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金鸞
(聊城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血液凈化科,山東聊城 252000)
慢性腎功能衰竭(CRF)又稱慢性腎功能不全[1],CRF合并糖尿病患者一般由糖尿病性腎小球硬化引起,早期腎體積增大,腎小球過濾增加,中期出現微量蛋白尿,后期出現水腫、高血壓、腎小球過濾降低進而出現腎功能不全[2]。隨著生活質量和醫(yī)療技術的提升,人們的平均壽命逐步延長,CRF合并糖尿病已成為臨床常見病,因其并發(fā)癥多、預后差、病死率高等因素給社會和患者家庭帶來嚴重影響[3]。由于腎功能異常、腎臟系統(tǒng)平衡被打破導致體內多種中、大分子毒素滋生,是CRF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末期并發(fā)癥多發(fā)的重要因素,如皮膚瘙癢、骨性鈣化、血糖血壓不穩(wěn)等[4]。因此,及時清除體內毒素使腎臟恢復正常代謝功能是本病治療的主要方向[5]。血液凈化作為目前臨床中對CRF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療途徑,通過物質交換能有效清除體內毒性物質,控制內環(huán)境穩(wěn)定[5],因此本文針對血液凈化在CRF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療中對脂聯素、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影響及作用進行研究與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來本院接受治療的CRF合并糖尿病患者118例,其中男68例,女50例;年齡29~76歲,平均(52.74±8.72)歲;病程1~21年,平均(7.8±2.1)年;體質量指數(BMI)(20.9±1.8)kg/m2;空腹血糖水平13~23 mmol/L。將118例患者按照數字表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9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史、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CRF合并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18歲;(3)簽訂知情同意書的患者。排除標準:合并患有急性、慢性并發(fā)癥和肝功能不全的患者。
1.3方法
1.3.1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CRF合并糖尿病的治療方法,方法如下:(1)嚴密檢測患者血糖、血壓、中心靜脈壓以及心功能狀態(tài)。(2)以生理鹽水及平衡液為主快速補充患者血容量以維持體內水電解質平衡,可用5%碳酸氫鈉持續(xù)緩慢靜脈滴注,如有高血糖現象可小劑量胰島素加入滴注中。補堿速度(μmmol/L)=剩余堿(BE)×0.25體質量(kg),糾正酸中毒,糾正pH≥7.30。(3)持續(xù)吸氧,如有呼吸衰竭時給予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維持呼吸穩(wěn)定。
1.3.2觀察組 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用血液凈化治療,方法如下:(1)給予標準碳酸氫鹽透析液,采用日本東麗血透機(TR8000),聚砜膜TS-1.3S透析器,河北廊坊愛爾血液凈化器材廠生產的YTS-60血液灌流器。(2)灌流器置于透析器前,與透析器串聯使用,血流量20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灌流治療2 h后結束,繼續(xù)透析治療2 h,血流量260 mL/min。(3)血液透析每次4 h,每周2~3次。血液灌流每2周1次,與透析穿插進行。
1.4觀察指標
1.4.1兩組治療前后血清中脂肪因子脂聯素、抵抗素、炎癥因子等指標比較 患者于清晨空腹取血液樣本經半小時凝集后取血清,采用上海嵐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試劑盒,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檢測。
1.4.2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血脂進行比較與分析 血糖觀察指標為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 h血糖(2 hPBG);血脂觀察指標為三酰甘油(TG)及膽固醇(TC)。
1.4.3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采用QOL-BREF評分系統(tǒng)對心理、生理、社會、環(huán)境、健康狀態(tài)、生存質量6個維度進行評估。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脂肪因子水平和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脂肪因子脂聯素及抵抗素及瘦素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較治療前比較均有改善效果,但對照組改善輕微,觀察組效果顯著,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炎癥因子IL-6、TNF-α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較治療前比較均有改善效果,但對照組改善輕微,觀察組效果顯著,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與血脂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FBG、2 hPBG、TG、TC各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各指標均得到改善,但觀察組效果更顯著,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兩組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生活質量均得到改善,組間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雖然在“社會”這個維度中,對照組評分高于觀察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脂肪因子和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與血脂指標變化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CRF合并糖尿病是臨床中比較常見且極難治愈的終身性疾病,并發(fā)癥多、預后差、致殘致死率高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且增加家庭負擔[6-7]。糖尿病能促使機體脂肪代謝絮亂從而滋生過量的炎性細胞因子,使腎功能不全患者進行性腎實質損害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嚴重者甚至造成全身性炎性反應[8]。目前的血液凈化治療方法能有效清除體內有害物質,被廣大患者所公認為有效可靠的治療途徑之一[9]。
脂聯素和抵抗素是兩種由脂肪組織分泌而出的多肽類重要的脂肪因子,與代謝綜合征有密切關聯,在慢性腎功能不全和糖尿病發(fā)病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10]。脂聯素具有抗氧化、抗動脈粥樣硬化、改善胰島素抵抗以及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11]。抵抗素作為炎癥介質可能是炎癥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鏈接[12]。本研究中通過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中脂肪因子發(fā)現,兩組治療前脂肪因子脂聯素、抵抗素及瘦素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較治療前比較均有改善效果,但對照組改善輕微,觀察組效果顯著,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鐘春[13]的研究基本一致。
胡煜琳等[14]的研究表明,瘦素與甲狀旁腺激素、白細胞介素一樣被認為是一種中、大分子毒素,且與慢性腎衰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密切相關。相關報道指出,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是CRF的重要并發(fā)癥,可加重免疫功能低下及貧血等,是影響尿毒癥長期透析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之一[14]。瘦素有著調節(jié)食物攝入和代謝的調節(jié)作用,表現為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與胰島素相互作用,加重胰島素抵抗,而腎臟是排除瘦素的主要器官,腎功能不全使瘦素清除減少,血清瘦素增多,長此以往造成營養(yǎng)不良[15]。IL-6是由多種細胞產生并同時作用于多種細胞的炎癥因子,在炎性反應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時IL-6與低蛋白營養(yǎng)不良水平有密切相關性,是其中最有價值的死亡預測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作為判斷患者病情以及預后的重要指標[16]。TNF-α又稱惡液素,可誘發(fā)機體發(fā)生惡液質,作用于血管內皮細胞,可損傷內皮細胞和導致血管功能絮亂和血栓的形成[16]。據相關研究表明,IL-6和TNF-α是2種炎癥因子,與糖尿病的發(fā)展發(fā)生緊密相關[17]。炎癥是動脈粥樣硬化的誘因,也是終末期腎臟病及透析患者死亡的重要預測因素。以往IL-6與TNF-α對CRF的相關性研究較多,而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報道卻相對較少。本研究中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炎癥因子IL-6、TNF-α進行比較得出在治療后兩組均有改善效果,但是觀察組效果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血糖是檢測和判斷糖尿病病情的一項重要指標,是后續(xù)如何治療的關鍵依據[18]。本研究結果發(fā)現,兩組治療后均血糖、血脂指標均較治療前有改善,但觀察組改善效果顯著高于對照組,接近正常指標;同時從生活質量來看,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雖然在“社會”這個維度中,對照組評分高于觀察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可能與隨訪時間受到限制,也可能與社會雖然受到生活質量其他5個維度的影響,但不是受其制約有關。
血液凈化在CRF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可以有效調節(jié)脂聯素、IL-6和TNF-α指標水平,更好地控制血糖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