情懷一樣令人壯懷。而在李清照筆下,“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眲t因為西下的方向而淋漓盡致地表達出詞人的憂心愁緒。在幾組詩句的比較閱讀中,學生對于古詩意象中失之一字而意境差之千里有著形象而具體的感悟,可見,文本閱讀的課堂正需要這種咬文嚼字的精神來推敲才能理解得入情入味。
二、 作文訓練遣詞造句中的“一字之差”
“失之一字,差之千里”是漢語言的有趣現(xiàn)象,咬住一字不放的做法不僅對閱讀理解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作文訓練的遣詞造句也有很大的增色作用。寫作訓練從審題立意、擬題表態(tài)到論證分析都需要引導學生在一字之差中見分曉。筆者曾拿“母親節(jié)這天,微信朋友圈里滿屏都是對母親的各種祝福,或者是曬自己母親的照片”這道作文題目來訓練學生的擬題,筆者在學生佳作中挑出一個好題“曬孝不如行孝”加以點評。這個題目中的前后兩個詞語僅一字之差,然而,“曬孝”之“曬”源于對材料中“母親節(jié)當天,朋友圈里祝福語和照片刷屏”這一現(xiàn)象的概括引述,“曬”意味著局限于“母親節(jié)”一天里短暫而不持續(xù)的行為,局限于朋友圈里的外人皆知而母親或未知的感情傾倒,這種做法甚至顯得有些高調作秀?!靶行ⅰ敝靶小眲t意味著經年累月中的事無巨細的行動,可以是一聲問候,也可以是一次陪伴,縱使樸素平淡,微乎其微,但這卻是母與子、父與女之間的一種真摯踏實的感情交流。如此看來,這一個字的變換已不再停留于對材料的概括引述,這其中有了更明確的態(tài)度表達,更深刻的觀點提煉,那就是“孝順母親不在一時而在長久,敬愛母親不在朋友圈而在生活的實際行動上?!比绱藬M題立意,中心自是高遠,論證也會有深入的延展層面。筆者還有一次拿“中小學校能否有合適的懲戒權”這一作文題對學生做“誠然……然而”這一句式的片段訓練,有一個學生寫下這樣的文段:“誠然,學校擁有懲戒權無疑是給影響教學秩序的學生以當頭一棒,只有給予他們嚴格的管教才能讓他們取得可喜的成績。然而,一味懲戒,容易助長體罰學生的風氣,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我們不應本末倒置,懲治的根本是為了戒過,懲之有度,才能戒之深遠。有時候,懲戒不能過頭,時而懲戒,時而也適當?shù)貙捜輰W生,給他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二者結合更能使教育取得良效?!睉撜f這是一個用四字短語和關聯(lián)詞來使邏輯嚴密、觀點深刻的出色的文段,但筆者在倡導學生學習這兩大亮點的同時,追問這個文段是否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學生在細思慢品中,發(fā)現(xiàn)“助長風氣”的搭配并不夠精妙,筆者引導他們把“風氣”一詞換成“戾氣”,如此一來,感情色彩上由中性詞到貶義詞的變換,就更能使觀點態(tài)度的表達更明確??梢?,咬文嚼字也是作文提分的技巧之一,一字之差往往能見出立意的高低、情感的褒貶、論證的深淺,善于錘煉字詞才能使表達推陳出新。
總之,中學語文課應抓住典例,見縫插針地引導學生關注“失之一字,差之千里”的辨析,做足廣泛的積累。有積累,有應用,長此以往,咬文嚼字對中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朱光潛.咬文嚼字[M]語文必修5.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016-6重?。?
[2]劉小芳.關于詩關于你[J]新作文·高中版,2017(11).
[3]林庚.說“木葉”[M]語文必修5.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016-6重?。?
作者簡介:
許淑琦,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